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湖北省委员会
一、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省文化产业坚持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经济总量持续扩大,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10年上半年,我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达到306.45亿元,同比增长16.4%,占全省同期GDP的4.36%。
1、国有文化企业集团稳步崛起。通过采取资源整合、联合重组、资本运作等市场化措施,我省国有文化集团持续快速发展、产业链不断延伸,实现了多元化经营和规模化扩张,成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行业领军和重要支撑。
2、民营企业活力日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在我省成功举办的几届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所签项目有相当大的比重为社会资本、民营资本。一批初成气候、潜力较大的民营文化企业,极大地增强了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
3、产业园区快速发展。通过政策引导、产业扶持、搭建平台等方法,我省以特色资源优势为依托、以打造新型文化业态为方向,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文化产业园区,极大地增强了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后劲。
4、市场体系不断完善。近年来,我省先后组织举办一系列重大文化展示交易活动,推出文化产业项目1000多个,成功签约300多个,签约金额达800亿元。先后与多家金融机构签订了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合作协议,金融支持授信额度达到1000亿元。湖北华中文化产权交易所的成立,成为我省各类文化产权交易服务和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
5、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以武汉杂技为代表的文娱演艺,以长江出版、新华崇文为代表的出版发行,以银兴、天河为代表的电影院线,以江通动画、海豚传媒为代表的原创动漫,以荆楚网、长江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等系列文化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文化市场都有较大影响力。
二、我省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1、政策法规不尽完善,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财政投入。从总体上看,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经济政策还很缺乏,资金支持、税收优惠、银行信贷、土地使用等具体的配套政策并没有到位,已出台的政策措施有些也未得到很好的落实。
2、投融资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完善的投融资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一些重点的国有文化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资本市场的重要性,正努力推动上市工作,但目前为止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
3、文化产业结构、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竞争力强、品牌特色明显的市场主体数量不多,国际影响力不够。主要表现为:集约化程度还有待提高;产业链条已初步形成,但发展不充分,个别短板还有待提升;行业发展、区域发展不尽平衡,整体发展尚未满足结构好、布局好、效益好、可持续的要求。
4、缺乏懂文化、会管理、善经营、熟悉金融的高端人才,科技创新提升文化产业的潜力未被完全激发。由于历史原因和行业特性,造成我省文化产业的高端复合人才极度缺乏,不利于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同时,将科技创新转化为产业实力的配套工作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我省文化产业在利用现代资本市场、特别是上市融资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解放思想力度不够,一定程度上存在畏难情绪。长期以来,国内文化领域与资本领域存在隔膜,既懂文化又懂金融的人才极度缺乏,造成省内一部分不了解现代资本市场的文化企业经营管理者对上市融资的积极性不高,认为困难很大。
2、部分文化企业上市融资的条件不成熟,渠道不畅,程序不规范。我省一些达到上市条件的文化企业,由于对金融市场的了解不够,对相关法规、政策的熟悉不够,导致文化企业上市的程序不规范,延缓了上市进程,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3、国有文化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尚不完善,导致上市融资隐患较大。通过转企改制,企业的经济活力大大增强,员工的实际利益也得到了切实保障,但是,改制并不代表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步确立和完善,这给上市融资工作带来隐患,增加难度。
四、进一步做大做强我省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1、继续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完善和落实有关政策。各级要进一步深化认识文化产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增强经济实力方面的重要性,为我省文化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全面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纲要》的基础上,要进一步贯彻、完善和实施中央和湖北省的税收优惠、财政扶持、专项资金等配套文化经济政策,加大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企业的政策倾斜力度,从而以政策为杠杆,以本省实际情况为根本出发点,既重点突破又全面发展,引导我省文化企业做大做强。
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骨干企业,推动文化和市场深度结合。要进一步深化转企改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工作,切实推进大型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集团公司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积极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扶持科技成长型文化企业,引进一批文化战略投资者,从而促进我省文化市场主体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实力增强。
3、加强产业园区基地建设规划与管理,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 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的统筹规划,对于现有的文化产业园区要严格管理,对潜力较大和优势明显的产业园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使用、税收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对于在建的和尚未上马的文化产业园区,要科学规划、谨慎审批,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在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积聚资源、孵化企业方面的优势,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良好的微观环境,避免重复建设、市场运作不充分或政绩工程带来的资源浪费。要精心组织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工程,以湖北华中文化产权交易所为平台,建设好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库,通过一批成熟度高、成长性好、具有先导性、示范性的重大项目的运作来带动企业、产业发展。
4、拓宽投融资渠道,完善多元融资体制,推进重点企业的上市。重点贯彻落实《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财政、银行、银监、保监、证监、外汇管理等部门通力合作,利用好各种专项扶持资金,建设文化产业投融资的服务平台,鼓励和引导设立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基金,为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畅通渠道。同时,建设好湖北华中文化产权交易所,整合交易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力量,努力建设文化产权评估、抵押和交易的公共服务平台。对于正在推进中的重点企业的上市工作,要解放思想、鼓励创新、大胆探索、多方合作,通过实践总结一些经验、锻炼一批人才。
5、积极开展文化招商和文化贸易工作。根据当前国内外资本流动新趋势、产业转移新特点和社会投资新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招商活动,重点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进行项目推介和文化招商,同时有选择的引进境外和海外优势资本,积极搭建引资平台,高规格、大规模、多层次地组织举办大型文化产业招商博览会。要多组织国际交流活动,使一些条件成熟的行业和企业可进一步展开与省外乃至国外优秀企业机构的深度合作。不仅要把资金引进来、项目招进来,更要把先进地区的有效经验学过来,为我所用。同时还要顺应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趋势,重点加大高文化附加值和高科技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将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扶持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特色鲜明、外向度高的文化企业,兴办一批适应国外文化市场需求的文化实体和企业,探索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运作规律的营销方式,推动荆楚文化走出去。
6、加强人才培养、理论研究、技术创新等基础性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研究制定适合本省省情的文化产业中长期人才培养规划,着力培养懂经营、懂策划、会管理的高端管理人才和懂操作、重实用的普及型人才。建立健全业务培训和职业技能教育制度,完善文化产业人才激励和职称评定制度。吸引财经、金融、科技等领域的优秀人才以及海外高端创意、科技、管理人才的进入。引导高校专业设置和研究方向,着力推进高校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和研究工作,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把我省的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