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研究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大战略思想三题

2015-04-29 10:09:02  
字体大小:【

 

孝感市孝南区政协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 张国胜


有 事 要 商 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行动指南。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民主形式,“有事多商量”是对协商民主的形象说法。“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他强调,实行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求我们在治国理政时在人民内部各方面进行广泛商量。区委五届九次全会就“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作出了总体部署。对此,我们一定要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

 

    有事多商量是一种民主。“名非天造,必从其实”,实现民主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并非只是在一件事一个人一年或三五载届满举手或投票选举就是民主,标签化的站队骂架、非黑即白的极端思维、对待问题的秒杀心态,不可能抵达民主殿堂。“有事多商量”就是体现民主的一种形式。讨论带来理解,交流产生交融,交锋促进商量,协商推进共识,才是涵养民主土壤的最好手段,是沟通理性在政治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政治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路径,也是对人民民主提出的更具体要求。发扬民主各级党员干部首先要改变自身狭隘的思想观念,赐除自身存在的“官本位”思想,不搞“一言堂”,不搞“说了算”,更不能搞“一言九鼎”,如果总是满口官腔,浑身官气,凡事“独断专行、替民做主”,势必会引发群众的不满,最终造成党和国家的公信力下降。群众的事情一定要让群众参与商量,让群众做主说了算。各级干部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也是面对群众的第一人,我们不仅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还要用正确的方式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积极的参与进来是对我国实行民主政策的热忱反映,更是对群众参与权的认可和尊重,任何人切不可妄自做主,只有少一点“闭门造车”多一点“开放透明”,少一点“替民作主”多一点“让民做主”,少一堵“隔心墙”多一扇“贴心门”,才能进一步拓宽党群干群沟通商量和基层民主的渠道,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无论“江湖之远”还是“庙堂之高”,只有广泛的交流、对话,实现真诚的沟通、商量,中国的民主政治由此不断前行,成为干部群众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重要依傍。由此,我们要提高遇事同人商量的认识,学会商量问题的本领,养成商量问题的习惯,积极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有事讲商量是一种智慧。“民主是个好东西”,但抵达彼岸的道路并非一途。这些年来,我们身边的点滴诠释着政治文明的不断演进与进步,亿万中国人深刻领会了什么叫“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也清醒认识到实现民主必须“走适合自己的路”。小到村社居民的议事会,大到庄严的全国两会,民主既是“宏大叙事”,也能“具体而微”。 所谓协商,就是有商有量,其中需要观点交锋,也需要娓娓道来,耐心倾听;需要保持立场,也需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这样才能最终协力办事,避免没有充分讨论而没有设想周全。鼓励参与、尊重对话、重视讨论,提倡博弈、讲求妥协、有商有量。允许不同看法的存在与表达,尊重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和想法,通过彼此的交流和沟通,消除差异、去掉极端、避免对抗,促进团结、凝聚人心、形成合力,而贯穿其中的,正是建立在沟通、交流之上的有效协商,这是中国式民主的精髓所在。遇事多商量,不仅展示的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智慧,有事多和群众商量,不仅可以集思广益,使主观与客观一致,形成正确决策,而且还可以极大地增强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保证政策得以集众志,决定得以重民意,意见得以被倾听,这本身就是一种治国理政的智慧。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的智慧源于基层、源于实践、源于生活,多和群众商量就能够少走一些弯路。特别是当前,我国进入发展关键期和改革攻坚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着各种风险挑战,只有紧紧依靠群众,有事多和群众商量,才能最大限度地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克服和避免各种困难和矛盾,才能有效化解发展中的各种风险和难题,才能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有事要商量是一种作风。在深入推进“四个全面”、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大环境下,改革攻坚决不可能风和日丽、各个领域也不可能太平无事。正视出现的情况、化解产生的矛盾、解决发生的问题,就是要同群众商量。“有事多和群众商量”是毛主席一贯倡导的工作方法,也是共产党人勤政务实的工作作风。有事要商量,不能只停留在思想和口头上的认同,更需要身心兼入、知行合一的实际行动。时下一些党员干部作风不实、作风不真、作风不佳的现象还存在,搞调研“走马观花”一路风景,检查指导“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蹲点帮带“雾里看花”真假难辨。有的党员干部将“公仆”的身份忘之脑后,材料中分析、办公室研究、图纸上调研,拍脑袋决策、拍胸脯拍板、拍屁股走人,一座城市拆拆建建、一项工程停停修修、一条马路挖挖补补……长期来出现的一些强拆强征、强建强转现象,花钱不见好,民生成民怨,大都是少数决策者的商量,或者少数人与开发商私下商量,没有广泛深入调研,没有听取民意,没有充分同人民群众“有事好商量”结出的恶果。有事要同群众商量,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听民意,多到基层一线了解情况,多到人民群众中间听取意见,多到实际工作中去发现问题,有事情和为难时与群众商量着办,具体感知群众内心的苦恼,躬身聆听群众直接的诉求,从而真正让群众参与到身边的政治、身边的发展、身边的和谐、身边的每一项事务每一处变化,这才能算是和群众“真商量”。 因此,各级党员干部要放下架子、走出院子、迈开步子,去掉“官气”、接足“地气”、积累“人气”,多同群众交朋友,多向群众请教,多与群众商量,真正把群众当老师、当益友。


