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环境建设促进公平就业的建议

2014-09-15 01:00:42  
字体大小:【

 

民建湖北省委员会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一直是困扰全社会的一个现实问题。由于毕业生数量连年创新高,而受各种因素影响,许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凸显。资料显示,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50万,2012年达到了680万,预计“十二五”期间,高校毕业生总量将以3%的速度增长,年均规模将达到700万人。而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70%-75%之间徘徊,加上历届累积下来的数以十万计、甚至达百万未就业的大学生,使我国就业市场的压力十分严峻。湖北是教育大省,高校多、大学毕业生多,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任务繁重。

    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反映出的问题来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主要难在:
    第一,大部分毕业生不愿到基层去。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极不平衡,一方面,大中城市人才越来越集中,据调查,有70.4%的学生希望去北京、上海及东部其他经济发达地区。除地域选择外,行业选择也很扎堆,主要就业于政府部门、金融行业以及现代制造业、教育、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行业。同时,就业越来越难,许多人为留在城市,宁可用非所学,做一些与专业不对口或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也不愿回家乡,到基层去。据悉,全国农村医生缺口达53万,但每年约50万医学毕业生转行。而广大基层尤其是西部偏远地区人才急缺,目前只有22.6%的大学毕业生愿意到农村就业。
    第二,大部分毕业生薪酬期望值较高。据调查,65.1%的大学毕业生期望月薪能在3000元以上。其中,期望月薪在4000元以上的占30.1%,能够接受月薪在2000元以下的仅占1.7%。资料显示,2011年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平均初始工资为2719元,约69%毕业生起薪不到2000元,起薪为5000元以上的毕业生仅占3%。显然相当部分毕业生都高估了自己的月薪水平,反映了人们对人力资本投资回报期望与现实的矛盾。
    第三,相当部分毕业生就业质量低。今天的大学生有愿景、有追求,他们希望有更多的晋升渠道、发展机会,希望视野开阔、经历丰富。但近几年大学生较高期望与就业质量满意度相差越来越远。一是大学毕业生频繁地跳槽,在社会上“漂”。调查表明,在2个或3个单位工作过的分别为30.7%、24.0%,其中工作期限最长不超过两年的有45.3%。资料显示,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有14%约70万人处于低就业状态,其中有10.4%约52万人为自愿低就业。二是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常常会面临就业歧视,不仅仅是学历歧视、户籍歧视、性别歧视、工作年限或经验歧视等,更主要的是面对“背景”、“关系”、“人脉”等排他性歧视。
    第四,部分大学生缺乏积极的就业精神。对大学生来说,能将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找一份专业对口自己又感兴趣的工作是终生的梦想。然而,近年来这一梦想与现实选择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表现为部分大学生宁愿逃避就业压力,也不愿去创业。资料显示,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82.1%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有9.3%约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其中,有10多万人选择“啃老”;真正实施创业的约为1.6%。而在美国,实施创业的大学毕业生约为23%-25%。这种状况反映了我国大学生实现自己人生梦想的积极的就业精神不足,创业创新价值观还没有形成。

    上述问题,一方面反映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反映了整个社会就业门槛越来越高,以至许多大学生付出了比常人更努力的艰辛,却只能在社会边缘游走。
    显然,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反映出的正是高等教育对社会分层作用的发挥受到了制约、向上的社会流动受到了阻碍的结果。究其原因,一是教育制度欠缺与筛选功能的失效。由于一些学校在学术或教学方面功利化趋势越来越重,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严重影响,使部分大学生过于看重文凭、轻视实用和技能,导致大学生质量严重下降;而一些用人单位设置高门槛,不能对大学生平等对待,造成了所聘人才的学历与其职业角色、职位不相匹配,扭曲了人力资本的正常投资。二是户籍制度限制与公平机会的缺失。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使不同地区劳动力市场被分割,并使不同城市、不同地区之间的就业机会、未来发展机会、受保障程度的差异越来越大。三是收入分配不公与利益阶层的固化。由于我国收入分配结构极不合理,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垄断行业及一些事业单位可以凭借自身优势吸引大学生求职者,但这些行业和部门为维护自身利益又不断排斥其他优秀大学生的流入。而对于那些发展前景不看好的企业,众多大学毕业生宁愿在家“啃老”也不愿去做一般工人。由此贫困家庭大学生靠奋斗获得的上升通道日益狭窄,出现拼爹替代拼搏,被迫选择“啃老”。

    因此,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必须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这是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从而保证动态的机会公平,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充分的就业竞争,正常的社会流动性的基础。为此,建议:
    第一,改革教育制度,注重人力资本投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根源在于教育体制存在着严重缺陷。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加速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与彻底转型。要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从“传统教育”转型为“创新教育”,将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列为高校的中心任务,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二是以正确的价值和理念引导大学生,扫除其头脑中存在的“观念误区”,提高其专业化水平。三是完善高等教育的筛选功能,将内在能力较强的个体通过教育这一有效信号筛选出来,弱化社会背景等先赋性因素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以实现全社会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第二,改革户籍制度,促进人才自由流动。户籍制度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继而产生不公平机会和待遇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机制,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建立制度规范的、机会公平的、充分竞争的、健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此,一是应建立与大学毕业生就业行为相适应的人事、用工、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法规,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后顾之忧;用适当的激励政策来吸引优秀人才,并保证优秀人才来去自由,同时获得与自身付出相符合的奖励,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机制。二是加大对基层的综合支持力度,使其在基础设施等社会资源供给上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创造良好环境,使基层“增值”。
    第三,缩小收入差距,增强社会的流动性。要解决好分配领域的问题,增强社会的流动性,就必须从根本上矫正社会平均利润率“扭曲”问题,同时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缩小行业间、地区间、城乡间的收入差距。一是严格执行国家“限高、扩中、提低”的收入分配政策,实现公平合理的收入福利分配机制,限制垄断行业工资过高增长。二是尽快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及地方实施法规,通过法律和制度建设防止就业歧视,保障就业公平;规范垄断企业及政府部门的人员招聘机制,增强就业市场的公开度和透明度;摒除身份性的制度安排,提供更完善的反就业歧视公共服务;破除劳动力流动的各种制度与非制度性障碍,增强社会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