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 陈秀生
2010年,是应对后危机时代的攻坚之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年。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应把促进和谐、汇集力量作为新阶段履行职能、推动发展的重要之举。
一、勇担促进和谐的历史责任
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新的形势提出了新的挑战:统筹城乡、加快发展的任务更加紧迫,协调利益、化解矛盾的任务更加繁重,凝聚人心、激发活力的任务更加艰巨。面对新的挑战,加快和谐进程,政协使命光荣,不容替代。
1、独特的地位赋予促进和谐之责。构建和谐社会,政协地位重要。政协的政治地位崇高。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民主的的重要形式,实现社会和谐是政协的历史使命。政协的社会地位独特。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与各人民团体的大联合,政协因“和”而生,依“和”而存,为“和”而兴,能够广开言路,广集民智,广聚民力,维护和谐稳定大局。政协的工作地位重要。政协工作的主题是团结和民主。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政协的两大主题高度一致。政协组织和全体委员,务必认清地位,找准位置,站在前列,担当重任。
2、独特的优势赋予促进和谐之责。构建和谐社会,政协优势明显。政协人才荟萃。政协委员是各党派、各团体、各族各界的优秀代表,是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的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才库”、“智囊团”。政协联系广泛。政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一个界别就是一个民主渠道,能够把社会各阶层、各团体的愿望表达出来,能够把和谐之声传递到各族群众、各界人士。政协位置超脱。政协的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政协组织和委员能够更好的发扬民主,体现和谐;更好的增进团结,维护和谐;更好的关注民生,促进和谐。
3、独特的作用赋予促进和谐之责。构建和谐社会,政协作用不可替代。和谐社会要在和而不同,同而有异,求同存异中构建,开展政治协商可以有效协调关系,推动整体和谐。政协的工作,能够解决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和社会秩序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构建和谐,既要靠民主的方法,更要靠团结的力量。政协是整合资源、凝心聚力的最佳平台,政协既反映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也兼顾少数人的特殊利益,有利于从源头上减少矛盾,为党委政府提供支持,为构建和谐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由此可见,政协是推动关系和谐的“润滑剂”,是保持社会有序的“助推器”,是凝聚人心的“粘合剂”,是维护稳定的“减压阀”。
二、把握促进和谐的角色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是目标,是手段,也是过程。政协组织和全体委员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应把握好角色定位,找准切入点,把协调好各种关系放在突出位置上。
1、着力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政协委员中多数是企业“老板”,这就要求必须带头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正确处理加快企业发展与保障职工利益的关系。发展是企业的主题,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没有企业的发展,就没有就业岗位的增加,也不可能有员工待遇的提高;但企业利润是员工创造的,没有职工积极性的最大发挥,就不可能创造高额的利润。因此,“老板”委员既要带头发展,也要带领发展;既要坚持发展第一的原则,加快企业发展步伐;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员工共享发展成果,实现企业发展和员工利益“双赢”。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创业发展必然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如果单纯以盈利为目的,那就失去了创业的根本意义。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应该是造福社会,繁荣社会,贡献社会。新的时期,要致力于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环境保护型、资源节约型产业,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政协委员不仅要加快企业发展,而且要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而且要注重社会效益;不仅要争当全民创业的排头兵,而且要争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示范者。
2、着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前提。政协委员要紧紧围绕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献计出力,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疏通情绪。认真做好理顺群众思想情绪的工作,在全社会营造民主、团结、诚信、和谐的良好气氛。及时了解、分析群众的思想动态,准确掌握征兆和倾向,超前做好沟通工作,早发现矛盾,早疏通情绪,早解决问题。畅通渠道。在思想认识上“通”。政协委员来自各个层面,能了解更多、更全、更真实的社情民意,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群众更容易接受、理解和支持。在信息渠道上“通”。要广泛开辟网上信箱、民意电话、电子邮件等渠道,及时快捷反映民生民情,满足互动要求。在行动作为上“通”。要健全社情民意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征集报送,强化跟踪办理反馈。架通桥梁。搭建好“建言咨政”的桥梁。引导社会各界对事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深入咨询论证,积极献计献策。搭建好“利益协调”的桥梁。坚持深入实际,通过各种形式为民建言,促进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诉求进入党委政府的决策程序。搭建好“政治参与”的桥梁。坚持“求同存异”,注重听取和反映批评的、不同的声音,促进决策民主化、规范化、科学化。
3、着力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和谐的社会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当前,社会结构呈现出经济多样化、阶层多样化、思想多样化的特点。政协要立足自身职能,突出中心开展协商。政协各专委会和全体委员结合自身实际,突出统筹城乡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进行选题。从不同角度,深入开展专题协商,提出具体、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两型”社会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突出民生开展调研。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汇聚民力。新的一年,政协委员要对困难群众生活、失地农民保障以及新形势下人口管理和完善医患纠纷调处机制等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充分听取社会各团体、各阶层的利益诉求,提出协调利益关系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减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突出重点开展监督。坚持把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民主监督的重点,不断拓宽监督领域,通过监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面和谐。以经济发展环境和执法公平、重要提案办理等为重点,扎实开展民主监督,继续推进行风评议,在构建和谐社会关系中充分发挥作用。
三、增强促进和谐的实际本领
构建和谐社会是永恒的主题。每个政协委员都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以促进和谐为己任,从自身做起,以身示范。
1、提升素质。素质源于学习,学习贵在坚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不是虚的,而是实的;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当务之急;不是权益之计,而是长久之策。每天学习半小时,是责任;每天学习一小时,就是跨越。只要长期坚持,必然学有所成。创新学习方式。在广大委员中大力开展“阅读一些好书、思考一些问题、开展一些调研、提出一些建议”的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做到思想上与时俱进,工作上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履职水平。着力打造学习型政协。政协组织和委员要坚持学习的习惯,增强学习的能力,在博学、善思、躬行上狠下功夫,积极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2、汇聚力量。团结就是力量,和谐才能兴旺。要充分发挥政协协调关系、汇聚力量、服务和谐的重要作用,积极促进党政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谐。最大限度地凝聚各个阶层人士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切实把各界人士紧密团结在党委政府的周围,做到政治上与党委同向,思想上与党委同心,工作上与党委同步;与政府多支持配合,多协调联系,多团结鼓劲。努力营造和睦相处、团结一心、提速赶超、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
3、转变作风。思路决定出路,作风决定成败。大兴调研之风。围绕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全体委员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努力为和谐发展多建诤言、多出精品。大兴务实之风。坚持立言为公,执言为民,讲真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提高执行能力,提高服务能力。大兴和谐之风。政协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政协组织要加强与委员的团结,做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依靠、事业上支持、生活上体贴,营造关系和谐、共谋发展的浓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