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过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农村生活垃圾随手乱倒乱泼的现象得到遏制。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多数地方生活垃圾没有得到及时清运和集中有效处理,致使农村生活垃圾越积越多,及时清运、妥善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近年来的实践,本人探讨出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的三种模式。
一、分类收集,便民化操作。以人口密度为基准,在村组集中建简易垃圾池,实行“自主分类、一池二格、垃圾分类入格堆放”模式。将垃圾分为可焚烧垃圾和不可焚烧垃圾,根据垃圾的不同类型,分别采取收、烧、投、埋的处理方式。收,即回收塑料、金属、玻璃等不可焚烧垃圾;烧,即焚烧树叶、坚果皮、纸屑等可焚烧垃圾,采用发放生物质气化炉,以户为单位进行处理;投,即将菜叶、水果皮、带病水果、人畜粪便投入农村户用沼气池;埋,即填埋动物内脏、躯干等可自然降解的腐臭垃圾,以及其他建筑垃圾、陶瓷等。
二、分级处理,资源化利用。在分散的村组,实行“户分类、组处理”的方式直接在垃圾池内堆烧;在镇村中心区域,可焚烧垃圾选择在垃圾焚烧炉集中处理,再运到农田堆肥利用;对中心集镇的垃圾,采用“户分类、村保洁、村处理”的方式,配备垃圾清运车和固定保洁员。垃圾回收市场化运作。对所有村(居)的垃圾,设立农户回收箱、村级回收点和乡镇回收站,分类回收,集中处理。大力实施“洁村惠民”工程,组织县内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业主,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村级回收点由村委会免费提供场地,并配备一定数量的保洁员队伍,定期上门收购塑料、金属、玻璃等可回收垃圾。垃圾回收激励性补助。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到组入户收集可回收垃圾,村委会可给予适当补贴。对村中心区域、公共区域的垃圾,由当地政府安排一定经费租用车辆,采取(居)联营、乡镇统筹的方式,统一运送到焚烧炉或回收公司。
三、分层监管,长效化保洁。由乡镇政府牵头,整合部门职责,层层落实监管责任。农业部门负责盘活沼气池存量,提高已有建池使用率,实行已有沼气池农户保洁全覆盖,利用秸秆还田技术全覆盖。环保部门做好村庄环境连片整治回头看,加强对整治项目、重点部位的定期回访,实行动态管理,示范村的保洁情况每月一排名一公布。村(居)委会牵头,划分公共责任区和农户责任区,公共责任区由村(居)委会承担保洁责任,村民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由农户包干负责。在此基础上,严格考评,以评促改,层层追责,形成县、乡、村组、农户四级卫生保洁及垃圾处理长效机制。
(通城县政协 魏自贵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