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自身建设 >书香政协

吴凤:读懂经济格局中的“支点密码”
——《读懂中国经济:格局、周期与趋势》学习体会

2025-09-09 10:27:17   来源:《湖北政协》杂志2025年第7期  
字体大小:【

捧读赵硕刚先生所著的《读懂中国经济:格局、周期与趋势》时,我始终带着双重思考:既尝试以观察者的身份,解码中国经济的“格局—周期—趋势”逻辑链;又以法律工作者的视角,探寻法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尤其关注湖北作为“中部之中”在国家经济战略中的定位与实践路径。


格局之辨:从“全国一盘棋”看支点建设产业基因。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绝非简单的地理概念,而是国家经济版图中的功能定位。书中通过国民经济循环基本状况、主要经济指标演变等方面分析中国经济基本面时,湖北的产业结构恰好构成生动注脚。以汽车产业为例,湖北聚集了东风汽车等龙头企业,2024年全省汽车产业营收规模突破万亿,为经济稳增长发挥了“压舱石”作用。在光电子信息领域,湖北“光芯屏端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产业规模迈入万亿元级。这种传统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双轮驱动”,凸显了湖北在全国经济格局中不可替代的支点价值。


周期之策:在波动中把握支点建设法治韧性。书中指出,周期波动是经济系统的自我调节,关键在于识别周期位置并采取适应性策略。对湖北而言,2023年,传统钢铁、纺织产业受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部分企业面临订单下滑、成本上升压力,而当年1—8月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却同比增长16.3%,全年营收迈上4000亿元台阶。这种“冷热交织”恰是周期分化的典型表现。


作为法律工作者,我关注如何通过法治手段增强经济韧性:《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提出“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这为湖北应对周期波动提供了法治指引。


实践中,湖北近年推行的“涉企行政合规指导清单”“柔性执法‘四张清单’”等,帮助企业在周期下行期“轻装上阵”;针对新兴产业的“沙盒监管”模式,为周期上行期的创新活动提供法治缓冲带。这种“分类施策、刚柔并济”的法治实践,让湖北在周期波动中展现出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趋势之向:以法治思维锚定支点建设未来坐标。湖北支点建设是一个长期命题。书中基于国际经验提出的经济结构服务化、创新驱动主导化的趋势启示我们,从“支点”到“战略支点”的跨越中,要为创新驱动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这是湖北需要重点突破的领域。建议推动《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修订,明确职务发明权属、科研人员权益分享等规则;建立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在汽车、光电子信息等领域设立专业仲裁中心;加强新经济形态法律风险预警,针对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提前制定合规指引。这些法治举措,既是对书中提出的长期增长需依赖制度红利这一观点的呼应,更是湖北支点建设的战略储备。


合卷长思,作为政协委员,我们既要像书中那样用数据说话、用逻辑分析,也要以法治思维破解发展难题;既要关注产业经济指标,也要思考规则是否公平、预期是否稳定这一法治的基础。期待更多委员以书为桥,将读书所得转化为建言所据,共同书写湖北支点建设的新篇章。


〔作者系湖北省政协委员、北京中伦(武汉)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