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加大污染减排工作力度促进湖北跨越式发展

2014-09-15 00:58:17  
字体大小:【

 

湖北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根据省政协常委会工作部署,6月17日至24日,省政协副主席郑心穗带领部分省政协委员,就加大污染减排工作力度、促进全省跨越式发展问题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省环保厅的情况介绍,并先后深入十堰、黄冈等地,召开当地有关方面的情况介绍会和座谈会,实地察看部分企业的生产和污染治理情况。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实施污染减排直接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提前一年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直接促进了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实施污染减排,为各地的新发展腾出了环境空间。“十一五”期间,国家下达给湖北的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我省实施“弯道超越”创造了环境空间。同样,我省在确定各市、州“十一五”减排任务时,也充分考虑了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污染物排放基数以及污染减排潜力等因素,提出了差异化的减排要求:对环境状况不佳、产业结构不合理、减排空间较大的地区提出的减排任务要求较高;对环境质量较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的减排任务较轻。

    第二,实施污染减排,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十一五”以来,我省紧紧围绕总量减排这一中心工作,严格审批,强化监管,省政府出台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限批管理规定》,省环保厅制定了水泥和造纸行业环境准入条件,开展了钒冶炼、皂素等重污染行业整治。通过严格环境准入,采取以新带老措施,全省新建项目全部竣工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3.6万吨/年,化学需氧量减少6.3万吨/年。十堰市在“十一五”期间否决了110个重污染的拟建项目,关闭了130家污染严重的小电镀、小造纸等“十五小”企业。同时,还通过开展黄姜加工企业污染整治,关闭了63家黄姜加工企业,建设了百科皂素、竹溪创艺等黄姜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示范项目。目前,全市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和现代生态农业已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增长点,2010年,产值分别达到62.3亿元和60亿元。

    第三,实施污染减排,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十一五”以来,我省共关闭各类污染企业(生产线)705家,其中,关闭小火电机组18家共121.05万千瓦,造纸291家共178.78万吨/年,印染46家共80736.2万米布/年,水泥企业或生产线277家共3237.54万吨/年,小炼铁、炼钢92家共438.73万吨/年。全省装机容量20万千瓦以下火电机组和生产能力2万吨/年以下的环保不达标的小造纸企业全部关闭,大幅度减少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例如,20万千瓦以下小火电机组单机煤耗是60万千瓦机组的1.32倍。据测算,我省“十一五”期间关停上述小火电机组后,每年可节约煤炭消费量70万吨。

    第四,实施污染减排,加强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以来,通过一批重点减排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截止2010年底,我省共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132家,处理能力达到602万吨/日,全省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从2005年的23.49%提高到2010年的78%,基本实现了“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的目标。对许多县市和开发区、工业园区而言,污水处理厂等环保设施的建设意味着投资环境的改善。

    第五,实施污染减排,切实改善了环境质量。在我省“十一五”期间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3.8%的同时,全省环境质量状况实现了全面好转。全省河流水质符合I~III类标准的比例由2005年的75%提高到2010年的86.6%,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由2005年的94.5%提高到2010年的100%;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百分率由2005年的87%提高到2010年的92.6%,酸雨频率控制在27%;全省生态环境指数提高到1.48,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为“良好”。

    二、“十二五”时期我省污染减排工作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我省工业化和城市化仍将处于加快发展阶段,资源能源与环境矛盾将更加突出,面临的减排形势依然严峻:

    1、环境承载力依然严峻。我省环境状况虽然总体向好,但局部问题较为突出,有的还相当严重。如长江干流湖北段的水质总体较好,但部分地方还存在污染带,汉江部分支流已遭到一定程度污染,部分省控湖泊受氮、磷污染开始呈现富营养化趋势。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年均值未达到二级标准,全省出现酸雨城市的比例高达44.4%。
    2、环境空间有待进一步拓展。我省要打造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发展不够仍然是最大实际,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十二五”期间污染物排放新增量可能创新高,这就需要较大的削减量消化和富余的环境空间予以支撑。

