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加快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建议

2014-09-15 00:58:49  
字体大小:【


民盟湖北省委员会

    随着我省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的启动,加上西部大开发、湖北“616”对口帮扶工程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等多重利好政策的叠加,武陵山区面临的交通落后、资金短缺、资源开发利用难等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而人才和教育短板将越来越成为制约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

    一、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亟待改善。
    一是多种因素并存,经费短缺问题较为突出。《义务教育法》规定政府财政5%用于发展教育,并未真正得到落实;城市教育附加费和地方教育附加费存在征收不力、使用不透明的问题;上级转移支付用于教育部分的经费,有的被违规使用;中央和省里的教育专项工程配套成本较高,获得经费较难。二是办学条件的改善举步维艰。中小学危房改造、校舍配套设施建设资金的紧缺;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实际要求,保障水平偏低。
    2、教师队伍的结构及素质远不适应教育发展需求。
    主要表现在:专任教师短缺;结构性缺编严重,义务教育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素质尚待提高,优师流失严重,教学质量不高;年龄结构失衡严重,教师队伍老化严重。
    3、教育发展不均衡,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
    主要表现在:村级小学规模小、办学效益低,城区学校出现超级大班和教育资源短缺;农村孩子“上学远、寄宿难”的问题比较突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不够、教育质量较差,优质教育资源大量外流。

    二、加快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加快改善办学条件
    1、保征收强监管,确保资金到位和政策执行。一是确保预算到位。继续按照中学生每年15元、小学生每年12元的标准,预算安排中小学公用经费补助,每年预算专款并全额拨付教育部门安排使用;地方财政能真正按预算收入总额的5%优先安排发展教育专项资金。二是建议强制征收“三税”教育附加费和地方教育发展费,加大拖欠和挪用教育经费的查处力度。三是在教育资金的管理、分配和使用上,建立健全严格的内控制度,以保证教育经费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
    2、提高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水平。一是建议通过国家转移支付,将武陵山区的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并在中央、省安排城市教育附加费和地方教育附加费时,予以政策倾斜。适当提高老少边穷地区的义务教育人均公共经费、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的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救助面、提高救助标准,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资助力度和范围。二是进一步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在安排"贫九工程"和"危房改造工程"及中小学生校外活动基地等项目建设补助资金时,对武陵山区予以倾斜;鉴于该地区教育投入主要靠财政转移支付,建议不再要求地方提供资金配套。三是落实国家有关税费优惠政策,积极筹集民族教育发展资金。
    3、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一是加大薄弱学校改造支持力度。倾斜安排武陵山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资金和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改造工程资金补助。二是积极推进武陵山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步伐。
    (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公平
    1、进一步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一是加强农村保育式寄宿制小学建设,进一步拆并村小和教学点。二是做好寄宿制中小学建设规划。在每个乡镇建设好1所寄宿制初中、2-3所寄宿制完全小学。逐步实现中小学布局由数量型向规模质量型转变,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三是省里就学校配备安保人员、保健员、寄宿学校保育员的客观需求,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和制度。
    2、对城区学校进行扩容提质,通过多种方式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分配。一是针对城区的超级大班问题,整合城区教育资源,对优质学校进行扩容提质。二是探索“集团办学、捆绑发展”帮扶机制。让城区优质学校和乡村落后学校结对帮扶、捆绑式发展,建立城乡学校资源共享机制。三是进一步出台激励政策,鼓励教师走教,推动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合理流动。
    3、以实施关爱工程为突破口,推进教育公平。一是进一步抓好孤儿学生和特困学生救助工程。落实少数民族义务助学金和高寒乡补助政策,适当提高额度。建立贫困生入学“双线包保责任制”,即通过行政、学校两条线,分别由县乡领导包学校、村干部包农户,学校领导包班、任课教师包学生的办法,确保资助政策全面落实,确保贫困学生全部入学。二是加大监管力度,确保义务教育“两免一补”、中职教育国家助学和免除学费、普通高中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学生资助政策的执行和落实。三是大力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程。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
    1、大力发展师范教育,拓宽师资供应渠道。一是省委、省政府尽快着手恢复三级教师培养体系(中师教小学、专科师范培养初中和高中教师、高校培养大中专教师),分层次培养师范教育人才。二是对省内师范学校,省招办扩大免费师范生的培养覆盖面。三是由省和市州出资补贴,委托省内师范院校每年为武陵山区定向委培一批急需的师资,地方通过征信系统和法律途径对定向生进行监管。
    2、打破影响体制障碍,促进教师交流和结构优化。一是对教师岗位和编制进行动态管理。二是按照“有编则进、无编则出、优进劣出、末位淘汰”的原则,建立管理规范机制;继续采取“退一补一”的办法,每年补充一批中小学教师,逐步解决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知识老化、学科结构不配套等问题。三是实施“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实行城镇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支教、指导教学、结对帮扶、对口支援等,促进教师向农村薄弱学校合理流动。四是继续探索“联片走教”办法,加强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城镇中小学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制度,促进师资均衡配置。
    3、提高教师待遇,吸引和留住优秀教育人才。一是加快实施“安居工程”,逐步改善乡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二是分层次完善班主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高学历和高学位人才津贴以及边远艰苦地区教师补贴制度,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三是扩大支教生和特岗生规模,由省里出台针对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支教人员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和具体措施,逐步解决“三支一扶”支教人员的后顾之优。
    4、实施教育人才培养工程,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一是加大支教生岗前培训力度。二是继续推进对口支援工作。
    (四)加大非义务教育发展及人才培养力度
    1、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将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纳入国家和省财政资助政策体系,以支持试验区的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
    2、加快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是加大高考招生的政策倾斜力度,在国家制度层面,实行高校招生指标和计划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省管高校对老少边地区,增加招生指标和计划,支持武陵山区的教育发展。二是将武陵山区的高中教育纳入国家支持工程,每年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其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优先安排试验区的高中阶段教育发展项目,使其高中阶段入学率尽快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三是对紧缺人才,委托省属高校定向培养,采取省招办给指标、降分录取、学生签订服务合同、定向培养的方式,解决人才需求问题。四是组织省内高校和省级重点示范高中,对口支持武陵山区。
    3、支持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一是建立中等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制度,由中央和省作为支持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项目安排。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大力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加快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支持试验区创建省级和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二是进一步支持湖北民族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将湖北民族学院的建设和发展纳入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总体规划。三是继续办好省属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班,并积极向国家争取政策,适当扩大设立少数民族预科班的院校范围,确保试验区高校招收本地生源比例不低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