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文史

陈少敏的青少年时代

2014-09-15 21:47:26  
字体大小:【


肖   像

  翻阅陈少敏的许多照片: 解放前的, 解放后的; 战争年代, 和平时期的……?
  展现在我们视野里的大多是这样的英姿:男子的发型,男子的神采,男子的衣装,男子的身材……?
  确实,在陈少敏的身上,极少有一般女性的风貌:长长的发丝,细嫩的肌肤,或者苗条、或者肥胖的躯体……这一切,好像天生与她无缘。?
  她,跟男子比算不得高大,但在妇女中已可堪称身材魁梧了。风华正茂之年,她有着拳击师般的体格。一张硕长的脸,眉不浓却很粗,大大的眼睛,匀称的鼻子,略微阔大的嘴。微笑时,那嘴里常常会露出一排洁白而整齐的牙齿,直至垂暮之年,依然如此。由于经常束着男式短发,两只长寿型的耳杂特别惹人注目。她性格刚强,脾气急躁,在男子般的开朗中又透着女性的执拗。她那尖锐的语言,兼有刀子和连珠炮的威力;批评人时从来不讲情面,有时会像虎啸狮吼,谴责中甚至带着粗鲁的谩骂;但她从不记仇整人。女同志大部分都很怕她,就是胆大的男同志在她面前也有三分胆寒。她那深灰带黄的眼珠像是一个不竭的光源,有时会洒溢出慈祥的柔光,但更多的时候仿佛在喷射无形的利箭;一切谬种和浪子在她那严峻的目光中都会不知不觉地低下头去。?
  陈少敏从小反对缠脚,这为她以后驰骋疆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抗日战争时期,“陈大脚”是鄂豫皖湘赣边家喻户晓的英雄。可是有时她真的来到群众中间,大家却又十分难以察觉。不少老同志都记得这样一些真实的笑话,鄂豫边区党委的首脑机关刚刚转移到新的驻地,便会有些妇女来找党委书记“陈大姐”告状,说是有位男干部违反“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闯进了女厕所。……乃至那位身着戎装、气宇昂然的“男干部”在她们眼前重现,并解释说自己就是“陈大姐”时,腼腆的妇女们便会在难堪中惊奇得目瞪口呆。一位在冀南曾跟陈少敏一起领导过1935年夏季农民暴动的老干部回忆说:“农民暴动以后,河北省委的巡视员陈少敏跟队伍一起行动,同吃同住同行军。她走以后,我问战士:‘这位领导是男是女?’战士们不假思索地说:‘男的!’她女扮男装,能够乱真啊!”难怪有人说:“陈大姐是瞬间的女同志,长时期的男子汉!”?
  一直到解放以后,陈少敏才束起齐耳的短发,然而那习惯成自然的男子风度却依然留存在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面对着病魔经年累月的折磨和疯狂年月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她始终是个顽强不屈的“山东大汉”,名符其实的革命强者。?
  苦难的折磨加剧了她的哀老,临终时的陈少敏,萎缩得只剩下一副黄皮包着的骨架了。但是,她那在党旗下长眠的身躯,却最能引发起人们对一代英雄的眷念。她是一支在曙光中熄灭的蜡烛,虽然她的身心已全部燃尽,但是她的光亮却在朝霞中、阳光里永存……?

家   谱?

  陈少敏并非姓陈,原名孙肇修。参加革命后,因工作需要,她先后用过许多名字,“入党后用孙少敏,被捕时用张素玉,1937年到延安时用陈少芳,此后一直用陈少敏”。她于1902年5月21日(农历四月十四日)出身在山东省寿光县范于村一个贫农的家里。范于村在寿光城南,距城25华里处。它原为范姓和于姓的庄子。在陈少敏的祖父辈时,因原来居住的齐团村遭受特大旱灾,便逃荒来此定居。陈少敏出世的时候,在祖父孙正宗的主持下,全家十余人生活在一起,大伯孙万成,二伯孙万春,父亲孙万庆都各有妻室子女。贫苦的生活使他们养成了勤劳、正直、憨厚的美德。1906年时,因祖父去世,吃大锅饭的局面难以维系,孙氏三脉便分家各立门户。孙万庆分得草屋二三间,土地二三亩。这时,陈少敏上有大哥、大姐;不久以后,又相继添有小妹小弟、兄弟姊妹五人,全家共有七口。为了养活嗷嗷待哺的一群幼小子女,孙万庆不得不逐步变卖掉土地房产。从此生活更加困难,饥寒交迫,全家人无时不在死亡线上挣扎。?
  陈少敏的父亲孙万庆,思想开通,胸怀豁达。他读过几年私塾,虽然没有满腹经纶,但有着弃旧图新的进取热情。在血气方刚之年,受着一股革新思潮的影响,也有过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最后以满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而告终。列强喊叫着利益均沾(又谓机会均等)的口号,一时瓜分中国的气焰更加甚嚣尘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被时局激愤了的爱国青年力举政治变革,致力维新图强。一时,出国留洋或弃文习武竞相成为时尚。1895年11月前后,清政府建立了“新式陆军”,并委袁世凯为“督练”,在天津东南约70里的小站新农镇开始了练兵。孙万庆得悉“小站练兵”的消息以后,便满怀报国热情,从山东远道赶去投军。二三年之后,他当上了“文书”和“相当于现在排长那样的下级军官”。这段时间,政治风暴席卷着整个中国,“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相继兴起,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使孙万庆感到激奋;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帝国主义者杀人放火、奸淫掳掠的罪行又使孙万庆义愤填膺。侵略者的残暴、统治者的卖国、人民的苦难,黑暗的社会现实压迫着孙万庆的心胸。内忧和外患中,他看到了满清政府的腐败,然而又觉得不知所措。热情,冷落了;希望,破灭了。?
  一种厌世的情绪使孙万庆不想再在新军里呆下去了。1900年底,孙万庆趁着战乱开小差回了家。从此,他一直在家乡务农并兼做“火烧”谋生。闲时亦与附近一些有识之士往来,谈论时事,探讨政见。离范于村十几里,有个叫斟灌的地方,那里有个进步士绅赵化溥,他的两个儿子赵光庆、赵象厥都是反满的激进分子。1907年赵象厥和他人在青州设立了同盟会机关,秘密宣传孙中山先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主张,联络志同道合的青年筹备军械、准备起义。处于消极状态中的孙万庆得知情由,如落水而遇浮木,迷路而见村舍,又顿时激烈起来。他跟赵光庆和赵象厥早就相识,此时自然也就更加来往密切了。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起义,山东“同盟会”积极响应,寿光当时是鲁东革命的中心。同年,赵象厥被委为光复青州总司令,由青岛结合同志千余人计划在青州结集起事。不幸,赵象厥在行至青州城北夏庄时被刺,死时年方26岁。孙万庆也是这次未遂的“青州起义”积极参加者之一。起义失败之后,他又被迫隐居家中。赵光庆原在范于村买了十五六亩地和一处宅园,此时亦无心经营,便租给孙万庆看管和租种,每年夏秋两季进行分租。务农之际,孙万庆仍然关心着国家大事。1915年前后,窃国大盗袁世凯袍笏登台想做皇帝,激起了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反对。蔡锷在云南组织护国军讨袁,推动了南方各地反对帝制的斗争。就是在北洋军阀统治的北方,倒袁之声也渐趋高昂。在陈少敏的家乡,有斟灌之赵中玉在潍县起义,孙万庆随即参与其事并担任司务长一职。不久,起义失败,孙万庆又逃回家中隐蔽;并跟同村王文斌等讲述起义情况。心情激动之时,他还拿出带回的手枪给大家看。从此以后,孙万庆打消了涉历军事的念头。因为几经碰壁,屡遭失败,使他实在有些灰心,但他并没有完全丧气。鉴于年岁渐高,他便在村中进行了创办小学、开设中药铺等一些济民利世的积善活动。他还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反封建的宣传,同村王文斌等人的长辫子就是他亲手剪掉的。孙万庆的这些革命举动,在陈少敏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孙万庆的经历决定了他思想的开明。男女平等的观念为他所竭力提倡。他的三个女儿,除了老大缠过几年脚外,陈少敏和她的妹妹都没有受过这种封建陋习之苦。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几番奋斗的失败,加上生活的困苦,又使开明、正直、忠厚的孙万庆的性格变得非常狂暴。而这种狂暴性格的最直接受害者是陈少敏的母亲。?
  陈少敏的母亲是一个善良、勤俭、刚强而又有着相当封建伦理观念的妇女。她不知书,却很识理。她支持丈夫的革命举动,主要是出于“夫唱妇随”的盲从。她对穷人的苦难常常发泄牢骚怨言,并且特别哀叹妇女的不幸,但她却又有着明显的重男轻女倾向,偏爱儿子疏待女儿,并依旧俗要给女儿缠脚。她在孙万庆外出期间,挑起了维持整个家庭的重担。孙万庆回家之后,遇有心情不快,常把她当作“出气袋子”。因此,两人常有口角,盛怒之时,孙万庆甚至挥拳动脚。
  这是改朝换代的清末民初时期中国家庭的普遍情况,这个家庭就是社会现实的一个缩影。
  1921年孙万庆离开人世。自此,更加重了陈少敏母亲身上的担子。随着子女的长大和社会潮流的前进,母亲的思想也逐步开通了,以致最终成为积极支持儿女革命的新女性,直到1948年秋病逝为止。?
  父母那追求正义、勤劳俭朴、忠厚正直的中国传统美德,给子女们以良好的影响。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担任鄂豫边区党委副书记的陈少敏曾经深情地谈到当时她那健在的母亲。她说:“我的母亲是革命的母亲,她给我们教育和安慰,对革命意志的坚定起了很大的作用。……我经常听母亲讲历代烈女的故事,如姚期的母亲、专诸的母亲等等。她乐于帮助革命工作。”解放以后,陈少敏在填写自己的履历表时又写道:“我生在贫寒的农民家庭里,家里虽然穷,但父母为人正派,待人有礼貌,对穷人有股仗义劲。他们对子女教育很严格。父母的行动对我影响很深。我还记得父母常说的两句话:‘站,站个直立;穷,穷个直实。学会了这点本领,长大了就靠自己的本领赚饭吃,不能靠求告财主吃饭。’我自小就跟父母劳动。父亲有空就教我打算盘,识几个字。”
  陈少敏的大哥孙文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生活所迫,曾应募去英国当劳工。回国后曾给陈少敏讲过欧洲“穷人党”的故事。1935年病亡。陈少敏的姐姐和妹妹于1921年前后相继死于贫困和疾病。?
  旧社会是一个苦难的大海,陈少敏的家就是一只在惊涛骇浪中颠簸的破船。这个家庭的本质特征是:在苦难中挣扎,在绝望处求生,在失败中奋起。而这,正是培育革命者的良好土壤……?

