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提案工作

一个乡级高考点诞生记

2014-09-15 23:53:45  
字体大小:【


蔡万顺

    地处湖北省西南边陲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素有入蜀咽喉之称,南北长八百余里,两江分割,三山盘踞,交通条件很差。自上世纪后期开始,由于历届县委、县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现已构建了全州独有的“巴东教育生态现象”。高考成绩连续多年雄居全州榜首,与全省县市比也是走在前列的。这不仅使各级领导为之欣慰,全县学子和广大人民群众也为之骄傲。多年来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一块心病,就是巴东二中离县城太远,每年二中的考生都要跑到县城参加高考,不仅给学校、家长增添不少麻烦,也给考生的充分发挥人为地设置了重重障碍。

    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校址位于远离县城近一百公里的野三关镇,此为北宋名相寇准在巴东任县令时“劝农”的地方,自劝农开始,这里居住的百姓才“弃狩猎、事农桑”,其偏僻和落后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我是1990年出任巴东县委书记的,在此岗位上一连干了七个年头,虽已离开巴东十多年,但永远也不会忘记巴东二中考生赴县城参加高考那艰辛的一幕幕。巴东二中考生赴县城高考不但路途遥远,且山高、坡陡、路窄、路况差,经长时间颠簸,使得所有考生和陪考家长心身疲惫。许多身体条件稍差的考生出现晕车、呕吐,加上两地海拨高差近1000米,暑期高考,绝大部分巴东二中考生无法适应骤变的温差,用家长们形象的话说,大热天从野三关到巴东县城就好似从冰箱里掉到火炉里。部分考生尽管有家长和老师的精心呵护,但仍然日不能食,夜不能寝,出现头昏、腹泻、心悸、流鼻血等综合症状。有的考生不得不边治疗边参加考试,极大地影响了临场发挥。2001年有一个考生考着考着休克了,学校急忙叫救护车,经打急救针,苏醒后又去参考。每年高考都有类似事件发生,学校领导、班主任甚至分管教育的副县长每年都被迫当几回“护士”。

    巴东二中考生到县城参加高考,不仅严重影响考生水平的发挥,更严重的是,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每年赶考,县、镇政府要组织和动用各种不同型号的车辆80多台,前车过了铁场荒林场,尾车尚未出校门,连绵10多公里,好不壮观。可是,镇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交警、运管、安监等职能部门,学校领导、班主任以及家长们那颗悬着的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上,不得不全员上阵,亲自护送,不出安全事故,大家才长长舒一口气。另外,据调查,按一般情况,每年因易地赶考至少给每位考生家里增加400元的支出,若家长陪考则开支更多。每年因易地赶考给这里农民人均收入只1700元的考生家庭共增加开支30多万元,给相关部门也带来不小的经济负担。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成了每年巴东县“两会”(即县人代会和县政协全会)上代表和委员们的热门话题,大家纷纷用议案、提案和社情民意等形式多渠道向县委、县政府反映。2003年开始,在县委和县政府的领导与督促下,县教育局正式向省有关单位申报在巴东二中设立高考点,虽多方争取,似乎已成禁区,一直未果。省教育厅的答复是:教育部关于普通高考点的规定是“必须设在县级以上(含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巴东县二中显然在此红线以外。

    2005年10月,州政协委员、巴东县政协主席林廷芳同志给我递交了巴东县政协关于要求在巴东二中设立高考点的建议,我俩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共同思考一个问题,难道“普通高考点必须设在县城以上(含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规定就是铁板上钉钉不能改了吗?我们就此达成共识,一定要利用政协这个平台,在参政议政、建言立论中为人民群众的利益鼓与呼!我们商定,首先以两人的名义,用州政协《社情民意》这个渠道向州委、州政府反映,若达不到目的,再由我向省政协提交提案。州政协《社情民意》送上去了,州委书记汤涛同志当即批示:“请曹州长作好沟通衔接工作”。约两个月后,我找到州政府分管教育的副州长曹毅,问汤书记批示落实情况如何?曹州长摇着头说:“

