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加快荆州铁路交通建设步伐,一直是荆州市政协迫切关注的问题。自市政协一届委员会成立以来,连续三届近十年时间里,通过省、全国政协委员向省政协和全国政协提出提案,以期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过多年的积极工作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争取,今后五年到十年,荆州铁路建设将有一个长足发展。荆州人梦寐以求的铁路梦,即将成为现实。
(一)
荆州地处江汉平原腹地,自古就是江汉平原上人流物流的中心,是闻名于世的老商埠,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时至今日,荆州与同等规模的城市相比,发展的步伐慢了,速度落后了,影响力减小了,地位下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铁路交通运输落后而影响了发展。在荆州现有的几种运输方式中,水运衰退,空运机场关闭,铁路运输落后,只有公路运输是“一花独秀”。而公路运输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又不可能完全替代其它运输方式的作用和功能。
2006年8月,《福布斯》根据经营成本、劳动力素质和货运便利程度,在上海公布了2005年度中国内地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其中一个子榜——中国最适宜开办工厂的20个城市中,湖北省有襄樊、宜昌、武汉、荆门四座城市入围。
纵观全国的交通示意图,不难发现,在偌大的江汉平原,没有一条贯通的铁路干线,仅有倾地方微薄财力修建的荆沙铁路这条标准低、条件差、功能不健全的支线。《经济日报》记者来荆州看到这种情况后,曾在该报发表过一篇题为“周边铁路密如网,惟独两湖一寸无”的文章,呼吁要尽快改善江汉平原和荆州市铁路交通落后的状况。
铁路交通的落后,给荆州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因公因私外出的人,需乘汽车到武汉等地转乘火车,若全市每年按一百万人次、往返费用人平100元计算,全市一年多开支费用就是一个亿,这还不包括在当地购买火车票的加价费和在外地停留期间的生活消费。2003年,长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黄发恭代表全校几万名师生,向市地铁局局长钟思平提了一个要求,就是要开通旅客列车,为外地学生进出提供方便。原修建荆沙铁路时,专家曾预测铁路年运量要达到四百万吨,由于是地方铁路性质,受多种因素制约,实际最高年运量仅有一百五十万吨,不能有效地满足荆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
修建铁路,在荆州历史上有过几次机遇。
最早的一次是1914年7月25日,中国与英商宝林公司订立的《沙兴铁路贷款合同》,修建自湖北沙市跨长江经湖南常德、辰州(今沅陵)、阮州(今芷江)、贵阳至兴义的铁路。合同签订后,仅数日欧战爆发,合同未能履行而废止。
第二次在1965年初,正当西南铁路建设高潮初起之际,毛泽东主席向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吕正操提出了修建川汉铁路的战略设想,其走向是从重庆出发经彭、酉、秀、黔,沿湘北穿过江汉平原至武汉。此方案在路网规划上填补了两湖平原(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铁路的空白,布局合理。但由于地形复杂、造价太高,当时国家财力难以承受,铁道部与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研究后,以铁道部名义向毛主席请示报告。毛主席认真研究报告后,同意先修建襄渝线,川汉线暂缓建设。
第三次是1994年至1995年期间,修建洛(阳)湛(江)铁路时,有关部门提出了两种选择方案,一种是改造既有的襄(樊)石(门)线,从枝城过长江;另一种是经荆州过长江接常德到湛江。当时常德市很积极,力争第二种方案的实现。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引起荆州市的高度重视,常德市孤掌难鸣,加之第一方案确实经济节省,故又一次失去了机遇。
第四次是沿江铁路大通道的构筑。1995年3月,在全国人大八届三次会议期间,江泽民同志听取了人大代表、恩施州妇联主任向兴平关于修建沿江铁路万宜段的议案汇报。1999年11月,朱镕基总理在湖北省委书记贾志杰、省长蒋祝平联名提出的《关于速建上海至重庆沿江铁路大通道的建议》上作了亲笔批示。2000年2月3日,国家计委、铁道部在给贾志杰书记、蒋祝平省长的复函中明确表示:“力争在‘十五’期内尽早建设”。2001年,铁道部将沿江铁路通道纳入我国“八纵八横”铁路网主骨架,将万宜线列入“十五”铁路建设计划。
既然名为构筑沿江铁路大通道,铁路走向沿长江经“九曲回肠”的荆江段,穿过江汉平原腹地,贯通荆州城区应是不容置疑的。但在实际修建过程中,没有按照毛主席亲自拟定的“贯穿江汉平原”的战略走向建设,撇开了荆江段,撇开了荆州城区,而是从宜昌、经荆门、钟祥、京山而至武汉。荆州人民的铁路梦再一次落空。
(三)
2001年4月,《人民铁道》报道了铁道部“十五”规划,“八纵八横”国家干线铁路中的沿江铁路,武汉至宜昌段将走长江埠——荆门。看到这则消息后,荆州市政协常委、市地铁局局长钟思平焦虑万分,难道荆州就和国家铁路无缘吗?难道我们就束手无策吗?他认为这将是荆州铁路发展的第五次机遇,马上带着有关材料向市委、市政府及市政协领导汇报,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重视,均认为要尽最大努力去争取,让沿江铁路穿过荆州。荆州市政协领导决定通过政协提案的形式向国家和湖北省努力争取,并同意只要荆州不修铁路,就坚持在全国“两会”和省“两会”上提出提案的意见。2003年初,关于加快荆州铁路发展的提案送到了全国政协会议上。2月28日,《湖北日报》头版刊载了《在赴京的列车上》的文章,生动地描写了驻荆州的全国政协委员刘新才争取其他委员在提案上签名的场景。