入 党 之 前?

  苦日子  陈少敏来到世上的时候,伴随着她落地“呱呱”的不是太平盛世的欢声笑语,而是时代老人无尽的哀伤和悲叹!?
  产生过梁山好汉的山东,是义和团的发源地。继毓贤之后,1889年袁世凯奉命署理山东巡抚。为了对清王朝和帝国主义两面效忠,他对义和团采取了残暴的屠杀政策。他曾命令部队:“见匪必杀,对于拳匪成堆的村庄可以开炮轰击,不必碍手碍脚。”一时,弄得齐鲁大地血迹斑斑。以后,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的山东义和团分两路北上,却又被慈禧太后所利用。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北京时,义和团奋起抵抗,阵亡者无数。北京失陷以后,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更是成了洋枪洋炮的射击靶子。古老灿烂的东方文化亦遭到所谓“西方文明”的肆意蹂躏。?
  前方勇士阵亡,后方家属哀伤。山东这义和团的故乡,当时几乎村村挂丧,户户哀号。
  同胞的血,民族的恨,穷人的眼泪和苦难,这就是映入陈少敏那童稚眼帘内的最初景象。?
  从新军中跑回来的父亲,怕袁世凯的部队来抓、来杀,因而成天提心吊担,母亲更是诚惶诚恐。无端的人祸好像随时都会光顾她们这个不祥之家。这就是烙在陈少敏空白意识中的最初印记。?
    岁月的扁舟,就这样把一个无辜的孩子载进了苦难无边的生活海洋。?
  陈少敏小的时候,寿光县几乎年年遭灾。1902年6月,瘟疫流行;1903年5月,风雨雹灾并降;1904年7月,寒流毁禾……?
  天灾迫使孙氏大家族自立门户。不得已,孙万庆跟兄弟们分了家。从此以后,由于度日更加艰辛,孙万庆只好变卖田产糊口。全家的生活,是每况愈下,一天更加不如一天了。?
  穷人们被迫背井离乡,四处逃荒要饭,甚至下关东的都大有人在。陈少敏家的几个亲戚都是在这时携儿带女流浪到东北去的。陈少敏一家没有这样做,他们选择了一条咬紧牙关死守家乡的道路。全家人靠挖野菜、吃草根度日。有时,到靠近海边的盐碱地上去割回一些“黄宿菜”,就算是“发大财”了。?
  在苦水中煎熬的日子,刻骨铭心,使陈少敏久久难以忘怀。几十年后,她仍然还记得这样一件事:5岁时的一天,陈少敏跟姐姐外出挖野菜回来,肚子实在饿得慌。当她看见桌子上放有两个糠饼时,便喜出望外地伸手去拿,不料被母亲一掌挡了回来。母亲含着泪,声带呜咽地对她说:“这是给你父亲预备的。他不吃点东西,哪有力气种地呢!好孩子,忍耐点吧!”
  幼稚的陈少敏,当时是不可能理解母亲这些话的。饥肠辘辘,使她怎么也难以忍耐。她“哇”地一声哭了。喊着“娘”,叫着“饿”!母亲本来就不是铁石心肠,小闺女那凄凉的哭声,像射向她的无数支穿心箭。她再也抑制不住自己胸中的情绪,便一把抱起可怜的闺女,泪如泉涌,也跟着哭了起来。?
  眼泪非圣水。然而20世纪的时间老人,却实实在在是用泪水来替人类的新生儿施行洗礼的。或许这苦痛的眼泪是显示心灵密码的碘酒,在童年陈少敏的脑海里终于渐渐晰露出“命运之神”写下的一串疑问:“父亲和母亲天天下地,为什么他们吃不上饭呢?谷子都上哪去了?”

  女儿怨  穷人的孩子懂事早。随着乳毛渐退,陈少敏渐渐明白了这样的事实:地有高低,房有新旧,人有穷富。“咱穷人命苦”、“八字不好”,母亲的哀叹时常传入她的耳际;但她更喜欢听父亲讲“谭嗣同不怕死”和“义和团打洋鬼子”的故事。她还能鹦鹉学舌般地唱出父亲教给的这样一首歌:?
  “这世界不得了,?
  富的富(得)不(得)了,?
  穷的穷(得)不(得)了,
  不造**,不得了。”?
  贫困的生活启发了她对旧社会不合理现象的反感心理,但是有许多事,她实在不知道应该对谁产生反感。?
  以父母亲为例吧,他们有着共同的美德,但也有差异。父亲思想比较开通,母亲更能吃苦耐劳。终年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母亲,除了操持一切家务外,还常常成为父亲发泄心中积愤的对象,每当脾气暴躁的父亲心情不快时,三句话一过便要对母亲动用拳脚。母亲有时虽然也敢还几句嘴,叫骂几声;但更多的时候却是逆来顺受。“谁叫俺是个女的呀”,这是她唯一的自我抱怨。?
  在父亲面前显得屈辱的母亲,在子女中却有着固定的成见。“偏爱着儿子,不喜欢女儿”。特别是1909年弟弟孙隶修出生以后,父母都把他看作掌上明珠,母亲对他更是格外溺爱。逢年过节,打“火烧”的父亲赚得几个铜板以后,也想给孩子们一点快乐,便由母亲出面来分发“压岁钱”。母亲往往厚彼薄此,悄悄多塞几个铜板给男孩。精明的陈少敏很快知道了这事。她不吵不闹,却把嘴撅得老高。弟弟长大了,母亲终日跟父亲嘀咕,要送他进学堂读书,但是陈少敏却没有那“福份”。看在眼里,想在心头,陈少敏很不服气。?
  她七八岁时,我国正处在辛亥革命的前夕,新思潮已有人在鼓吹;但是旧习俗却很难从封建的舞台上退去。母亲提出要替她缠脚,陈少敏望着那长长的缠脚布,开始觉得十分好玩,至缠到脚上,才知道那“裹肉粽”的滋味着实难受。一双脚成天又麻又辣,挪一步路都是钻心的痛,简直动弹不得。过去她不曾注意,母亲和周围大姑大婶们那小脚的秘密,这回她决心看个明白,当她发现缠脚布竟会把脚指头捆得折叠到脚板底下去的时候,她哭叫着怎么也不愿意受这罪了。为此,挨过母亲的骂和打,也挨过同族长辈的训斥。但这些,都不能使她屈服。她用剪子剪断了缠脚布,并且一条条地把它丢到粪坑里。?
  幼小的陈少敏在朦胧中开始觉得:“生为穷人多不幸,生为穷人家的女人更不幸”!?
  幸好,受到辛亥革命思潮影响的孙万庆十分同情女儿。“好端端的一双脚,为什么非要裹成畸形呢!”孙万庆站出来说话了,这才使陈少敏的反抗行动取得成效。母亲不再为此打她、骂她了,全家人都把社会舆论当作耳边风。?
  孙万庆却为此受到同族长辈的责罚。他们指责说:“这是伤风败俗的事!”邻近村的一个同族长辈甚至赶到范于村来,把孙万庆狠狠棒打了一顿。孙万庆没有还手,但是他并不向封建旧礼教认输。作为更公开的反抗,他干脆叫原来已缠脚的大女儿也跟陈少敏一起恢复“天足”。以后,陈少敏的妹妹也因此免除了这种封建陋习的苦难,从而在范于村及其周围地区,开创了妇女不缠足的先例。?

