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宜都市政协建言柑桔标准化生产见成效

2014-09-16 02:13:55  
字体大小:【

 

    8月20日,宜都市红花套镇村民廖全民正在家里的柑桔园里劳作,他给笔者算了一笔帐,今年是他柑桔收成最好的年份,增产30%以上,并且品相也好,价格肯定比去年高。他高兴地说:是柑桔标准化生产让我赚了钱。实施柑桔标准化生产是宜都市采纳委员建议,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具体举措。


    柑桔是宜都市的传统支柱产业,全市种植面积30多万亩。由于粗放的种植模式,效益并不明显,一些地方存在砍树减产的情况。宜都市政协经过调研后发现,根据土地条件、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该市适宜种植柑桔,只要加大科技力度,实施柑桔标准化生产,就得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宜都市政府对政协委员建议十分重视,根据政协调研情况,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坚持把标准化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把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作为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关键措施,以农业主导产品柑桔为着力点,陆续颁布了农业地方标准,强力推行标准化生产规程,逐步完善了产前、产中、产后三大环节的标准化运行管理体系。


    该市在全省率先实施“品改、修剪、改土、调肥、禁药、装灯、建池、种草、监管、认证”二十字的标准化生产规程,先后制定《无公害食品宜都柑桔》和《无公害食品宜都柑桔生产技术规程》两个地方标准,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标准体系。同时加大科技培训力度,通过送科技下乡、集中授课、现场示范等多种形式开展乡、村、户三级培训800场次,培训农民20多万人次,免费发放《柑桔生产技术规程》8万份,做到户平一册,编发无公害栽培技术资料10万份、配方施肥通知单9万份。通过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入户工程”,提高了农民的标准化意识,真正做到了村有一名技术骨干,户有一名科技明白人。


    该市还把柑桔作为主打农产品加强宣传,申报了“宜都蜜桔”地理标志区,培育扶持柑桔打蜡处理加工企业87家,深加工企业4家,良种苗木繁育企业2家,组建各类农产品集贸市场20余个,其中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1家,年交易额达30亿元以上。


    目前,宜都蜜柑不仅畅销国内,贴着条码的宜都蜜橘还大批量出口俄罗斯、加拿大、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预计今年全市蜜柑产值将突破8亿元,农民人均柑桔纯收入达到3000元。


(宜都市政协  郑强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