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关于新洲区十三五时期医疗卫生改革的几点建议

2015-10-29 11:13:01  
字体大小:【


    作为“十二五”走向“十三五”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2015年的医改内容被认为对“十三五”的医改走向具有风向标意义。去年中央及地方就已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中。新医改以来两届政府的改革思路是相衔接的,都以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让人民群众更健康,循序渐进进行医改是比较稳妥的思路。而我区卫生系统现状则是把重点放在公立医院上,对于社区和乡镇医院则缺少重视。以下就是关于十三五时期新洲医疗卫生改革提出的几点建议。

 

    第一,大力鼓励社会办医。

 

    我区当前卫生事业的改革必将面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改革,政府的投入应该与民间资本并用,大力鼓励社会办医,实行两条腿走路。

 

    第二,高度重视人才建设。

 

    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并重,其中人才建设更加重要。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1.引进人才。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着重培养本土青年人才,从招聘制度上面,医生们作为技术人员应有别于公务员的招考。

 

    2.留住人才。强化医院内部管理,大胆放手让年轻人多做事、做实事,提高他们对于工作的积极性。放开职称聘任制度,大多医务人员考取职称后,要等待好几年才能得到人事部的聘任,这极大地伤害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3.让人才流动起来。要想缓解医师紧缺现状,最大程度上又合理的开发医者的潜能,在我区实行医师多点执业事在必行。

 

    第三,建立独立的医护培训机构。

 

    这个时期是多重健康问题叠加的时期。中国慢性病、传染病的双重负担日益加重。慢性病所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达到了86.6%,同时传统的传染病形势依然严峻,新发传染病威胁又不容忽视。从而在医疗中医护人员供不应求,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就更高了,我们很有必要建立独立的医护培训机构,来满足医院和患者对医护人员素质、技能的要求,有利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

 

    第四,弘扬发展传统中医文化。

 

    这个时期,一定要落实国家大力发展中医事业相关政策,弘扬我区故有传统中医正骨文化,让正骨“非遗”得到应有的传承与发展,惠及广大百姓。

 

    长期以来,中医和西医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共同担负着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任务,这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中医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特别是随着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中医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优势。中医正骨术堪称汉族传统医学对世界医学的伟大贡献之一。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五,解决乡医后继无人瓶颈。

  

    上个月,农工党市委会组织了一次关于乡村卫生室现状的调研活动。据调查,由于农民身份、工作辛苦、收入微薄、保险缺失等原因,乡村医生这一职业无人问津,使得部分地区乡村医生不仅老龄化,而且后继无人。目前,出现了“空壳卫生室”而几个行政村共用一个卫生室的现象,无法满足当地村民对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

  

    1.参照民办教师身份转换模式,解决一直在岗的村医身份,让有历史功绩的村医得相应名分。


    2.乡镇卫生院在辖区选定三两个行政村卫生室联办片区卫生所,在增强卫生院的医疗辐射功能的同时,提升乡村医生职业荣誉。打破一村一室常规。

  

    3.乡镇卫生院以上的医疗机构都应承担面向农村行政村“送医”下乡或“种医”下乡的“上山下乡”任务,使乡村卫生室的医疗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做到事业留人、科技留人。
总之,十三五”的总体发展思路还是要紧紧围绕中央“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中央与地方激励约束关系,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更加注重提高基本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加注重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更加注重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武汉市新洲区政协委员  吴启梅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