  反抗意识的萌芽  陈少敏的孩提时期,正是我国政治舞台上革命与复辟的斗争空前激烈的时期。辛亥革命以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政府大总统,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但是此时的南方革命势力还远不及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势力之强大。同年3月8日,袁世凯在北京发出誓词,通电就任大总统职。4月1日,孙中山正式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入了北洋军阀的手中。此后,由于袁世凯指使特务暗杀了国民党领导人宋教仁,接着又图谋称帝,促使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倒袁护国运动。全国的政治气候几乎朝夕变化。?
  1914年8月前后,国际上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借向德国宣战为名,出兵占领了被德国瓜分去的我国山东半岛。山东人民又一次遭到了帝国主义的蹂躏。?
  内忧外患,加上封建势力对女性的歧视,种种社会弊病都在少年陈少敏的心头铭刻下苦痛的痕迹,现实世界着实使她感到厌恶,觉得迷惑不解。?
  父亲参与的革命活动,是最早启迪她心灵的钥匙。?
  在辛亥革命、倒袁活动和护国斗争时,陈少敏的父亲经常在外面奔忙。一些有志于革命的伯伯、叔叔,常常在她家聚会碰头。谈话的内容是不许她听的,但有时她却偷偷地看到父亲他们在摆弄一些铁家伙。她听父亲讲过洋鬼子打义和团的事,知道洋鬼子手上的洋枪厉害,能打死人。陈少敏很聪明,她猜想父亲手上摆弄的铁家伙也一定很厉害,说不定也是洋枪。果然不假,不久,她就听父亲说,有一个叫赵象厥的叔叔带领他们“杀鞑虏”时,在青州被坏人杀死了。什么原因呢?父亲告诉她,就是因为赵叔叔他们手上也有这种洋枪的缘故。?
  陈少敏不作声,她暗地找了几种旧铁具,成天摆摆弄弄,挥挥舞舞,俨然像个男孩子一般,陈少敏的堂兄妹中,女孩子多、男孩子少,她跟姊妹们不太合群,常常喜欢跟兄弟们结伴玩耍。?
  旧时代的山东农村,男孩子一般都要学会舞拳弄棒,陈少敏也常常躲在一旁模仿。父亲孙万庆看到了,有时也点拨一番。因为“他一向特别喜爱这个女儿,并把他看成男孩子”。除了拳术之外,父亲还经常“教她放土枪”。?
  一向以男孩子自居、性格倔犟的陈少敏,接受能力特别强,无论拳术、刀法、枪法,稍加指点便心领神会,在同年龄的小朋友中技艺往往在一般男孩之上。?
  由于父亲非常喜欢她,因此参加过青州起义、倒袁运动的孙万庆回家时,总要对女儿讲起自己光荣的经历和同伴们英勇战斗的故事。父辈这些轰轰烈烈的英雄业绩,像是那孕育着反抗力量的种子,撒在陈少敏的心地上,并逐渐地生根和发芽。?
  父亲有时也教陈少敏认几个字。《女儿经》、《三字经》之类的教科书孙万庆是不用的。随手得到的报纸,自己抄写的一些革命口号,都是陈少敏的启蒙课本。?
  1907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女战士秋瑾在浙江遇难,其英勇行为在当时的革命人士中广为传扬,孙万庆也深受感动。他希望女儿能像“鉴湖女侠”那样为人。于是,秋瑾的诗,也就成了他教陈少敏认字的蓝本。?
  “吾辈爱自由,勉励自由一杯酒。男女平权天赋就,岂甘居牛后?愿奋发自拔,一洗从前羞耻垢。若安作同俦,恢复江山劳素手。”?
  秋瑾烈士的遗作《勉女权歌》,一直到后来,陈少敏仍然能背诵,可见她幼时熟读程度之深。?

  童工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帝国主义列强忙于狗咬狗的争斗,对我国的宰割和掠夺暂时处于低潮,因而我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稍有抬头的机会。历史上工商业一直非常落后的寿光县,自辛亥革命以后,也开始有了一定规模的丝织、棉织、麻布、花边、网髪等手工业的生产。县东部的丹河流域,有三十余村采用半机械化的织布机以代替陈旧的土布机;东方一带开设了十余家麻布小工厂,招有专职的纺织女工;以稻田为中心的髪网生产也风行一时,分散在各村的织髪网者多达十万余人。在中、小城镇,其余的小五金和生活日用品的生产也有了明显的增长。?
  这股手工业发展的潮流,使许多被天灾人祸折腾得难以求生的农村劳动力找到了出路。
  陈少敏的家中,父亲长期在外从事革命活动,弟妹年幼,哥哥、姐姐也都还是十几岁的孩子,母亲是唯一的壮劳动力。沉重的生活担子压得母亲几乎喘不过气来。早就养成了劳动习惯的陈少敏,这时已懂得了要替母亲分担忧愁了。?
  1913年,11岁的陈少敏进入一个小业主开的花边工厂当童工。跟许多比她大得多的闺女坐在一起,面前斜放着一块圆形的垫板,几个细钉固定着一束丝线,每根丝线的另一端系着小坠子。她模仿着女工们的动作,用双手丢扔着这些坠子。久而久之,她的手指变灵巧了,丝线便按照不同的图案交织成各种美丽的花边。陈少敏高兴极了,她能够用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了。当她第一次把挣得的几个铜板交给母亲的时候,母亲紧紧地将她抱起,疼爱而辛酸的眼泪滴湿了她的衣襟。?
  陈少敏在这个花边工厂干了将近一年,还是她那男孩子般的性格和倔犟的脾气,使小业主难以驾驭,她便被解雇了。可是,她一点也不感到后悔。父亲的一个朋友喜欢她的性格,他是范于村一个半私塾性质学堂里的教师。陈少敏跟着他读了两个月的书。?
  饥肠辘辘,迫使陈少敏不得不弃学谋生。1914年春,父亲叫她跟一位姓王的叔叔学织布,由于没有什么收入,只好中途作罢。当年秋,髪网商人到范于村来找人织髪网。织髪网的女工只需从他那里领取材料,可在自己家里加工。于是,12岁的陈少敏便带着8岁的妹妹开始学织髪网。山东的髪网跟花边一样,驰名中外,远销欧美和日本。聪明和灵巧,使陈少敏的手艺在童工中出类拔萃,甚至可以跟大闺女相匹敌。后来,陈少敏在回忆起这段时间的情况时说道:“这时,我赚的工钱就够自己吃饭了。”“我和妹妹赚的工钱除吃饭外,还能帮父母还债了。”?
  陈少敏为自己能够替家庭出一点力而稍许觉得自慰,但父母亲的心情却始终不能平衡。俗话说:“儿女是父母心头上的肉。”陈少敏的父母亲知道:小闺女挣来的完全是血汗钱!确实,小童工是在资本家的白眼、讹诈、鞭打中度日如年地过着日子的!每次陈少敏到资本家那里取原料和交髪网时,她都尝尽了苦涩酸辣:无缘无故地责骂和处罚,毫无根据地挑剔和克扣。一次,陈少敏织了将近半个月的髪网,资本家借故其中有一点小毛病,在咒骂之余,竟扣罚了她的全部工资。黑心肠的资本家就是这样吞吮着童工的膏血,喂肥了自己的行尸。

