保康县政协研究室副主任 罗灿灿
协商议政是基层政协履职的主要方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回顾总结近年来湖北保康县政协的履职实践,我们认为,要推进基层政协协商议政能力建设,要突出“三个坚持”,完善“三种形式”,着力推进“三个建设”。
一、突出“三个坚持”,保证协商议政的质量
一是坚持党委领导,争取各方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政治基础,也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发挥作用的必要前提。人民政协协商议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始终与党委同心同向,合力合拍。保康政协始终坚持县委的政治领导,坚持县政协党组对政协的工作领导;自觉坚持向县委汇报工作制度,凡遇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组织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及时向党委请示汇报,听取党委对政协工作的意见,并及时把握党政工作的脉搏;县政协党组身体力行地坚持党的领导,努力把党的主张化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共识。县政协党组积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活动,并把活动开展融入政协委员队伍建设当中,在全县形成了创业、干事的良好氛围。换届四年来,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政协工作,主要领导亲自参加政协专题协商议政会议,认真聆听委员汇报,采纳相关意见建议,助推了保康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二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也是政协开展协商民主的一条重要原则。县级政协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善于运用战略思维和超前眼光,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的热点问题,谋事议事、建言献策。2012年,保康县政协围绕保康“打造都市襄阳后花园,建设绿色襄阳示范区”的定位,精心选择生态旅游、风情小镇建设、路网建设、观光农业、花卉产业五个课题开展调研,形成五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召开专题协商议政会议向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并提交了《关于“打造都市襄阳后花园,建设绿色襄阳示范区”有关问题的建议案》,风情小镇建设、路网转型的建议得到县委政府采纳,推动了保康经济建设。2013年,保康县政协围绕生态建设,选择保康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环境、生态城市、生态文化五个方面深入调研,提交了《关于加快保康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案》,县委书记、县长亲自参加咨政建言会议,高度评价了县政协调研活动。2014年,县政协围绕保康“建设生态旅游试验区”的定位,从解放思想、模式转型、体制转型、体系调整、机制创新五个方面深入调研,为县委决策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意见建议。2015年,保康政协围绕早期楚文化相关课题进行调研,并邀请省内专家专题调研考察,推动了保康早期楚文化的挖掘保护工作。保康政协始终坚持党委的中心工作就是政协工作中心的思路,努力与党委“同唱一台戏”、“同念一本经”,使政协工作与党政工作同频共振,以能力赢得了口碑,以作为赢得了地位。
三是坚持突出特色,服务民生。全国政协工作报告指出,人民政协应该心系国事、情牵民生,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保康县政协始终坚持政为民所议,言为民所建,策为民所献,力为民所出。县政协委员积极当好“三员”:信息员、调解员、办事员。通过加强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思想建设、能力建设,培育一颗为民服务的心。当好“信息员”提前进入群众“信息群”,为群众当好“办事员”,积极收集社情民意,通过开展委员联系群众“151”活动及时收集反馈群众呼声,通过意见的办理为群众办了一批实事好事。保康县过渡湾镇联络处通过走访调研,将群众意愿以提案形式提交,通过县政协交办给交通局得到妥善办理,兴建桥梁解决了群众过河难的问题,赢得群众一致好评。当好“调解员”充当群众和政府之间的“安全阀”,县政协委员及时反映所联系的各种社会群体的诉求,体察群众情绪、反映群众意愿,使社会情绪得到渐进释放,各种社会矛盾得到有效化解,为保康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完善“三种形式”,保证协商议政的广度和深度
推进基层协商议政的形式很多,保康县在实践中,坚持完善调研型、视察型、会议型三种形式,收到较好效果。
