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生态省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实施省委生态立省战略的重要举措。我省生态建设,必须创新机制,以人为本。宜昌市西陵区发挥中心城区优势,率先打造“生态好市民”品牌,在全国属首创,受到央视关注和报道。建议在全省推广“生态好市民”品牌,使生态治理成为我省人民生活的新常态,使老百姓从中受益。
垃圾科学分类治理是生态市民建设的重点。但是当前,我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还很滞后,市民意识淡薄,科学收集处理体系尚未构建。虽然很多小区内都设置了分类回收的垃圾桶,但是居民并不能做到完全的垃圾分类。在垃圾分类率不高的情况下, 环卫部门多数还是实行的统一混合运输,并没实现分开运输。这样不仅使破坏了垃圾分类的成果,也极大影响了市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因此,笔者建议:
一、加强垃圾分类宣传
生态文明理念亟需提升,居民的分类知识亟需补充。比如化妆品是属于生活垃圾还是有害垃圾,玻璃、织物是生活垃圾还是可回收垃圾等等,居民大都不是很清楚。鉴于此,可以通过投放电视公益广告、出版垃圾分类的手机小游戏、新媒体软文推送等形式,细化垃圾分类标准,针对居民分类知识缺乏的情况,在垃圾投放点的明显位置,设置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指示牌,加强居民的生态知识及素养。
二、多措并举,切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在社区组建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结合小区物业的基层队伍发放分类垃圾袋、垃圾宣传品,使垃圾分类工作更加深入人心,更加接地气;依靠企业组织参与垃圾分类相关公益活动进入各小区,使活动内容更加多样化,使垃圾分类意识愈加进入居民的生活中;保证小区垃圾分类垃圾桶设施完备,并以清晰的桶色标识提醒居民,还可配备感应设备和语音,以达到良好的提醒效果。
三、规范建立垃圾分类处理体系
从城市建设的硬件环境上提供准许条件,规范垃圾分类运输行为,配备健全的垃圾分类运输车及工作人员,避免出现“家里分类,小区一桶装;小区分桶,大车一车拉”的情况,影响市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可以像发达国家一样,采用发放有垃圾收运日历,不同种类垃圾规定不同收集日期的方式来降低成本,实现分类收运。
四、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氛围
传导一定的压力。像美国、日本、等国家一样把分类回收列为法律强制行为,违者罚款或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某小区没有垃圾分类,就拒绝回收,造成倒逼机制。环卫行业还可以向公众公开一些自己处理过程中的实况,设定专门的垃圾分类处理开放日,邀请学生及市民去参观了解。
五、加强学生生态好市民的核心素养建设
依托中小学幼儿园《生态好市民》校本课程的实施,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通过生态文明知识的宣传讲解以及深入践行,让学生在课内学知识,在课外进行生态实践,普遍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并由此辐射到社会最小细胞——家庭,从而提升每个家庭的生态文明素养。
(宜昌市西陵区政协 周玲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