    该做的工作都做了,难度很大,看来还是个水家伙”(即落不了实的意思)。此后一段时间里,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巴东二中的情况太特殊了,在全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今天,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能只是装潢门面的空口号,若不尽全力争取,怎么回应那一双双企盼的眼睛?于是,在省政协九届四次全会前,我找到州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由源军同志,征求他的意见,很快就作好了提案的准备。2006年1月17日,我在湖北省政协九届四次全体会议上慎重提出《关于巴东县二中设立高考点的建议》的提案。在提案中据实反映了异地赶考的各种弊端,充分陈述了在巴东二中设立高考点的可行性。

    我在提案中指出:野三关历来有“巴东第二县城”之称,巴东二中覆盖全县12个乡镇中的8个乡镇35万群众的子女,每年有800多名考生,巴东二中交通便利,地处245国道、318国道和正在修建的宜万铁路和沪蓉西高速公路的交汇处。此处由于海拨1100多米,高考期气候凉爽,是全省最理想的避暑胜地,而且办学条件良好,二中是州级文明单位,被授予“示范高中”称号,校风校纪良好,是全省难得的理想高考点。

    我递交的这份提案引起了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3月18日,提案承办单位省教育考试院派两位同志直飞恩施,表明其办理提案的诚意,同时申述了不能批准的相关依据。我当即对他们说:这样的解释和办理结果我表示很不满意,回复批文不必交给我。我真不懂作为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什么落实起来这么难?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办的事就是办不成?我们都得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凡事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事物没有突破哪来的发展?实际生活中事例太多了,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少事是突破“规定”才前进的。如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包产到户中央允许吗?但他们冒着杀头坐牢的危险实践了,实践证明他们是对的,小岗村的作法代表了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是向全国推广,得到党中央首肯吗?巴东二中的高考点难道非要等出了大的安全事故,惊动中央国务院以后才能设吗?不管你们怎样解释,我作为省政协委员,保留继续向省教育厅、省政府直至国务院反映情况的权利。百闻不如一见,我建议你们二位到实地察看,听听那里群众的呼声。承办单位的见面沟通就这样结束了。

    3月20日,两位同志到巴东进行实地考察,当他们途中亲眼看到巴鹤公路北界段(巴东县城区至野三关的必经之地)崎岖公路的塌方,自山顶至山脚近1000米的垂直距离已无路可走,尤如在飞机上俯瞰大地,他们为巴东二中前往县城考试的路途艰险唏嘘不已。巴东这个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客观自然环境,深深地触动了他们的心灵,其中一位同志当场留下了感动的眼泪。回到武汉后,他们据实撰写了情况报告,层层向上反映,真心实意帮助做争取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禁区”终于被打破。省教育厅2006年4月终于同意在满足国家教育考试考务安全保密工作规定的条件下设立巴东二中高考点。就此宣告了当时湖北全省唯一一个乡镇级高考点诞生了!

    事后我专程到省考试院进行了当面感谢,前来恩施给我进行提案答复办理工作的省考试院普招处处长童传早说:“突破这个政策规定,是全省唯一的”。随即,巴东县政府、巴东二中从领导到学生按要求将后续工作做到了尽善尽美。2006年高考结束后,督导组认为此点应推荐为最佳高考点。2006年8月8日,我与州政协副秘书长安维生、办公室副主任严斌在巴东县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向凤英陪同下,对巴东二中首设高考点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走访。经与县、镇领导,学校领导、部分教职工,学生家长和考生座谈,其感激和高兴之情溢于言表,从内心深处感谢省教育厅以人为本,在构建和谐湖北的实践中为野三关人民群众办了一件大实事。巴东的各级领导特别是人民群众将永远不会忘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巴东县二中设高考点和不设高考点就是不一样,除减轻人民群众各种负担外,应届考生的成绩也上了一个大的台阶。2006年巴东县二中考生843人参加高考,631人上省线,为历届最多,比全省县市平均数高出13.1%,其中本科478人,比上年多50人,上全国重点线43人,比上年多24人。2006年11月15日,巴东县二中校长向宏茂专程给州政协送锦旗一面,上面书写着“豪杰兴邦重教育,贤能参政艳春光”。我在省政协九届四次全体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在巴东县二中设立高考点的建议》的提案,在省政协606件提案中被评为优秀提案。
(撰稿人:湖北省政协委员、恩施州政协原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