2004年1月7日,国务院通过的《中长期铁路规划》中沪汉蓉客运专线改成从荆州经过,让荆州人看到了铁路发展的希望。但规划要到2020年才能实施,于是,荆州市政协把工作重心转到了促进提前修建沪汉蓉客运专线和将荆岳铁路纳入规划上。
2004年12月8日,荆州市政协原主席卢孝云在副市长李祖新的陪同下,带领23名省政协委员及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副秘书长和办公室、研究室、提案委员会、经济委员会负责人到市地铁局进行视察。会上,李祖新副市长的“不把荆州铁路搞上去,对不起子孙后代”的发言对与会者鼓舞极大。12月14日,荆州市政协邀请仙桃、潜江市政协领导到荆州座谈,三市政协领导表示,要充分发挥优势,力争荆岳铁路早日立项,沪汉蓉客运专线武汉至宜昌段提前施工,提前受益,结束江汉平原无铁路的历史。在即将召开的省政协全会上,就两条铁路的建设分别向大会提交提案。2005年初,《关于提前建设“沪汉蓉”快速铁路通道武汉-荆州-宜昌段的提案》、《加大筹建荆岳铁路力度,积极推进荆州经济发展》的提案分别送到了全国“两会”和湖北省“两会”。
2005年7月18日,在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的重视下,铁道部就这两份提案的办理与提案人举行见面沟通会,我市全国政协委员刘新才、市政协副主席金琼珥和市地铁局局长钟思平赴京参加会议。金琼珥副主席从荆州铁路交通落后的现状、铁路修建后对荆州乃至江汉平原的作用向铁道部领导作了汇报。铁道部表示一定重视荆州铁路发展,并尽快进行荆岳铁路的实地勘察。
2005年10月17日,市政协金琼珥副主席带队到岳阳市沟通荆岳铁路的项目申报工作。10月26日,李祖新副市长赴岳阳市就荆岳铁路的筹建工作与岳阳市领导进行会谈。
2006年6月6日,代市长王祥喜率市政府代表团访问岳阳市,就荆岳铁路的前期工作与岳阳市政府进行协商。
与此同时,荆州市社会各界人士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荆州铁路的发展争取工作。市政协常委、市地铁局局长钟思平自2001年开始,先后撰写了《不让铁路成为荆州人永久的遗憾》、《浅谈荆州铁路的现状与对策》、《构筑荆州市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荆州铁路落后的现状亟待改善》等一系列颇有深度的文章,先后在《新华网》、《人民铁道》、《名牌时报·中国城市周刊》、《新世纪中国发展与创新论坛》、《走向新世纪》、《走向辉煌》、《中国新时期人文科学优秀成果精选》、《共和国改革英模理论宝典》、《荆州日报》、《荆州纵横》等全国数十种书报、网络上刊载。他还分别给省委书记俞正声、省长罗清泉、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副部长彭开宙、全国地方铁路协会会长华茂崐和铁道部的有关部门写信寄材料,反映荆州铁路落后的现状和对策,希望能引起重视。省政协委员、荆州市政协副主席胡安泰心系荆州铁路,2002年初到荆沙铁路调研后,撰写了《修建沙岳铁路,连接两湖平原,促进湖北中部崛起》的文章,被省政协作为大会发言材料印发,同时,以此为题提出提案。市地铁局退休职工何守钦和三十多位热心市民,联名给全国人大写信,要求改变荆州铁路落后的现状。
2005年5月22日,市地铁局、团市委、《楚天都市报》江汉新闻编辑部等单位在市中心的沙隆达广场隆重举行“荆州呼唤铁路万人签名”活动。在荆州读书的外地学子,机关干部,远郊的农民,企业的员工,老爷爷、老奶奶抱着孙子……人们潮水般地涌向沙隆达广场,表达自己期盼铁路的心情。市人大副主任孙贤坤、市政协副主席金琼珥也以一个普通市民的身份在签名布上郑重表达自己的心愿。
(四)
功夫不负有心人。荆州铁路的发展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及铁道部的高度重视。
2003年3月8日,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在相关材料上批示:请省计委和省政府有关部门研处。
同年3月10日,铁道部副部长彭开宙打电话给市地铁局钟思平局长,详细询问了荆州铁路的状况,表示会对荆州铁路的发展给予关注。
2004年9月,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专门就荆州铁路发展情况到荆州调研。
同年11月26日,省委书记俞正声、省长罗清泉与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在武汉达成了关于湖北铁路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谈纪要》,提出适时开展沪汉蓉快速通道武汉至宜昌段前期研究,并根据运输需要,进一步明确建设方案,建设时机及建设方式;共同做好荆岳铁路的规划研究,适时纳入铁路发展规划。
2005年8月30日,湖北省政府向铁道部发函:要求将沪汉蓉快速铁路武汉至宜昌段和荆州至岳阳铁路纳入铁道部“十一五”建设规划。
同年10月,铁道部副部长陆东福到湖北省调研,就湖北铁路建设的有关问题与省政府领导进行了会谈,协商双方合资建设武汉至宜昌客运专线,2006年上半年完成可行性研究,2011年建成通车;对于荆岳铁路,双方提出,开展荆岳铁路规划研究,争取纳入“十一五”规划。
2007年下半年,沪汉蓉客运专线武汉至宜昌段将开工建设,荆岳铁路在2007年初正式纳入了国家“十一五”规划。这一消息在荆州市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竞相传送,“要在家门口坐火车了”,“荆州有真正的铁路了”,人们的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