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湖北省委员会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在我国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油茶耐瘠薄耐干旱,四季常绿,一次种植,多年受益,稳产收获期可达80年以上,是名符其实的“铁杆庄稼”。茶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具有独特的营养成分和良好的降脂功效等诸多医疗和保健作用。
一、湖北油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潜力
我省油茶栽培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14个省(区、市)油茶中心产区之一。建国初期,全省约有老油茶林49.5万亩,年产油茶籽1800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经历了两次发展高潮,油茶林面积迅速扩大,产量稳步上升,到80年代初我省油茶面积达340万亩。之后由于经济林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等原因,我省油茶面积和产量逐年下降。到1999年我省二类森林资源调查时,全省油茶面积仅51.6万亩,面积约占全国油茶生产面积的1%。2008年摸底调查时全省油茶面积约145万亩。全国现场会召开后,油茶产业发展迎来春天。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油茶产业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四年来全省共完成新造油茶林116.9万亩,总面积达到了262.3万亩。但目前我省老油茶林多为亩产茶油3—5公斤的低产林,效益低,新造林尚未成林,效益没有发挥。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是对发展油茶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二是品种混杂,良莠不齐。过去由于种苗基础薄弱,主要是用实生苗造林,基本上是见种就采、有苗就栽,品种严重退化;三是管理粗放,基本上是人种天养,没有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挫伤了农民发展油茶的积极性;四是资金投入不足,标准化新造每亩油茶林至少需要投资1500元,农民难以承受;五是省级财政缺乏相关的配套扶持政策。
我省发展油茶产业优势明显,潜力巨大。一方面,油茶种植和增产的空间很大。现有油茶林经过提纯、复壮、嫁接和更换新品种等综合改造,亩产茶油可由5公斤左右提高到50公斤以上。此外,我省还有许多宜林荒山荒地适宜种植油茶,正在实施的低产林改造工程,改造对象之一主要是马尾松林,而能够生长马尾松的地方都能够发展油茶,这些地区可以结合低产林改造工程大力发展油茶。另一方面,油茶栽培和开发利用已具备较好的基础和条件。全省审(认)油茶优良品种16个,加上适合在我省推广使用的亩产茶油50公斤以上的高产无性系100多个,已完成新建油茶良种采穗圃11处,新建定点育苗苗圃27处,可满足油茶快速发展对良种和苗木的需求。在油茶栽培模式、配方施肥、树体培育和灌溉等方面也已形成了一整套丰产栽培技术。在加工利用方面,环保、高效的榨油新工艺、新方法已得到应用,并形成了一批以生产茶油和精炼茶油为主的油脂加工企业,其加工能力超出目前原料供应能力的4—5倍。油茶剩余物综合开发利用技术也在进一步研发中。目前全省油茶加工企业达到47家,成立油茶专业合作社106个,其中有华饴木本油脂有限公司、黄袍山绿色产品有限公司、汇澄茶油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油茶产业企业2011年被认定为“全国油茶产业重点企业”,2011年全省茶油产量达到15775吨,产值达到12.6亿元,带动参与油茶产业发展的农民达20万人左右。
二、加快湖北油茶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以科学规划指导油茶产业化发展。油茶产业发展切忌一哄而起,盲目发展,必须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建议以省政府名义出台《全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并成立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坚持按照规划办事,规划一经确定,必须一张蓝图画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努力实现规模效益。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还要配套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为油茶产业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高度重视油茶良种选育工作。种苗是营林工作的基础,良种壮苗对油茶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抓种苗必须抓好油茶良种基地的建设。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主要应采取四项措施:一是抓好现有油茶采穗圃和苗圃建设,加强抚育管理,使之尽快发挥效益。二是要重视与发掘现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利用研究。油茶种质资源是最主要的育种群体。经我省油茶科研工作者多年努力,已发现与培育出一批适合本地栽植的油茶良种,但这些资源处于分散状况,需抢抓机遇,对各地育种资源进行搜集、保存和发展。三是利用好现存的种质资源遴选优树,以产量和含油率及营养学观点作为选育评价的指标,尽快选育出高产量、高含油率、产量稳定、抗性强、油脂特性或脂肪酸组成优良的类型与品系。四是以常规育种为主,通过多种渠道从湖南、江西、浙江等地引进一批经国家审定的适合我省栽植的油茶良种,通过采取引种与自主选育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良种选育工作,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
(三)强化科技支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油茶生产的认识,提高茶油的社会认知度。二是科研、推广、经营、贸易联手,建立科技推广网络,形成“科研+基地+农户+销售”的经营模式,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三是着力加强示范样板林和基地建设,发挥其带动作用,辐射推广科技成果。四是重视培训林农技术骨干,通过科技下乡、科技咨询、科技培训等形式,将科技意识、手段和具体技术措施直接交到林农手中。五是大力加强种植业主技术培训,组建强有力的油茶科技服务体系,强化科技支撑,加速我省油茶产业发展。
(四)培植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按照“扶大、扶强、扶优”原则,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有实力的企业投资油茶产业。要开展油茶精深加工研究,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改善加工工艺,提升产品的适口性。要开展油茶副产品加工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油茶经济效益。应制定政策和措施,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投资油茶产业发展。结合林权制度改革,推进林地流转,逐步将零星分散的油茶林向民营企业转化。大力推进油茶产业化经营,实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对现有的油茶加工企业进行整合,发挥它们的整体优势,开展茶油、茶饼以及茶壳的综合深加工,形成一条龙生产经营格局,争创名牌产品,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
(五)出台扶持政策,增加资金投入。据测算,新造油茶林从栽植当年到进入稳产期,每亩需累计投入1500元左右;低产林改造连续三年施肥、垦复,每亩需累计投入600—800元。这么大的投入仅靠农民自己是难以解决的。要坚持政策引导、政府补贴、企业带动、农民参与,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集资金,共同发展油茶产业。一是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合作、股份等形式,积极探索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农户的合作造林模式,吸引各种资金,加大基地建设的投入。二是对油茶良种育苗基地、采穗圃建设继续给予补贴,确保油茶良种繁育、生产的可持续性。三是对油茶造林给予补贴,省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扶持重点油茶生产基地建设,加大对油茶加工企业的政策性贷款支持;对油茶生产给予与粮食生产同等的补助政策,在新品种推广示范以及实用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专项扶持,并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对油茶项目的扶持力度;将油茶产业开发的关键技术列入国家科研计划,加大对相关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四是充分发挥林业贷款资金的作用,支持油茶加工龙头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在精深加工、带动辐射和市场开拓方面引领油茶加工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