一是开展调研式协商议政。选择和开展调研式协商议政,要注意选择县委政府要解决而尚未解决的问题作为专题协商课题,及时作出发展态势预测,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保康县政协每年围绕县委中心和全县的重大发展思路,选择涉及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建设课题,发展方向的课题,超前调研,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意见,然后通过政协常委会提出建议案。每次协商议政会,县委书记都亲自参加,县长和相关县委常委、副县长列席,面对面汇报,面对面协商,使很多超前性的思路、举措直接进入决策。2014年,县政协围绕保康“建设生态旅游试验区”的战略定位,结合县内转型发展面临的困境,选择生态旅游试验区建设在思想解放、模式转型、体制转型、体系调整、机制创新五个方面面临的问题深入开展调研,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并向县委、县政府提交了《关于加快生态旅游试验区建设的建议案》。建议案的办理落实,提升了保康生态旅游试验区建设的档次和水平。
二是开展视察式协商议政。县级政协协商议政,还应就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落实情况进行视察,运用视察汇报会的形式与县委进行协商,肯定、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客观反馈决策落实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指出决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为县委督办抓落实提供参考。2012年以来,保康县政协围绕县委实施的项目兴县的重大战略,选择了旅游、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等领域的8个重点项目进行了专题视察。参加视察的政协委员深入项目建设一线,敢于触及矛盾,帮助分析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时采纳委员意见建议,强化措施推动了项目建设。五年时间久拖不完工的金盘洞水库在视察协商形式的督办和助推下,2013已投入试运营。2013年和2014年,分别选择风情小镇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视察内容,推动了保康旅游发展和生态保康建设。通过视察协商议政,将协商议政贯穿于决策的落实过程中,使政协组织参谋助手作用发挥更具有针对性,更体现务实性。
三是开展会议式协商议政。参加会议是政协委员履行三大职能的主要形式,组织会议是政协组织协商议政的主要平台,各级政协都要充分运用好这一形式,搭建好这个平台。保康县县政协主席列席县委常委会已形成制度,就县委在重大问题决策、重大人事安排、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加强协商。在县委定期召开的“四大家”联席会议上,主席、副主席按照会议主题,根据调研视察掌握的情况,就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决策前提建议,当参谋。同时,通过经常性的常委会会议、主席会议、专委会议或专题会议,进行广泛、多层次的协商。特别是在每年一次的全委会议中,将委员划分为讨论组,县委书记率领县“四大家”领导参加各讨论组,倾听政协委员专题发言,就全县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涉及民生的问题进行面对面协商,并及时解决委员们反映的基层实际问题。在县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有政协委员在联组发言中反映,某中心学校因电力不足,导致多媒体教学设施不能正常使用,影响了教学秩序,引起了参加联组讨论会议的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会后,县长亲自督办协调,问题得以解决。
三、推进“三个建设”,确保协商议政的成效
实践中,我们认为要保证政协协商议政的成效,必须抓好政协组织、委员队伍、机关干部的建设。
一是推进政协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基础。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阵地建设,夯实组织基础。主席会议成员带头,建立工作备案制度;建立政协常委评议机制,强化政协常委责任;建立联络处、活动组、专委会工作考核机制,强化工作落实。推进乡镇联络处规范化建设,全县乡镇联络处建设全部达到机构场所标准化、主任职责目标化、委员作用主体化、工作绩效流程化、党政支持制度化。在保障专委会、联络处经费落实的基础上,又将活动组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政协履职创新提供物质保障。
二是推进委员队伍主体建设,搭建履职平台。政协组织开展的协商都是高层次的协商,这就要求参加民主协商的政协委员必须站在党委决策层面的高度提高自身素质。保康县政协大力加强委员队伍建设,在全体政协委员中开展“三个一”建设,即当好一只领头雁,发挥带头作用;当好一盏照明灯,发挥带领作用;当好一支麦克风,发挥代表作用。县政协成立了“三个一”建设领导小组,并将“三个一”建设活动细化为10个方面的活动,每位副主席牵头抓1—2个建设内容。在工商界、经济界委员中深入推进创业活动,全县已有50多名委员投身创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产业转型的重要支撑。在县直机关委员中,探索开展“委员示范岗”创建活动,亮委员身份、亮工作标准、亮工作实绩、接受群众评议,形成了勤于谋事,积极干事,努力成事的良好氛围,社会反响强烈。
三是推进机关干部作风建设,提供优质服务。作为政协机关干部,是直接为委员履职服务的工作人员,在工作实践探索中,要砥砺品格,改进作风,不断地增强贯彻执行能力、综合归纳能力。保康政协机关按照“责任政协、民主政协、务实政协、智慧政协、形象政协”建设要求,强化责任意识,强化服务意识,强化团结意识,开展“提高服务质量、建设高效机关”建设活动,机关干部职工逐人制定岗位责任考核制度,年终严格奖惩结硬账,大力提升了机关整体素质、服务水平和工作效能,办文、办事、办会标准上到一个新高度,为委员协商议政提供了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