  哥哥的启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不断扩军打仗,财力物力损耗很大。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它们掠夺的主要对象。当时欧美各国都垂涎于我国的廉价劳动力,冒险家们以各种名义纷纷前来招募华工。1917年陈少敏的哥哥孙文修因生活所迫,应募去英国当华工。当时,在国外当华工无异于卖命。奴隶般的劳动苦如牛马,往往一去不能复返,客死他乡者甚多。陈少敏的一家都深知当华工是个凶多吉少的职业。但孙文修还是含着眼泪去报了名,目的是使家庭可以领取每月10元钱的“安家费”,同时也使自己不至于在家活活饿死。因为当时的寿光县,灾荒接灾荒,年年不间断。尤其是1917年,严重的旱灾加蝗灾,至使赤地千里、几乎颗粒无收。县志上有“夏天酷热,人渴死者甚多;秋季飞蝗过境,自西南来数日始尽”的记载。在饥兵成群,饿殍遍野的惨景中,抱着九死一生的希望去冒险当华工的人数以万计。?
  1918年底,孙文修在国外苦熬了两个年头以后,有幸虎口余生安全回来了。全家人都喜出望外。陈少敏的父亲孙万庆,因前几年参加讨袁起义失败,便一直隐蔽在家,跟人合伙开设中药铺,主持初级小学、当义务校长。他见到儿子生还,首先了解欧洲髪网工业的发展状况,并根据世界大战期间,山东的髪网公司几乎全部停工的情况,决定也在髪网业上试试行商。孙文修当他的助手,陈少敏的姐姐、妹妹三个人作工人,日夜编织,每捆髪网(144个),亦可挣得一二吊钱的收入。于是,此时的家庭状况略有好转。?
  家庭经济状况的好转,只是暂时的。连年的军阀混战使山东军阀张宗昌一再提前征收田赋捐税,加重了对农民的剥削。陈少敏家原先给斟灌开明士坤赵光庆看管宅园并租种部分土地,由于人事的变迁,旧交已失,新的当家人加重了地租盘剥。孙万庆常常得用经营髪网的收入来还缴租谷。?
  “真是天下老鸹一般黑,富人的心都像毒蛇一样狠。”陈少敏的母亲气得叨叨不断地怨骂。
  “穷人为什么总是受苦?难道永无出头之日吗?”陈少敏也常常一边织着髪网,一边思索着现实社会的问题。?
  当华工回来的哥哥给她带来了答案。哥哥孙文修回到家时,陈少敏和弟弟妹妹高兴得要把他抬起来。此后的每天晚上,一家人都要围着文修问长问短。使陈少敏觉得奇怪的是,原来不爱讲话的老实巴交的哥哥,竟像留学生一样,天南地北地讲个不停。那异国风光和“洋鬼子”的趣闻轶事,都使陈少敏感到非常新鲜。好奇心,促使她又向哥哥提出了许许多多的新问题。当她问到穷人为什么受苦的问题时,哥哥竟兴高采烈地告诉她:世界上有了穷人的救星。他从英国工人那里听来的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故事和欧美各国工人运动的情况,都一五一十地告诉家里人。有一次,他特别压低声音告诉弟妹们:“俄罗斯出了穷人党,在那里穷人都翻了身!”?
  “穷人党?什么叫穷人党?”待陈少敏再问时,哥哥可又说不清楚了。因为孙文修对十月革命了解的也不是很多。他只是又告诉弟妹们:“穷人党专为穷人办事情,他们的领导人叫列宁。”此外,他还告诉他们:外国人不都是“洋鬼子”,欺负中国人民的,是外国的有钱人,而不是跟我们一样的穷人。哥哥还教她唱一支“穷人党的歌”,那歌词是:“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陈少敏很有兴趣地倾听着这些新鲜事。以后,一有功夫,她就唱穷人党的那支歌,并缠着哥哥要他再讲外国的工人和俄国的“穷人党”。听完又问,十遍八遍也不厌。这时,“这位好心肠的、勤劳的、而又有魄力的大姑娘,虽然未出过县门一步,但是觉得自己心灵的世界很大;在她想象的遥远的世界里,有很多受苦受气的人,对不幸怀着反感的人和她在一起。一想起他们来就觉得自己特别有劲”。几十年以后,陈少敏在回忆这段往事时,曾深情地谈到,她哥哥从欧洲做华工回来,告诉她“俄罗斯出了穷人党,穷人翻了身”的事。自此她觉得有出路了。

  寻找“穷人党”的路  陈少敏被俄罗斯的“穷人党”所鼓舞,她想从哥哥嘴里得到更多关于“穷人党”的消息。但哥哥满足不了他的要求,因为孙文修没有文化,他只能转述自己在英国听取的那一鳞半爪情况。?
  希望的火种已经存在,追求光明的人就更有了勇气。陈少敏开始处处注意“穷人党”的消息了,并且几乎到了梦寐以求的程度。时代的潮流使她开阔了视野。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产生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学习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人就是主要的代表。1919年由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激起了举国人民的愤怒,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一时,“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卖国的二十一条”、“还我山东”、“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响遍全国城乡。?
  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是山东问题。自然,山东人民更加感到与己休戚相关。所以,五四运动在山东得到了热烈的响应。早在4月20日,巴黎和会正在进行期间,山东省济南府就有?10.37?万人举行请愿大会,致电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要求他们据理力争。5月4日北京学生举行反帝爱国大游行后,5月7日济南中等以上学校的学生也举行了游行示威,沿途高呼“收回青岛及胶济路”等口号。随后,山东学生联合会宣告成立,决定各校组织十人团,抵制日货。5月24日起实行总罢课。男、女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得到山东民众的广泛支持。齐鲁城乡广泛传扬着学生爱国的佳话。群众中有听过学生宣传的,都无比激动地说:“不是学界先生讲给俺听,当了亡国奴还在梦中。”?
  “单是这一件史无前例的伟大事实,就使人们可以展望更加光明的未来。这个事实表明,同那个经济贫困和政治昏聩的旧社会相对立,正在诞生一个新社会。”这是1880年马克思在评论普法战争中说的话,它完全可以借来表述五四运动的启蒙功勋。陈少敏就深受这次群众性的爱国运动所鼓舞。她特别钦佩学生们的觉悟和热情,认为这是知识的力量在他们身上的体现。?
  “五四”期间,新文化运动已逐步发展为以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主流的思想运动。陈独秀等人主编的《新青年》杂志,从五四运动到党的成立期间,先后刊登了一百多篇介绍马克思主义和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文章。李大钊写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就是著名的代表作。?
  在山东,从1920年9月起,王烬美、邓思铭等人就先后筹组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励新学会”,出版了《励新》半月刊。?
  出现在中国的崭新思潮,陈少敏从各种渠道都听说了。父亲是乡村小学的义务校长,有些杂志也偶然能够见到。但是,她却不能听懂和看懂这些议论和文章。不过陈少敏从自己所见所闻的一系列事件中,她敏锐地觉察到“俄罗斯穷人党”的影响。中国有希望了,她要为此而奋斗。她的这些认识,随着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便更加清晰和明朗起来。她觉得自己仿佛已站在海岸线上,望见了显现在天边的远航巨轮的桅杆,好像在茫茫黑夜中望见了指路的耀眼北斗星。她决心要探索“穷人党”的奥妙,去寻找一条通向“穷人党”的道路。她认为,开拓这条道路的工具是文化和科学知识。?
  “我要上学!”陈少敏这位当时将近二十岁的大姑娘下定了这个决心。父亲也准备支持女儿的这一合理要求。?
  而命运竟是这样地捉弄人。1921年,陈少敏的父亲、姐姐和一个妹妹连续被病魔夺去了生命。“这样的遭遇,对她一家来说是很残酷的。一年之内死了三个亲爱的人,为了埋葬他们,她家又负了债”,哭哭啼啼的母亲病倒在床上,悲痛欲绝。哥哥作为长子,挑起了家庭的全副担子。?
  当时山东的习惯,“十三娘,十四爷”的早婚现象非常严重。陈少敏却已19岁了,自然是到了应该出嫁的年龄了。她的精明能干,为附近人们所共知,而她的大胆泼辣更是名扬邻里。因此,有慕才前来说媒的,也有担心大脚姑娘嫁不出去的。好心的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孙老婆子”家落难了,大家都要帮衬点。他们认为,替陈少敏找个合适的婆家,或许会对孙老婆子有些帮助。母亲也动了心,她含着眼泪劝说着闺女。陈少敏的回答是:“娘,人各有志,俺有自己该走的路!”?
  飘洋过海见过大世面的哥哥毕竟开通一些,他赞成妹妹的想法,说服母亲谢绝了一切好心作媒的人。?
  陈少敏依然是织着髪网,挣扎在生活的苦海里。但是大姑娘的内心深处却早已萌发奋发向上的动力,推动着她去寻找崭新的路……?

  上学  在那推行愚民政策的旧社会,陈少敏把上学读书看成是穷人翻身、妇女解放的第一步。然而她不能如愿以偿,幸运之神却光顾了她的弟弟孙隶修。?
  1909年出生的孙隶修,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全家人都把他看成是孙氏家庭的希望。因此他得天独厚,父亲在世时就让他在村里的初小上了学。父亲去世后,村里的初小垮台了,孙隶修也只好失学。但“望子成龙”的愿望仍然时时在母亲的心里冲动。尽管家境越来越困难了,母亲想送儿子上学的打算却并未减退。?
  寿光县的教育事业较为落后。尽管当时已是民国十几年了,但各地仍以私塾为主要教育园地。追溯历史,被称为“洋学堂”的各类学校,几乎跟陈少敏“同年”。1902年,由济南回来的同盟会员任象益最早在寿光创办起新式学校。县办、乡办的高、初级小学及师范学堂、巡警学堂,也都在这时诞生。一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志士,大都利用这些新式学校宣传进步、鼓吹革命。五四运动以后,由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学校中新旧思想的冲突十分严重,反帝爱国的民族情绪日趋高涨。中国人民的觉醒,使形形色色的帝国主义都呈诚惶诚恐状态。于是,他们在加紧对我国进行侵略和扩张的同时,除维持原有的宗教活动之外,又增派了大批传教士对我国人民加紧文化渗透和精神奴役。寿光县地处胶济铁路以北,距鲁东重镇潍县县城不远。因而使布道传教者能够涉足全县的大部城乡。为了争取民众笼络人心,他们打着办慈善事业的旗号,开设了少许医院和学校。离范于村十几里路有个叫孙家庄的集镇上,就有耶稣教会办的一所完全小学,担任校长的传教士是美国人。只有全家都信耶稣教的人才能进入这所学校读书。?
  当传教士来到范于村的时候,被灾难和贫困折磨得奄奄一息的陈少敏那可怜的母亲,听了洋人的布道以后,便信以为真,以为被彼拉多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耶稣,当真具有救赎人类的神力。她给自己报了个名,但随后又后悔了起来。因为她想起了义和团运动,想起了洋鬼子的恶行。拳民和教民的冲突情景,她不只一次听已故丈夫孙万庆讲过。这时,孙隶修来到了她的跟前。于是,她想到了儿子上学的事。儿子是她的心肝宝贝,为了儿子的前途,她是甘愿承受一切不幸的。于是,她向传教士报上了全家的名字,目的是为了儿子能够到教会学校去上学。?
  母亲的举动,陈少敏是不赞成的,但她并不愿意去惹母亲伤心,所以她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弟弟比较娇惯,一个人到离家十几里路外的地方去读书,家里人都很不放心,母亲更是着急。陈少敏觉得这是个机会,便提出了由自己陪同弟弟去上学的建议。两个人同时去上学,这会给家庭带来多大的困难啊!母亲又为难了。幸好哥哥很理解妹妹的抱负和心意,他表示积极支持。母亲说:“好吧,两人都去考一考试试!”?
  弟弟是按部就班读完四年级去报考的,而陈少敏总共只上过半年学,但她还是勇敢地跟弟弟一样报考了五年级。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陈少敏平时的刻苦自学,这次竟然跟弟弟一起被学校录取了。这年她22岁。?