遇 事 能 商 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大基本原则,是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顶层设计。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有的民主形式,“遇事多商量”是对协商民主的简单诠释。他强调“协商就要真协商,真协商就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来决定和调整我们的决策和工作,从制度上保障协商成果落地,使我们的决策和工作更好顺乎民意、合乎实际。”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就“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已经明确了路线图和时间表。由此,我们遇事要多同群众商量,把群众的愿望、群众的意见、群众的情绪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遇事先商量是一种尊重。我们党的一切执政活动,政府的一切治理活动,都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治国理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使各方面提出的真知灼见都能运用于治国理政。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总是有限的,一个人的认识也总会有局限性,有事先和群众商量,是对人民群众的最起码的一种尊重,反映的是一种谦虚态度,体现的是一种平民风格,展示的是一种能力智慧。高明的领导之所以高明,主要不在于他的脑袋比别人聪明,而在于他善于综合,善于概括,善于汲取更多人的实践经验和聪明才智。如果离开人民群众这个实践的主体,只凭个人的苦思冥想、个别体验,甚至自以为是、闭目塞听,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就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就不会作出正确的决策,就无法把事情办好。我们的党员干部只有真诚尊重群众,放下架子同群众商量,干部群众之间才能有足够长的时间和足够好的心态坐在一起就彼此有分歧的问题进行商量,从而达到一致,达到解开心结、解决问题的目的。商量要平等待人、诚恳对人、尊重他人。有的时候你愿意和别人商量,但人家却不愿和你商量,即使商量了,谈的也不是真实想法。商量,就是要敬畏人民,尊重群众,做到与群众平起平坐地平等交流和商量。做不到平等,商量就是失去了平衡,如果一副非我莫属、非我言莫听、非我令不行的颐指气使,就成了完全赤裸的欺负。而没有平等,民主也就无从谈起。平等,就是大家有话都可以说、有问题否可以指出、有建议都可以提出,允许“高人一筹”,但绝不是“高人一等”。

 

