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武汉市新洲区农村中小学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特别是地处偏僻的农村小学,由于受地域环境等客观条件限制,工作、生活相对艰苦。一方面因农村学校课余生活单调、交通不便捷、成长渠道不畅等原因,缺乏对青年教师吸引力;另一方面,本地多年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骨干教师,受外部环境影响,自找门路跳槽,导致农村学校教师紧缺、年龄结构老化。要解决农村学校面临的这种困境,笔者认为: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体制,大力提升农村教师待遇,完善职称等政策保障,进一步强化激励措施,引导更多优秀人才进农村,为农村教育“输血”。
一、我区农村学校的基本现状
1.“老的多,小的少”
我区是一个农业大区,农村人口比重较大。由于体制等原因,全区中小学新进教师数量极为有限。以汪集街冯铺小学为例,近200名学生,共有37名教师,年龄在35岁以下的仅有2人,50岁以上教师有22人,教师队伍老化严重,形不成人才梯队。老教师接受新知识慢,跟不上课改步伐,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课改压力大。近几年国家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冯铺小学进行了标准化建设,校园硬件设施有了明显改善,但师资力量依然薄弱,未难得到根本好转。存在着办公、教学入新楼,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不会用等现象。
2.“走的多,来的少”
近年来,由于城乡经济和收入水平的差距持续拉大,生活条件悬殊,各地尤其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骨干教师,造成教师逐级向上流动现象严重。新洲区是武汉市的教育强区,很多优秀教师被市中心城区以优惠的政策“挖走”, 街镇优秀的教师削破脑壳以借调等方式往邾城、阳逻挤,即使到不了邾城、阳逻,也会“曲线救国”调到刘集、辛冲、施岗等邻近中心城区的学校。同时,部分优秀教师被区直机关、部门和各街镇党政办公室借调、借用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街镇优秀教师流失严重,而新进补充到街镇的中小学教师数量十分有限(汪集街冯铺小学近10年没有新进1名年轻教师)。于是出现了邾城、阳逻等重点学校,教师配备富余,学校教师严重超编、人满为患。条件比较差的街镇学校则难以留住令人满意的教师,师资力量薄弱。这种由于教师分布不均衡而造成的教育资源浪费的现象,在我区各街镇普遍存在。
3.“付出多,工资少”
农村教师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教书育人,待遇却差强人意。从武汉整体情况看,中心城区好于新城区,各城区中心学校好于街镇学校。以汪集中心小学为例,该小学是一所半寄宿制学校,学校的男教师不仅要承担教学任务还要兼任保卫等工作,女教师也要担任生活老师、保洁员等工作。老师工作量大、责任大、工资低,影响老师工作积极性。在农村,仍有部分教师家里有责任田,责任田的农活也时刻牵扯着教师的精力,繁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使得很多农村教师疲于奔命,忙于应付,严重制约着教学效果。
二、建议
调查中我们看到:大多数基层干部和教育工作者认为,要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关键是用待遇留人,尤其是对于年轻教师,仅仅用理想信念去鼓励是远远不够的,要让他们的艰辛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建议试点推行专项教育基金制,加大对农村教师的补贴投入,促进农村学校均衡发展。专项教育基金可由区政府从财政预算中拿出部分资金、社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献部分资金、各街镇自筹部分资金,组成一个针对农村教师的专项扶持资金,对全体农村教师进行一定额度的工作补助,以提高其收入水平。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可以设立农村教师特别贡献基金,对年度考核突出的农村教师进行重奖,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来提高教师待遇,留住优秀的农村教育人才。通过局部的政策驱动,实现农村教师在经济待遇上从优、在流动和管理上从严,真正把农村基层教育工作做实。
(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政协联络委主任 任 楠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