  全靠我们自己  22岁的小学生,而且是个女的,这在当时实在是少见的,在孙家庄小学还是头一个。流言蜚语是难免的,陈少敏为了减少外界的非议,只填报了19岁。?
  为了表示对封建陋习的抗争,陈少敏想多动员几个妇女学文化。她有一个堂姐,年龄跟她相仿,两人平时也很合得来。她们晚上同睡一张床,白天共同织髪网。陈少敏觉得,妇女也应该跟男子一样,争取受到教育。她便去动员堂姐学文化。那位堂姐当时已经订婚了,她说:“我是要给人家当媳妇的人了,怎么学?”陈少敏说:“你边烧火边拿火棍在地上画,我来教你。”就这样,这对姐妹又结成了师生之谊。?
  在学校里,陈少敏学习非常刻苦。因为一个只读过半年书的大闺女,突然坐在五年级的教室里,读、写、算、讲都有很大困难。刚开始听老师讲课时,简直如在云里雾里,不知所然。无论是算术、国文,还是宗教神论,每门课她都感到吃力。这引起了个别老师和一些富家子弟的白眼。特别是教神学的那个老师,常常当众挖苦她。?
  按照基督教的教义说:世人都有罪,且无力自救,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为拯救人类而降世,凡信他的人灵魂可得到拯救而升入天堂。?
  可是陈少敏听同班同学讲过那个神学老师的许多男盗女娼之类的事。她迷惑不解了:一个自称替基督传道的人,灵魂竟这样肮脏,那么他的后台老板耶稣,有什么能耐去拯救他人呢??
  她不知不觉地又哼起来了哥哥教她唱会的那支“穷人党的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从来也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她从家庭的遭遇、父辈走过的道路及自己的身世中,深切地感受到这支歌中说的道理比圣经要强得多。?
  “从来也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陈少敏首先把这道理应用到学习上。她决心在旁人的奚落和歧视中奋起,便夜以继日地苦读。家里穷,无钱买灯油,她就学着古人的办法,捉萤火虫照明,在月光下看书,甚至还利用雪地的反光夜读。几十年以后,她的堂姐每当回忆起这些事时,心情仍然非常激动。?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少敏孜孜不倦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在不长的时间内,她补习完了一到四年级的大部功课。她在五年级随堂听课没困难了。然而过度的疲劳使她患了严重的眼疾,造成了以后她视力的衰退。?
  陈少敏尝到了刻苦学习的甜头,就更加如饥似渴地吸取知识海洋里的营养。与此同时,她对神学更加不感兴趣了。对那个神学老师尤为反感。?
  陈少敏进教会小学以后不久,就跟全校新生一起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礼。当嘴里念念有词的牧师把圣水注入她额角上去的时候,其实她并不相信从此就会得到基督耶稣的恩宠。那时,她唯一想到的是读书。所以,在以后的每星期礼拜时,其余同学都跟着牧师进行祈祷、唱诗、读经、讲道等项目,唯独陈少敏在默默背诵着乘法口诀或国文佳句。甚至在上神学课时也是这样。这自然使平时横行霸道惯了的神学老师更为不满。?
  一次,神学老师在讲解《圣经》中的《新约全书》时,什么记载耶稣言行的“福音节”;叙述早期教会情况的“使徒行传”和使徒们的“书信”及“启示录”,介绍得头头是道。这时,陈少敏却在埋头做算术习题。神学老师发现此事后,怒不可遏,撕毁了她的算术作业本,并且对她进行了大肆辱骂。陈少敏当场跟他顶了起来,课后她又邀约了一些正直的同学,向学校校长揭发了这个神学老师平时的许多丑行。?
  可是“耶稣”并没有平等地对待他的教徒,校方自然偏袒着教员,陈少敏反而被视为“魔鬼”〖陈少敏在自己的履历表中有“我领着反对教员,被视为魔鬼”的话,就是指这件事〗。
  魔鬼,是圣经故事中诱惑人犯罪的恶鬼。在教会学校中被斥为魔鬼的人,是要被开除的。陈少敏自然要据理力争。在同学们的支持和在一些正直的老师的斡旋和帮助下,那位神学老师的丑行越来越多地被揭露出来,最后迫使校方改变看法。牧师根据《圣经·约伯记》自圆其说地解释说:魔鬼也叫“撒旦”,是上帝的使者之一,他是在得到上帝的许可后才对人进行试验的。于是,这次纠纷算是不分胜负,得到解决。?
  在这所小学里,陈少敏刻苦攻读两年,学完了小学六年的全部课程,并以优秀成绩取得了毕业证。?

  进入文美女中  陈少敏和弟弟双双从小学毕业,这使全家人都感到高兴。然而在考虑继续升学的问题时,母亲和哥哥都皱起了眉头。因为家里已经债台高筑,实在再难供养两只“蛀米虫”。劝“孙老婆子”嫁闺女的媒人重又活跃起来,自然,她们都碰了壁。?
  读书,已使陈少敏大大地开阔了眼界,抱负和意志也随着知识而增长。她更加崇拜“鉴湖女侠”秋瑾了。她曾向堂姐一字一句地解释过《勉女权歌》中这样的词句:“旧习最堪羞,女子竟同牛马偶。曙光新放文明候,独立占头筹。愿奴隶根除,智识学问历练就。责任上肩头,国民女杰期无负。”?
  她要继续求学,也最终得到了母亲和哥哥的支持。1927年春节过后,陈少敏和弟弟陈隶修一起,到离家几十里外的潍县县城上了中学。陈少敏考入文美女中,孙隶修则考入文华中学(男中)。?
  文美女中和文华中学,都是教会学校。这两所学校肩背相接,它们跟毗邻的培基小学、礼拜堂一起,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会建筑群,称为“乐道院”。?
  潍县的“乐道院”是鲁东教会中心,最初由美国人狭乐播牧师所创建。?
  狭乐播,生于1853年2月8日,1881年来我国传道。1883年春到潍县,“购地筑室,昼而督工……乐道院于以成立”。以后,美国传教士陆续增多,他们以“乐道院”为中心,四出传播基督教。“邻潍十余县境,并办三十余区会”。为了进一步扩大宗教影响,狭乐播还筹建了“文华中学,文美女子中学,妇女学道院,滕县新民中学。东鲁圣经学校”等教会学校。?
  文华中学历史最早,创办于1883年“乐道院”落成之初,当时叫“文华馆”,1904年更名为文华书院,1915年正式定名为文华中学。?
  文美女中的历史较文华中学稍短,始建于1895年,初名为文美书院,聘请美国人宝安美为校长。当时该校为山东仅有之女子中学。义和团运动兴起,传教士纷纷外逃,文美书院停顿了几年。1904年学校复课,美国人方夫人及狭乐播之夫人珍珠相继担任校长职务。1913年,文美书院更名为文美女子中学,聘美国人李恩惠教士为校长。直至1927年辞职为止,李恩惠前后担任校长14年。?
  文美女中跟教会的其余学校一起,坐落在潍县东关东门外三里许的一处平地上。距胶济路上的潍县车站五里地,交通便利。学校占地约数十亩。校园附近,南有凤凰、雷鼓诸山屏列,北有潮河蜿蜓环绕,风光旖丽,颇有园林风韵。?
  为了跟西边的文华男中,北边的培基小学绝然隔开,文美女中的四周筑有高墙陡壁。重门深院之内,教室、办公室、阅览室、礼拜堂、宿舍、运动场应有尽有。设备虽然齐全,但学校禁锢甚严,犹如一座与世隔绝的监狱,显得死气沉沉。?
  陈少敏进文美女中时,因妇女解放的风气尚未形成,学校人数有限,高初中女生只有150余人。?
  文美女中和“乐道院”所属的其余学校,从教会关系方面说,隶属于“北美长老会”。1925年,文华中学的校长美国人卫礼士就曾出任“北美长老会”中国总干事。?
  长老会规定所属各校组织校董会,负责经营管理之全责。校董会聘请校长一人主持全校行政事宜。学校实行秋季始学,凡春季进校的学生,都得在预科班学习一个学期。陈少敏是在1927年初考入文美女中的,所以她是预科班的成员,全班有二三十人。由一个穷乡僻壤的地方,来到当时被誉为“东鲁新学的发祥地”山东半岛上,在“欧风东渐的前驱”,“科学研究的先进”的洋学堂里,从求知欲望上,陈少敏感到已经得到满足。她下定决心,要在这里“悬梁刺股”、发奋求学。跟大多数读书人一样,当时,在陈少敏的脑海里也掠过了“科学救国”的念头。?
  她如饥似渴地学着英语、算术、国文等课,她时常去设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的“科学馆”看高年级同学做实验;她对图书馆和阅览室里的大量图书杂志表现得尤为贪婪,常常是废寝忘食地阅读。她像一个初进果园的陌生农工,沉浸在对耕耘的喜悦和对丰收的梦幻里……?