    遇事要商量是一种感情。党员干部只有把群众装在心里,把群众当亲人,才能把事情办到群众的心坎上,真正得到群众的认可。增进对群众的感情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也不是跟风的时尚标签,而是具体、实在的行动。新形势下,虽然没有战争年代离开了人民群众就难有粮草果腹的鱼水相依,没有战争年代离开了人民群众就难以打胜仗的生死相连,但血肉相连、鱼水之情的党群干群关系是我们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然而,现在仍有少数党员干部淡化了这种血肉、鱼水联系的观念,思想上轻视群众,感情上冷漠群众,工作中忽视群众,甚至把人民群众推向“对立面”,工作中瞧不起群众,不愿意和群众商量,淡忘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和方法,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等根本问题缺乏足够清醒的认识。我们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只有把群众当亲人、当家人,经常走到群众中间,和群众拉拉家常,听听群众的牢骚话、真心话,才能够拉近和群众的距离,才能够体会群众的冷暖,想问题、作决策才能符合群众的口味,才能够赢得群众的支持。要克服官本位思想,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增进对群众的感情,对群众坚持做到思想上关心,感情上贴近,物质上帮扶,与群众同甘共苦,唇齿相依,坚决防止高高在上,态度生硬,颐指气使,成为群众的“对立面”。在利益多元、价值多样的今天,务必跟群众多商量,达成广泛共识、凝成改革动力,方能有事不慌、遇事不怕、做事不乱、善做善成。只有脚步下移才能倾听群众最直接的声音,只有工作下沉才能赢得群众最大信任。

 

    遇事会商量是一种能力。商量不是走形式,不是应付上级,而是为了商量出办法,商量出共识,商量出感情,商量出团结。有人说:这样的商量,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一种工作作风,一种密切联系群众本领,更是一种工作能力。“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商量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商量的事情,多涉及群众利益,往往是群众最关心、最关注、最关切的事情。因此,商量的形式、方法、内容、过程,能不能尊重群众,往往决定了事情能不能“商量顺、商量通、商量成”。商量是为了事成、成事打基础、做准备,商量是凝聚人气、凝聚力量的过程。商量需要大视野、真本事。要做到眼界宽、思路广,识大体、顾大局,使所发表见解更代表民意、更符合实际,产生更大实效。商量需要实办法、真本领。“我们既要心怀商量热望,又要具有商量之功,不断加强能力修养,善于深入学习调研,抓住问题本质,探寻事物规律,使建言立论富有智慧和灼见,努力寻求各方面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达成最大共识度,形成最大凝聚力。”不管何种情况,众人之事应由众人商量。动不动强征强拆、强推强派、强处强罚、强建强转,动机再好,强迫命令总是适得其反。商量需要出细活、真功夫。要从一穿着、一句话、一手势注意起,不要打官腔、说官话、撒官气,要说掏心窝子的话、心贴心的话、心换心的话。为此,遇事和群众商量,显不得半分高明,摆不得半点架子,拉不得半句官腔,要有甘当小学生的态度,谦虚谨慎的作风,决不能图省事,怕麻烦,要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总之,遇事商量比不商量好,多商量比少商量好,早商量比晚商量好。


做 事 会 商 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程序,是充分发扬人民民主的根本遵循。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到的民主形式,“做事多商量”是对协商民主的生动注解。他强调“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要切实落实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一战略任务,通过民主集中制的办法,广开言路,博采众谋,动员大家一起来想、一起来干。近年来,孝南区结合实际,不断在实践中探索,产生了一批具有孝南特色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协商民主典型和经验。群策之为无不成,群策之力无不胜。只有善听民声,了解民意,才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做事必商量是一种姿态。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深水区、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利益诉求多样,社会风险与环境风险交织,“做事必商量”今后应成为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开展工作的一种姿态。传统体制下的行政干部因为体制的土壤而滋长出来的为官心态,习惯于将群众置于自身的“对立面”,有的人刚愎自用,不屑为之;有的人闭目塞听,不会为之;有的人贪图省事,不愿为之,与群众没有平等的沟通、思想的碰撞,总是以当官自居,为官凌人、做官自大,很难与群众达成共识。诸多现象的背后,有个人性格、见识、作风等方面的原因,更多的则是民主素养的缺失,不能平等待人、诚恳待人。没有平等,高人一等,盛气凌人,只能叫做强加于人,而不能称之为商量。有了平等,有了相互尊重、和谐融洽的气氛,才能使人们畅所欲言,把各种意见、主张都讲出来。没有诚恳的态度,拿腔作调,虚情假意,别人只会同你虚与委蛇、敷衍应付,而不会和你说真心话。不要把自己看作是几斤几两的干部和领导,不把自己看得太重,其实是一种修养,一种风度,一种高尚的境界,一种达观的处世姿态。尊重真真切切,待人诚诚恳恳,说话实实在在,才能听到真诚、坦率的肺腑之言。“做事必商量”,是为着达成共识、为着解决问题,在商量的过程中就来不得虚的、空的,来不得应付,更来不得假的。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有问题就指出、有主意就拿出来,即便是有些让人“很难堪”、“不舒服”,甚至“脸红心跳”,也要出实招。商量大多是智慧与言语的交汇碰撞,只有拿出有力的举措,甩开膀子实干,才能见到实效。只有对不同意见抱着“与其说是允许,毋宁说是欢迎”的态度,才能自觉、主动地与别人搞好商量。

