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随州市委员会
随州作为“承东启西”的节点城市,如何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突出特色和重点,奋力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门户,做大做强文化旅游品牌是我们持续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随州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文化旅游业势头强劲
随州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且具有典型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兴未艾,特别是炎帝神农寻根游和古乐编钟文化游发展势头强劲。
1、炎帝神农寻根游。炎帝神农是全球华人的始祖,是一张世界级名片。“华夏仰始祖,天下共烈山”、“中华一家亲,炎帝故里行”,已成为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目前景区包括“寻根谒祖朝圣区”、“圣迹观光体验区”、“农耕文化展览区”、“旅游服务及沿河景观带”、“自然生态景观区”五大功能区,致力将其建设成为世界华人谒祖圣地。民间相传,农历四月二十六日为炎帝神农生辰纪念日,每年此时数以万计的海内外炎黄子孙不顾路途遥远,千里跋涉来厉山拜谒炎帝神农,缅怀华夏始祖。2009年5月20日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的成功举办,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寻根节盛况,使炎帝神农故里的名气空前提升,同年11月,经国家旅游局批准,炎帝神农故里景区成为国家4A级景区,进一步提升了景区的名气。
2、古乐编钟文化游。曾侯乙战国时期的编钟距今2400多年,出土的65件编钟,以保存之好、数量之多、铸造之精、音律之全、音域之广、音色之美震惊世界,其音阶结构与当今国际通用的C大调七声音阶属同一音列,能演奏古今中外各种乐曲,改写了世界的音乐史,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曾侯乙墓被称为古代“地下音乐厅”。曾侯乙编钟出土以来,数百万观众和130多个国家及地区外宾参观,还远赴香港、台湾、日本、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演,并4次参加国庆汇演。1997年7月1日在香港回归庆典会上,曾侯乙编钟演奏了《交响曲1997·天·地·人》,使全球华人激动不己。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瑞环等参观编钟演奏给予高度评价:“中华民族的骄傲,世界文化之瑰宝”。2008年随州市政府投资8000万元,新建随州市博物馆,集中展示了随州编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做大做强文化旅游品牌
1、突出特色,打造极具竞争力的旅游品牌。一是打好“两张名片”,即“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都”。二是打造核心品牌。神农故里景区重点要抓好新景区建设、新老景区配套及4A级景区的功能配套及完善;擂鼓墩景区要发挥城区近郊优势,重点抓好旅游规划编钟,下决心解决文管处与博物馆管理机构整合、古墓区与博物馆、文化广场资源整合,景区驻军搬迁及整个景区的环境整治与改造等,尽快形成规模效应。抓好中华农耕文明园的建设,铺就中华五千年文明隧道。三是突出精品线路的打造。经过1—2年的加紧建设,整合推广寻根祭祖之旅、编钟音乐文化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加强与全国及圈内各市州特别是周边省份的旅游合作,与陕西西安共同推广兵马俑—曾侯乙编钟文化旅游线,与湖南炎陵共同合力推介炎帝神农文化旅游线,与谷城、神农架共同推出“探神农”旅游线,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布局合理,既富共性又具差异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旅游产品格局。
2、全面加强建设,夯实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基础。要加强旅游大通道和网络体系的构筑,大力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交通建设。要增开市区主要景区的公交班线和旅游专线,提高景区间的公路等级,打通主干旅游交通瓶颈,培育自驾车旅游交通服务系统;加强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旅游咨询服务系统;鼓励和支持旅行社走集团化、网络化发展之路,建立批零销售网络体系;加快高星级饭店建设,加强旅游车船管理,大力发展旅游商品业和娱乐业,夯实旅游业发展的行业基础。