  在斗争中入团  陈少敏追求着科学,目的是为着寻觅妇女解放和穷人翻身的真理。所以,她那孜孜不倦的读书劲头中,处处都体现着对政治的敏感和热情。?
  在陈少敏进入文美女中的前后,中国已形成了大革命的形势。?
  鉴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党,是当时中国政治舞台上“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正的民主派”。1923年1月,共产国际正式作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实行合作的决议。这个决议,在1923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得到了确认。在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党积极帮助孙中山筹备改组国民党。1924年1月,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完成了由旧三民主义向新三民主义的转变。?
  国共合作的政治局面,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反帝反封建运动。1925年的五四运动和“省港大罢工”是明显的标志。党还帮助国民党组织起革命的军队,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并于1926年7月,促使国民革命军正式誓师北伐,以争取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
  北伐军在工农民众的支持下,所向披靡。从开始到1927年三四月间为止,北伐军只用了短短九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湘、鄂、赣、苏、皖、浙、闽、陕等省及武汉、西安、南京、上海等大城市,席卷了半个中国,歼灭了三十多万军阀部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大好的革命形势,鼓舞着封建军阀张宗昌统治下的山东人民。中共山东省委利用国共合作的良好政治局面,广泛动员群众响应北伐。党派出省委委员庄龙甲到潍县领导鲁东地区的工作。?
  庄龙甲是潍县庄家村人,1903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是山东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他原在济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1925年夏,受省委派遣回到潍县。1926年初,潍县党的中心县委正式成立,庄龙甲任书记,王全斌、宋文恪、牟洪礼等为委员。潍县党的工作在中心县委的领导下十分活跃,到1927年已在县内建立了四个区委。连同邻县的一些党组织在内,中心县委之下共设有五十多个党支部,有党员近三百人。凡有党组织的地方,均建立了共青团的组织,宋文恪为团县委书记,全县计有团员二百余人。?
  潍县党的中心县委非常重视文华、文美两所中学的工作,庄龙甲、牟洪礼、宋文恪等同志经常前去活动。因为昌(乐)、潍(县)、益(都)、寿(光)、广(饶)、安(丘)、高(密)、掖(县)、平(度)等十几个县的青年,都在这里上学。党努力想把这两所学校改造成为培养鲁东革命干部的大本营。自1925年冬起,庄龙甲就先后在这两所学校里建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讲演小组。在这讲演小组的基础上,发展了党、团员,建立了党、团支部。当陈少敏进入文美女中的时候,学校里的进步力量非常活跃。“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统治”和“欢迎北阀军”的口号时时在校园内出现。?

  校长李恩惠(美国人)眼见北伐战争势如破竹,学校气氛很不平静,再加上汉口、九江的英租界被群众收回的消息不断传来,这使她吓破了胆。于是,她便在1927年春逃回美国去了。?
  李恩惠一走,全校师生如释重负。秘密的学校党、团组织针对校方对学生实行的囚笼政策,针锋相对地提出读书自由(那时学校不让师生看进步书刊)、信仰自由(教会学校强迫一律信基督,做礼拜)、出入自由(女子中学不准学生随便出校门)。陈少敏积极支持这个口号,并成为与学校交涉的积极分子。迫于形势,校方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斗争取得了初步胜利。?
  1927年4月12日,隐藏在国民党革命营垒里的蒋介石叛变了革命,向共产党员挥起了屠刀,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嗣后,蒋介石继续在南京、无锡、宁波、杭州、福州、厦门和汕头等地大批屠杀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4月18日,党的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同志被敌人杀害在北京的绞刑架上。5月21日,反动军官许克祥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在汉口举行分共会议,正式决定与共产党决裂,实行“宁汉合流”。时局迅速逆转,祖国大地上到处都洒满着共产党人和共青团员的鲜血。?
  帝国主义者又兴高采烈了,洋人传教士又卷土重来,李恩惠也在这时回到了潍县文美女中。?
  李恩惠恨透了中国革命,恨透了中国共产党,也恨透了受到革命影响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她知道学生是参加革命活动的主体。于是她便与反动派勾结在一起,采取各种办法限制学生从事革命活动。?
  首先,她加强了宗教神论的宣传,近乎用中世纪的野蛮手段强迫学生信教做礼拜。不愿做礼拜或者做礼拜不虔诚的人,都得挨打受责。文美女中一位校友曾于上世纪30年代作过这样的回忆:“宗教生活,亦甚严重,今日颓居于东楼之老师娘,即当年教授宗教之好手。同学于礼拜日,排列入礼拜堂,不到者,不宁记过;且于拜一之晨,会审于课室。戒尺之声,往往响如爆竹。”?
  其次,李恩惠限制了校内外的人事往来。宣传革命者不许进校,学生不得擅自外出。仅就学生出入校门一项,就作了11条限令。其中规定:“凡学生请假出校者,须持名单,时间定于每日下午4时半以后,每星期不得超过两次。6时以前必须回校,到主管人处销假。”“如有特殊情形,须请特别假者,须有家长或保证人到校亲领或有亲笔盖章之函件证明。”且规定“请特别假出校,每季过五次者,则一次扣总分一分”。“无论请假至何处,须有两个以上为伴,始允出校。”?
  还有其他一些带侮辱性的规章制度。如不准随便与男性接触;不准擅自订阅未经学校许可的报刊,严禁学生集会等。?
  这些反动禁令,理所当然地遭到进步师生员工的反对。陈少敏是激烈的抗争者之一。一次,她把讲“神论”的牧师逼得狼狈不堪。那是上课的时候,牧师正津津有味地讲到上帝的威力。他说:“上帝神威无边,魔鬼最怕他。他在天上,魔鬼只好跑到地上;他到地上,魔鬼就只得进地狱。”接着牧师指桑骂槐,把中国的革命者诬蔑了一番。陈少敏气愤之极,但她并不发作,只是故意反问了一句:“如果上帝进了地狱,魔鬼该到哪里去呢?”问得牧师顿时张口结舌、目瞪口呆。这引起了同学们的哄堂大学。面红耳赤的牧师终于恼羞成怒,咬牙切齿地咒骂道:“魔鬼,你们统统都是魔鬼!”?