 

    做事要商量是一种常态。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要突破险滩、啃下“硬骨头”,就不可避免地要“动人奶酪”、要“伤筋动骨”。可以说,在今天的经济社会大环境下,推进“四个全面”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攻坚克难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事”将成为常态,这个“事”,就是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破解难题、推进改革,就需要“做事”,这个事,就是针对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所实施的对策措施、所开拓的新格局。从“有事”到“做事”的过程中,也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预料之中或预料之外的情况,这就是“遇事”。习总书记提出的“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为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实践方法。在利益多元、价值多样的今天,如何通过“多商量”达成广泛共识、凝成改革动力,做到有事不慌、遇事不怕、做事不乱,显得尤为紧迫。商量是民主最好的体现形式,是适应新常态和群众新期待的工作能力。只有努力把事情商量顺、商量通、商量成,才是具备适应新常态的新能力,才能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才能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党员干部只有经常和群众拉拉家常,听听群众的牢骚话、真心话,才能够拉近和群众的距离,才能够体会群众的冷暖,想问题、作决策才能符合群众的口味,才能够赢得群众的支持。商量的过程,就是广集民意民智,汇聚攻坚合力,团结群众,动员大家一起来想、一起来干的过程;目的使事情“办得更顺、效率更高、效果更好”,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这是群众的期盼,也是党不断推动事业向前发展的需要,为适应“商量”的新常态,我们的各级党员干部都要学会商量的方法、姿态,使商量成为我们今后开展各项工作的一种新常态。 

 

    做事能商量是一种心态。商量是心意之功、情谊之作。我们党员干部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心态,坚持涵养协商为民的品格,做到协商有诚心,商量有耐心。耐心商量,就是对群众提出的问题不厌其烦,能办到立即办,不能办到要尽心做好政策解释,不急燥,不发火,更不能埋怨或者是恶语相向。耐心商量,就是要保持一种好心态,对群众咨询的问题或者是办事,和和气气,始终保持一种友善的态度,和蔼的语气,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耐心商量,就是不苛刻,不挑剔,不阴阳怪气,不分男女老幼,不管尊卑高低,始终保持同样的心态,同样的语气,同样周到细致的服务。我们经常强调“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原则,但在实践中,如果缺了协商民主、商量办事的前道环节,很可能变形走样,甚至成为引发矛盾冲突的导火线。近年来屡屡发生的“钉子户”以死抗拒强拆强征等恶性事件,说白了还是有些基层干部工作简单、作风粗暴、违背民主协商原则,没有从寻找最大公约数入手、努力促成大家都能接受的共识所造成的。到基层、到乡村、到社区、到群众中去,以协调会、协商会、双周会、双月会、圆桌会等形式作为重要平台,开展协商办事、商量处事,在这个平台上开展商量,首先要基于商量目的开会,开会的形式是商量着办,大家都要以平和的心态来真诚商量。由此,会议主持者不能够居高临下,不去画框子、不先定调子,对会议参加者,特别是协商对象、基层群众要以诚相待,平等交流,插话互动意在讨论,不越俎代庖;其次商量的过程要祥和,可以发表不同意见,可以争论,但不极端,不冷漠,不懈怠;三是商量的面要广,要有相关部门,有专家学者,有基层群众代表,各种意见相左相碰、相汇相融,不同意见同样受到尊重;最后商量要有结果,这个结果就是最大公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