    3、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我省工业比重偏大,而工业中重工业占70%左右。这种产业结构决定了我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水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在短时间内大幅下降的难度较大,产业结构仍存在优化调整的空间。
    4、治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尽管我省“十一五”期间环保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环保投入总量偏低、种类不齐全、区域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基层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环境治理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减排工程效益的发挥。

    三、充分发挥污染减排在促进湖北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进一步增强污染减排重要性的认识。如前所述,污染减排与经济发展并非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体,而是彼此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减排是减少污染排放、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从理论上讲,环境是发展的基础和制约条件,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变化起着主导作用。如果离开发展谈环境,无疑是缘木求鱼;但若离开环保谈发展,那将是竭泽而渔。当前,我省减排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较多,但最根本的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减排与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矛盾。少数地方政府官员片面讲求政绩,单纯追求GDP增长,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另一种是企业间的矛盾。有的企业为了节约生产成本,追求高额利润,舍不得在治理污染、减少排放、保护环境上投入资金。因此,扎实推进污染减排工作,当务之急就是各级政府及其领导和企业,要进一步认识污染减排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湖北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不断增强环境保护的忧患意识,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科学合理制定减排目标,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确保“十二五”期间污染减排既定任务的顺利完成。

    2、切实加强污染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十二五”期间污染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减排目标考核,构建污染减排工作管理体系,在全省形成“政府总牵头、部门分工负责、排污企业具体实施”的减排工作新格局。建议省政府在与各地政府和重点排污单位分别签订“十二五”期间及年度减排目标责任书的同时,与环保、住建、经信、农业、公安等省直相关部门分别签订减排目标责任书,明确各级政府、省直部门和重点排污企业的减排责任,落实奖惩政策。

    3、加大污染减排工作力度。一是省政府在分配各市州“十二五”期间减排目标任务时,继续实施差异化的减排要求,对恩施州、黄冈市等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予以照顾,支持武陵山和大别山试验区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腾出环境空间。二是把污染减排作为推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产业结构。严格执行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坚决按期淘汰落后产能,并结合我省产业结构特点,加大小锅炉、小火电、小化工、小印染等行业的淘汰力度。三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方面,严格控制新建造纸、印染、农药、氮肥、化工、煤电、钢铁、水泥等项目,新建项目实行最严格的环保要求,把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实行“等量替代”或“减量替代”,并将建设项目总量替代项目执行情况纳入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的范围;另一方面,积极支持我省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节能减排及民生工程尽快建设,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研究推行污染减排经济激励政策。“十一五”期间,我省通过实行排污权交易和绿色电力调度等经济政策,调动了企业参与污染减排的积极性,减少了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水平。其中,排污权交易累计成交COD292.36吨、二氧化硫2161.72吨,总成交金额916.16万元;通过实施绿色电力调度仅2009年一年火电机组耗煤量同比减少168万吨。建议“十二五”期间继续推行污染减排的经济激励政策:一是进一步加大排污权交易试点的深度和广度,将全省各级环保部门负责审批的建设项目新增排污权的取得全部纳入排污权交易,并将新增的氨氮和氮氧化物两项约束性指标纳入排污权交易范围。二是继续推行绿色电力调度,在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满足全社会正常用电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湖北水电优势,合理调度燃煤机组发电负荷,停运一部分非脱硫或非脱硝机组,将其发电量指标调配给脱硝机组。三是组织开展环境责任保险、环境融资、绿色信贷、绿色财税、绿色证券等环境经济政策研究,发挥市场在污染减排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5、加大减排工程投资和补贴力度。重点减排工程是完成2011年及“十二五”期间污染减排目标的重要支撑,加强重点减排工程的引导和政策激励是细化工程减排的重要手段。建议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根据减排工程落地实施的需要,在火电厂脱硝、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黄标车淘汰等减排重点领域由省直相关部门制定一系列减排工程补贴优惠政策,省财政每年明确一定数额资金用于支持重点减排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