  陈少敏的勇敢举动,获得了同学们的称赞。高年级的党员刘素梅和学校团支部书记董爱莲及团员张舜卿等都曾先后找她谈话。陈少敏从此经常可以看到我们党的一些秘密出版物,这使她对国家的形势和我们党的斗争方针有了更多了解。这段时间,她心情很不平静,她对蒋介石的叛变行为十分痛恨,她对那为革命捐躯的烈士无比敬仰,她对中国共产党寄予极大的希望。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她找到董爱莲,询问入党的情况,并提出了入党的要求。董爱莲当时还不是党员,就告诉她先加入CY吧。陈少敏自然知道CY就是共青团,是共产党的后备军,她点头表示同意。几天以后,董爱莲和张舜卿就正式介绍陈少敏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时间是1927年夏。?
  陈少敏入团以后,继续刻苦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探索奔向共产主义的道路。她把积极投入当时的现实斗争,作为自己决心献身革命的具体表现。?
  在团支部的会议上,陈少敏力举向李恩惠再作针锋相对的斗争,争回已得的一小点自由。团支部采纳了陈少敏的建议,推荐刘素梅、董汝勤、陈少敏等人为代表向李恩惠提出交涉。学生代表向校方继续提出争取“信仰自由、出入自由、读书自由”的要求。这些要求都被李恩惠严辞拒绝了。不仅如此,李恩惠还通令将刘素梅开除出校。?
  董爱莲和陈少敏立即将此事向中心县委书记庄龙甲报告。庄龙甲当即指示她们:进行罢课,以示抗议。遵照中心县委指示,学校团支部发动全校师生罢课,揭露帝国主义向我国实行文化侵略的罪恶,并派代表向校方再提出两点要求:一、立即恢复刘素梅学籍;二、保证学生的自由权。?
  李恩惠采取十分卑劣的手段,跟驻潍县的张宗昌的一支部队勾结,企图镇压。学校团支部立即向全校师生揭露了李恩惠的险恶阴谋。这件事更是激起了全校师生的强烈不满。进步教师刘坦元等都积极支持学生的正义行为和革命行动。为维持学生秩序,不使反动派有隙可乘,团支部改派牟秀珍为谈判代表,陈少敏分工负责全校的纠察工作。陈少敏的年龄、体魄和武艺,在全校早已压倒群芳,她负责纠察工作,使校内的反动分子都暗暗咂舌叫苦,不敢轻举妄动。?
  顽固不化的李恩惠仍然坚持反动立场,继续对学生运动采取镇压措施。不几天,她又宣布将学生领袖董爱莲、牟秀珍开除出校。陈少敏由于还是预科学生,只作了口头警告。但是一个更大的阴谋正在酝酿中,即李恩惠准备以关闭学校来扼杀学生运动。?
  党的中心县委在庄龙甲领导下,积极支持文美女中学生的斗争。在董爱莲、牟秀珍被开除以后,中心县委指令陈少敏为团支部的负责人,并发布了《关于文美女中反帝罢课宣言》。中心县委还不定期妥善地安排了被开除同学的继续升学问题。?
  陈少敏在中心县委的支持下,坚持领导同学进行罢课斗争,并更加响亮地发出“赶走美国校长”的呐喊。学校里群情更加激愤,斗志更加高昂。事后,董爱莲曾经回忆说:“我们被开除以后,罢课继续,武克卿同学写了一张纸条:‘你把我的同学开除了,我非杀你不可!’美国人看了胆战心惊,不敢出屋。接着同学又用尿盆打了美国牧师和走狗。”?
  这时,由于全国性的白色恐怖气氛相当严重,潍县国共合作的局面亦遭到反动派的破坏,这更使李恩惠有恃无恐。1927年7月底,她竟悍然宣布学校停办,遣散了全部同学,她自己也从此辞职返美。文美女中的学生运动受到了彻底的摧残,陈少敏等一批进步学生也就只好离校回家了。?
  这场斗争虽然失败了,但对陈少敏个人来说,却得到了一次极好的革命锻炼,使她从此开始了壮丽人生的新征途。?

  母亲的觉醒  就在陈少敏被迫辍学回家的时候,她的弟弟孙隶修也回来了。原因是相同的,文华中学也被美国人关闭了,而孙隶修也跟陈少敏一样,在1927年的5月前后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CY)。?
  姐弟商量好回家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动员母亲和哥哥放弃信仰基督教。可这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因为他们的母亲——这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虽然开始并不真的相信基督的存在,但在饱经创伤之后,已经习惯于用虚幻的宗教来麻醉自己的灵魂。过度的虔诚使假的也变成真的了。要让母亲从唯心论的宗教中解脱出来,实在很不容易。?
  陈少敏却另有一番想法:共青团员如果不能使自己的母亲获得解放,又怎样去解放全人类呢?她决心做好母亲的工作。她的想法得到弟弟的支持。她们姐弟俩商定,先把哥哥争取过来。哥哥是位老实孝顺的人,他给妹妹和弟弟从英国带回了“穷人党”的故事和“国际歌”的歌声,他自己也并不相信什么“救世主”,参加基督纯系遵奉母命。所以,他一经妹妹和弟弟的劝解,便很快点头同意了。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帮助弟妹做母亲的思想工作。?
  兄弟姊妹三个采取轮番上阵的办法,要母亲讲自己的家史和父亲的革命活动,从而启发母亲认识穷人贫困的根源正是帝国主义和封建财主压迫剥削的结果。他们又继续向母亲讲苏联穷人翻身作主的故事,在那里人民自己就是救世主。耶稣没有帮什么忙。他们又结合本县的情况,跟母亲一起回忆了1900年的大刀会起义和义和拳运动。那时寿光县有两位能人石淮和石海领导的大刀会在吴廊起义,焚烧了教堂,与传教士作斗争。义和拳并打入县署,迫使知县田恂畏避在后花园,最后不得不向义和拳屈服。耶稣是没有能耐的,人民才有力量。?
  在儿女们的包围之中,母亲自然觉得自己理屈词穷。她只好同意儿女们各自放弃信教,然而她自己却依然坚持要成为耶稣基督的信徒。每逢星期天,她仍然赶到十几里路外孙家庄教堂去做礼拜。?
  1927年夏秋之交,这位虔诚的基督教徒病倒了,连续的高烧,使她憔悴不堪,躺在病床上她却依然在祈求“主”的宽恕和恩施。然而,“主”并没有给她以恩泽,牧师和教友也好像将她遗忘了一样,关怀和照顾就不用说了,没人来看一眼。她几乎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
  可是与此相反,三位离经叛道的子女却朝夕侍候在病榻前。特别是陈少敏和孙隶修的一些同学朋友,不仅经常三三两两地前来探望,大家还集资互助,请来一个医生给这位善良而固执的母亲治病。?
  基督并没有来救赎她,一群年轻人的热情和药物却使她起死回生。这使她大为感慨,一打听,原来儿女们的这些朋友,都是被主斥为“魔鬼”的人,“魔鬼”比“主”还要善良!母亲开始怀疑《圣经》上的说教了。陈少敏和兄弟们也乘机进一步向母亲剖析人生,宣传真理。真可谓“锲而不舍、金石为开”,执迷的母亲终于从宗教的梦幻中觉醒过来了。她愤怒地将挂在墙上的那张“童贞圣母”玛利亚和她“圣灵感孕”而生的耶稣像取了下来,投进了火灶的炉膛,从此,这位山东大娘成了积极支持儿女探求真理的革命母亲。?

  抗粮斗争前后  哥哥的支持,母亲的进步,对于陈少敏和弟弟继续从事革命活动是股强劲的东风。从此,她们姐弟二人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投身于革命洪流之中了。?
  1927年8月前后,陈少敏的弟弟孙隶修首先参加了共产党。这时,陈少敏依然是共青团员。她的组织关系由文美女中转到共青团寿光县委以后,团县委书记赵一萍(当时叫马香圃)便跟她接上了关系。根据陈少敏入团以后的表现,团县委任命她为妇女部长,负责开展寿(光)南地区的革命工作。这段时间,陈少敏以范于村为中心,通过走亲威,访同学等各种形式,接触妇女群众,宣传共产主义理论,进行了艰苦细致的组织工作。?
  当时,农村中的妇女没有地位,没有自由,遭到歧视。有一个污辱妇女的传说使陈少敏极为恼火。?
  在寿南孙家集和马家庄的中间有一座闻名全县的“静山”。据说,在由泥沙冲积填海而成的一展平原的寿光县,以“山”命名的仅此一座。这“山”,其实只是一块突出地面的石头。据后人测量高只有0.6米,占地面积仅0.91平方米,只有一腿高,不如一张小方桌大。可因为这山奇特,传说颇多。其中最为封建卫士们津津乐道的是:这山本来应该很高很高,因为山尖刚从土里冒出来的时候,恰好有一产妇路过这里,曾洒尿其上,从此山就不长了。?
  陈少敏认为这种传说是对妇女的污蔑,她决心为女同胞打抱不平。当时,她跟董爱莲同学一起请来了文美女中的地理老师进行实地考察。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她们经过调查和分析,判定这不是一座山,仅仅是一块巨石,而这巨石的来源有极大的可能是流星炸下的郧石。陈少敏当时曾广泛地宣传这一见解,从而有力地抨击了封建谣传,起到了替妇女正名的作用。
  通过这件事和其他一些活动,陈少敏打下了寿南妇女工作的基础,联络了一大批思想比较开化的妇女群众。?
  这年秋天,由于工作需要,陈少敏受团县委派遣进入县立女子师范班学习。当时,师范班里尚未有党员,只建立了一个团支部,团支部书记由陈少敏兼任。协助她开展工作的还有同班同学、团员张舜卿。这时,孙隶修也插班进入寿光县中学继续读书。?
  此时寿光县党的县委书记是王云生,他住在城北;而团县委书记赵一萍则隐蔽在崔家庄双凤小学当教员。 ?
  崔家庄双凤小学向来是寿光县党组织活动的中心。寿光县党组织的发起人是张家庄张玉山。他生于1900年,1922年毕业于济南第一师范学校。1924年在青岛经邓恩铭介绍,跟王云生一起加入共青团,同年8月入党,并担任寿光县第一任党支部书记。以后,他一直以办教学为掩护从事党的工作。崔家庄的双凤小学就是在这时创建并发展为党的活动中心的。1926年张玉山调任寿(光)广(饶)中心县委书记,寿光县委书记便由王云生接任。党利用崔家庄双凤小学办过几期党团员短期训练班,陈少敏在这里学习和工作过一个短时期。1927年,在北伐取得胜利的形势鼓舞下,寿光县党的组织有了极大的发展,全县计有党、团员三百余人,遍布在六十多个较大的乡村中。其中寿南团组织的发展工作,陈少敏起了关键的作用。