3、构筑营销平台,实现区域联合促销。一是通过共享品牌形象、共享销售队伍、共享销售渠道、共享客源市场,实现营销资源全面共享。二是统一制定营销推广、广告、包装、公关等对外传播活动计划,使用统一的旅游促销主题、宣传口号、形象识别符号(标志)等,统一策划“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主题宣传、推介,实现“捆绑销售”和“集约营销”,取得最佳效果。三是因地制宜,开拓市场。圈内的主客源市场,可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三峡国际旅游节、三国文化节、炎帝神农诞辰纪念、编钟音乐文化节等特色节会,举办“游三峡、探神农、登武当、品三国、听神曲”等体验活动,开展主题促销;借助网络优势,面向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开展代理促销;选择大中学生、离退休老人等特定群体,开展定向促销;通过影视文学作品,开展大众促销。发挥“炎帝神农”和“古乐编钟”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大力开展海外促销,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4、创新工作机制,全力破解旅游业发展瓶颈。随州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主要是体制和资金问题,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在体制方面,要理顺旅游管理体制,整合旅游、园林、文化、风景区管理部分职能,对市及区(市、县)旅游局实行“大局制”改革,坚持有所放、有所收,根据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增加编制配置,赋予旅游部门以规划编制、旅游项目前置审批、旅游市场管理、客源市场开拓、旅游人才培养等项权利,以强化其职能,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擂鼓墩等景区要尽快成立统一的旅游管理机构,解决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体制桎梏。在资金方面,一是要坚持政府主导,确保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宣传促销上政府财政投入随着财力的增长逐步有所增长;二是市政府注资成立的市旅游开发投资公司,要用市场化的办法多方筹资,搭建起生态文化旅游建设的融资平台;三是鼓励旅游企业通过合作开发、合资、参股、委托经营等方式取得对景区的经营权,鼓励引导企业开展跨区域联营、重组,通过兼并、收购、控股、上市等多种方式聚集资金,培植市场主体;四是坚持不懈地开展招商引资,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不断地注入生机和活力。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1、举全省之力擦亮炎帝神农、古乐编钟两张文化名片。炎帝神农、古乐编钟,是湖北独一无二的文化元素、世界级的文化资源。在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过程中打好炎帝牌、编钟牌,能够更加有效地增加鄂西圈的文化魅力和世界影响。建议省委省政府继续大力支持随州建设炎帝神农故里核心景区、编钟文化城、中华农耕文化园;在随州设立世界烈山宗亲会总部;适时争取国家主办炎帝神农故里世界华人寻根节;支持编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加大对随州的项目扶持及资金支持力度。随州作为全省最年轻的地级市,旅游业发展较晚,基础较差,但发展潜力巨大,后发优势明显。抓住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难得机遇,可以说随州旅游业已经站在新的起点上,正处于加快发展就能后来居上、丧失机遇就可能一落千丈的十字路口。为此,建议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规划编制和旅游项目资金的安排上给予随州倾斜,尤其要在跨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精品旅游线路策划、旅游主题形象塑造与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重大影响的营销节事活动策划等方面加强研究,给予支持。
3、加快旅游大通道建设。鄂西旅游交通网络一体化是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前提与基础。必须打破行政区划分割,以资源为核心,建立起圈内完善的连接通道,使旅游活动畅通无阻。一是全力推进宜万铁路、汉襄铁路、沪蓉高速、随岳高速、麻竹高速公路建设,全面提升核心城市、旅游景区间公路等级,形成连接8个市州的旅游快捷通道,使圈内相邻主景区通达时间不超过2小时、1周内可轻松游完圈内核心景区,降低景区互通成本,提高旅客安全度和舒适度。二是推进跨省、距区域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有序发展水陆空交通,大力支持改扩建及新建宜昌、襄樊、恩施、十堰、神农架、荆州六个支线机场和宜昌、襄樊两处等级航运码头,在宜昌、襄樊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建成两个国际空港和航空一类口岸,形成南北通达、东西交汇、连通世界的对外辐射交通网,使各地游客从任何方向都能水陆空并举进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三是以三峡景区、三国文化景区、武当山景区、神农架景区、大洪山景区等为核心,完善各大中心景区至配套景区之间的交通网络,全方位构筑圈内便捷、舒适的旅游交通网。四是大力发展旅游专线交通、异地汽车租赁和各种形式的旅游运输工具,营造便捷友好的旅游交通氛围。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的要求,逐步实现旅游区内各县(市)快速交通的全面融合, 产生“同城效应”,保证旅游者“进得来,出得去,游得快捷方便舒适”。
4、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建议省政府及圈内各地各级政府要随着财政收入逐年增长,不断加大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同时,应充分发挥投融资平台作用,广泛运用市场化的办法,不断拓展新的投融资渠道,积极培植旅游市场主体,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