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新华 委员
武陵山区是中央确定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的重要地区之一,2011年,国务院批复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明确要求设立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在我省来凤和湖南龙山两个相邻县,开展武陵山民族地区山区扶贫攻坚试点,积累以跨省片区为单元,组织大规模扶贫攻坚的经验和方法。我们认为,我省应抓住机遇,勇担重任,从战略高度,大力支持和推进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建设。
一、推进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推进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建设,是完成好国家赋予的试点重任的需要。打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战,是2011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中央颁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重要内容。武陵山区是全国11个集中连片扶贫区域的试点,而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是武陵山区的试点,因此,建好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2、推进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建设,是加快湖北发展的需要。推进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建设,有利于探索贫困山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经验,为推进我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武陵山区建设作出示范,为加快我省大别山区、秦巴山区、幕阜山区等其他贫困山区连片开发积累经验,为促进民族聚居地区共同繁荣发展提供借鉴。
3、推进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建设,是建好湖北形象窗口县的需要。来凤县地处武陵山中心腹地,与龙山县一水相隔,是湖北重要的形象县、窗口县。在区内两省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湖北的来凤与湖南的龙山既有合作更有竞争。当前,湖南已将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建设纳入省里的重要议事日程。我省应抓紧运作,超前谋划,抢占发展先机,抢占制高点,避免被动。
4、推进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建设,是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的需要。来凤历史上素有武陵山区“小南京”之称,是武陵山区重要的物资、贸易集散地,是土家民族原生态文化的核心区。酉水河连接洞庭湖,汇入长江,当年繁忙的水上物流、繁荣的经济贸易,带动了周边民族地区发展。今天,土家人民期望加快来凤发展,把来凤打造成武陵山区域经济增长极,重振雄风。
二、支持和推进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建设的建议
当前,龙山、来凤两县正紧密携手,共同完善发展规划,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形式,推进一体化发展。从湖北的角度看,仅靠来凤自身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省委、省政府从战略高度,进一步加大支持的力度,把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当作湖北武陵山试验区中的“特区”,作为“试验区中的试验区”来对待,把示范区建成“武陵山区增长极、土家文化集成区、湖北形象窗口县”。为此,建议:
(一)支持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的交通大通道项目建设
1、落实好我省“十二五”规划中关于把来凤作为地区性交通枢纽进行建设的部署,并向国家发改委、铁道部争取,确保“黔张常”铁路按原来的计划在2012年开工,在来凤县内设立货运站。
2、省有关部门要加快推进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内宜都经五峰到来凤、利川到来凤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力争“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大力推进恩吉铁路、黔张高速公路建设。
3、协调有关方面,研究来凤机场的开发利用。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湖北窗口县的建设
1、扶持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产业发展壮大。一是在省级财政的产业发展资金、产业集群激励性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示范区新兴产业和重点企业的发展。二是在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技改贴息资金中,对示范区的中小企业给予倾斜。三是全方位支持示范区优势产业园区建设。
2、扶持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文化旅游业发展。一是整合资源,打造“艺术土家”文化旅游品牌,使示范区成为武陵山区土家文化、佛教文化的重要旅游目的地,成为连接张家界与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的中转站。二是大力推进仙佛寺景区、喳西泰水城景区、酉水三峡景区、舍米湖原生态摆手舞旅游区、白岩山景区项目建设。
3、扶持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完善农村路网,完成来凤县内大循环公路硬化,建成所有行政村到县城“两小时交通圈”。二是建好水利工程和小农水项目,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把来凤建成恩施州乃至武陵山地区现代水利示范区。三是集中实施土地治理和低丘岗地改造项目。四是完善农村电网。
4、扶持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发展。一是以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医疗保障等工作为重点,加大公共服务投入。二是创新公共服务体制,完善推进示范区内公共服务一体化的体制保障和配套措施。三是支持来凤县职业中学建成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示范性学校,支持武陵山中心医院建设,发挥其在武陵山区的示范作用。
5、扶持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市场体系建设。一是支持来凤建成武陵山区商贸物流中心。二是推进建材、花木盆景、道地药材等专业市场以及火车站、现代物流园等物流中心建设。
(三)支持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的体制机制创新
1、创新建设管理体制。探索城乡一体的大部门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社区管理体制,从制度上使政府对城市和农村的管理统一起来。支持具备条件的乡撤乡并镇,推进具备条件的城郊村改设社区居委会。
2、创新建设发展机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建立健全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投入机制。推进强农惠农政策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实施力度。构建城乡一体的基层公共科技服务体系,引导科技要素向农业和农村转移。
3、创新建设投入机制。从投资、项目、产业、财政、金融、民生等方面,给予来凤县倾斜政策。允许创新涉农资金管理体制,将各项资金统筹整合、相互配套,突出重点、打捆使用,形成涉农资金合力。支持商业银行、国家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社扩大“三农”贷款。
4、创新土地利用机制。加强土地整理工作,支持和指导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创新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模式。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承包方之间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开展“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试验项目。稳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设立农村土地交易所,开展土地实物交易和指标交易试验。
5、创新金融体制。加快发展资本市场,探索发行用于市政基础建设的项目收益债券。探索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产业基金管理公司。设立保险业创新发展试验区,开展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等试点。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开展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建立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建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制度。积极推进“三农”保险,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
6、创新改革试验推进机制。支持在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内开展各项改革试点:城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城乡建设空间布局一体化改革试点、城乡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一体化改革试点、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改革试点、城乡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试点、城乡交通一体化改革试点、城乡教育文化一体化改革试点、城乡用地开发一体化改革试点、城乡市场体系一体化改革试点、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试点。
(四)从省级层面强化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建设的组织领导
1、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一是省政府建立湖北省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二是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统一协调来凤县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建设工作。三是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和省直相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加强工作指导和统筹协调,形成整体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
2、制订工作方案。抓紧研究制定省支持来凤县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同时,研究制订落实工作方案的具体措施。建立目标责任制度,对重大改革试验实行项目化管理。
发言人单位及职务(职称):来凤县司法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