  1927年9月前后,中共山东省委和团省委在益都县召开联席会议,寿光县的党、团委派王云生和赵一萍前去参加。会上,省委向与会同志报告了国共合作破裂后的全国形势,鉴于大革命已经失败,“北伐”已徒有其名,因此省委指示各地党组织立即停止欢迎北伐军和响应北伐起义的活动。革命处于低潮,省委布置各地的党团员进行隐蔽或撤退。?  王云生和赵一萍回寿光以后,在崔家庄双凤小学召开会议,向寿光县党、团委的领导成员传达了省委会议的精神。大家一致拥护省委的决定,同时,也根据寿光的具体情况,研究了下一步的行动方案。陈少敏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陈少敏跟其他同志一起,对寿光县当时的政治、经济作了认真的分析。?
  那时,寿光遭受了连年不断的灾荒。1925年,大旱灾涉及全县城乡,粮价高涨,小麦、大豆、高粱,每斗均在铜钱八九千文以上。1926年春,旱情持续,洱河干涸;而夏季以后,
  由旱变涝,洱河、丹河等都决口成灾,淹没及冲毁良田村落无数;到秋季,又有流行性瘟疫接踵而至,疫情严重而漫延迅速。1927年,又是旱灾重来,晒得百草焦黄,田地龟裂,农民几乎颗粒无收。天灾之外,更有人祸。张宗昌的部下以各种名目收刮民脂民膏。自从有灾荒以来,张宗昌的“军事特捐”、“田房契税”、“军事善后公债”等等有增无减。知县贾月印狗仗人势,为虎作伥,对人民进行加倍盘剥,到1927年,张宗昌为了抗拒北伐军,加紧扩军备战,军事开支急剧膨胀,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尚不够应付他的花费。于是,又下令加征军事特捐。数目按原来税额计每正银一两加征银币八元,以粮缴纳。当时有民谣唱:“张宗昌,坐济南,一两银子要八元。”?
  官迫民反,这是古今之理。寿光县的党、团组织决定利用人民对封建军阀怨声载道的这一有利时机,发动群众抗捐抗粮,以打击张宗昌在寿光的统治势力。?
  根据分工,陈少敏负责县师范班及整个寿南的工作。她回校以后,立即召开团支部会议进行了布置,并通过团员,把师范班的同学都发动了起来。一部分同学下乡动员农民,一部分同学在县城向县政府递交抗粮宣言。写标语、贴传单,搞得热闹非凡。陈少敏自己还带了一队女同学,冲进县政府,直把标语贴到了知县贾月印的床上。这次斗争,由于群众发动得比较广泛,给了统治者们一个严严实实的下马威。城北的群众把催税人员打死了。斗争的结果,使知县的走狗半年多不敢下去催粮食。?
  这之后,反动派使用了他们惯用的镇压手段。工农群众遭到了杀戮,党、团组织遭到了破坏。由于陈少敏的身份没有暴露,她得以幸免于难。但学校的校长却对她的身份产生了怀疑,开始经常派人对她进行盯梢监视。她想组织学生反对校长,但计划没有实现,却遭到了开除的处分,这时是1928年的春天。?
  开除学籍,对陈少敏而言只是经历又一次的考验。她并没有灰心,只是悄悄地将师范班团支部书记的工作移交给张舜卿担任,自己奔回家乡,开始了另一种形式的革命斗争。

?入      党

?  陈少敏从县立女子师范班被开除回来以后,根据斗争的需要,团县委为了加强妇女工作,专门成立了妇女支部,由陈少敏兼任支部书记。在家里,她一边参加生产劳动,一边领导着全县的青年妇女运动。由于她上了近半年的师范,对教育工作产生了兴趣,认识到了教育手段对启迪人们心灵的巨大作用。于是,在从事妇女运动时,陈少敏注意到了对妇女的教育工作。从1928年夏初起,她说服了母亲和哥哥,腾出了家里的西屋,办起了一个专门招收女孩子的识字班,由她和弟弟孙隶修担任教员。这个识字班的主要任务是扫盲,陈少敏采用了拼音字母注字的方法。范于村的老人至今还记得她教“快字”的情景。这个识字班,后来逐步发展成近似于妇女干部轮训的性质。?
  这段时间,陈少敏自己也比较集中地读了一些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著作。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曾经使她爱不释手。?
  “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言,深深地打动了她那火热的心,拨亮了她思想上的灯,指明了她眼前的路。从此,“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决心,连同钢铁般的信念,牢牢地树立在她的胸中了。?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山东的政局发生了变化。1928年5月,蒋介石赶跑了张宗昌,占领了济南。前门去虎,后门来狼,劳动人民依然处在受宰割的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白色恐怖日趋严重,蒋介石的铁血政策,使大批革命者惨遭杀害。寿光县委跟山东省委的联系也于此时中断了。?
  党在危难中!然而疾风知劲草,患难识英雄;烈火熊熊的熔炉既能分除渣滓,更能冶炼钢铁。陈少敏所在的妇女团支部中,有人被害,有人消沉,也有人叛变。只是由于当时寿光县的局势一日三变,统治者像走马灯一样地轮换,陈少敏才得以幸免于难。据《寿光县志》(民国版)记载:“张宗昌失败,残部到处流窜,祸害人民。知县贾月印携资潜逃,立即被地方军队追捕入狱,各界便公推李云峰任临时职务。其后,鲁东民军自潍县进驻寿光,委任李善谦为县长,但这一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至6月,军阀黄凤歧进犯寿境,并令其司令高玉璞攻占寿光城,鲁东民军暂退。7月,鲁东民军反攻,与黄战于城东,但未胜。秋,国民党山东省派许惠之任县长,到任不几日复为黄凤歧迫使潜逃,黄遂令徐仲杰为县长,征集临时军用费19万元。”?
  这混乱的局势,使得许多革命者得以转移和隐蔽。陈少敏就是在这特殊的环境中才避过灾祸的。她在亲戚家隐蔽了一段时间以后,选择了在家继续坚持斗争的道路。她到处寻找党。她写了入党申请书,她也跟弟弟吐露了自己对共产主义的向往。这时她并不知道弟弟早已是共产党员了。由于党有着最严格的纪律,弟弟也没有向姐姐暴露出自己的身份。1928年11月的一天,弟弟孙隶修很严肃地找姐姐谈了一次话,庄重地通知她,县委接受了她的入党申请,并正式批准她由团员转为党员。到这时陈少敏才明白,原来弟弟已经比自己先行了一步。几天以后,县委书记王云生亲自主持了她的入党宣誓仪式。?

  在陈少敏入党的前后,中共寿光县委跟山东省委的联系已经恢复。但是随后不久,混入省委内的投机分子王复元、王用章兄弟叛变投敌,出卖组织,致使省委机关于1928年12月间遭到严重破坏,前省委书记、淄博党组织负责人邓恩铭等人惨遭敌人杀害。为此,寿光县委决定选派极可靠的人去加强核心机要工作。陈少敏被授命“负责接收山东省委给寿光县委的密写的指示等”任务。?
  这时的寿光县革命和反革命势力的较量又趋向激烈。一方面,有各种小军阀的混战,另一方面,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鼓舞下,农民暴动正在积极准备之中。自从1927年秋天起,在泊头村便成立了一个叫“红枪会”的组织,首领是张均成和张明。它的活动方式和号召纲领都跟“义和团”有些类似,虽带有一些迷信色彩,但也设坛练武。各村为防兵匪,派人前来报名习武的人络绎不绝。至1928年冬,“红枪会”会员发展到近万人,囊括地域极大,北至羊角沟,南至稻庄,东至昌邑、潍县,西至利津等处都是它的活动范围。寿光县委曾经派人前去工作,进行争取改造。陈少敏也曾在“红枪会”中串联亲友同学,并发展了若干党员。由于“红枪会”提出了“不负粮,不纳税,大家快快来入会”的口号,使国民党统治者政令不能出城门。1929年2月间,“红枪会”遭到了反动派的镇压,由于党在其中的力量还相应薄弱,未能有力地组织农民进行抵抗,致使“红枪会”被打散瓦解。?
  党的寿光县并不因此气馁,大家都在毛泽东领导的井冈山斗争的事迹鼓舞下,决心摸索武装斗争的经验。“1929年,县委决定,实行全党动员,深入张家庄,牛头镇,王高等党、团较强的村,建立互济会、少先队等群众团体,力图使革命由低潮转向高潮。”针对蒋介石镇压人民斗争的血腥暴行,党在这年冬天掀起了“全县范围内更大的宣传高潮,通过发表告全县父老书,告士兵书,告学生书,告农民书等传单,进一步揭露蒋介石的罪行。一昼夜的时间,传单遍及全县每个角落。特别是县城的县政府、中学和各高级小学,各种传单到处皆是、鼓舞群众,打击敌焰”。?在这场斗争中,陈少敏负责政治交通,走遍寿南、寿北各地。同时在夜间通宵达旦地刻印宣传材料。这一阶段直接领导她工作的是她的弟弟孙隶修。?
  在白色恐怖中入党的陈少敏,通过这场斗争,受到了一次新的锻炼。从此以后,陈少敏在向共产主义前进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加坚定的步伐。
(转载《湖北文史》总第八十七辑,本文作者陈昆满,系湖北省社科联原党组书记、主席,湖北省政协九届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大学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