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委员 >委员建言 >议政建言

深化改革整合资源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品牌

2014-09-15 00:55:51  
字体大小:【

 

湖北省政协经济委员会

    为配合省政协十届十次常委会协商讨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议题,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就“深化改革、整合资源、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品牌”赴襄樊、宜昌进行专题调查,并于7月下旬组织鄂西圈内8个市(州、林区)政协经济委员会座谈会。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鄂西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基本情况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包括襄樊、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神农架等8个市州和林区,人口总量、版图面积分别占全省的50%和70%,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最大的水电基地,也是湖北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和制造业基地。圈域内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2个世界文化遗产、9个国家自然保护区、35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3个国家级地质公园,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及旅游景区等占全省比例均在一半以上。具有生态、历史文化、工程建设奇观、地域民俗、区位等五大优势:森林面积占全省54%,神农架是全球中纬度地区唯一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森林;集中了楚文化、三国文化、巴土文化和宗教文化等湖北5大文化体系中的4大文化;拥有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以土苗少数民族风情和武当山地区民间故事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入川陕湘渝的重要通道,与世界知名的湘西、西安、川西等风景名胜旅游区道路相连。与此同时,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又集老、少、山、穷、库区为一体,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贫困县占全省的67%,贫困人口占全省的70%。2008年11月,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决定》后,鄂西圈域内各市(州、林区)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机遇,科学统筹生态、文化、旅游三者之间的关系,积极做好总体规划和各项详细规划,深化区域内的合作,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旅游产业本身来看,目前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资源优势发挥有限。从省内来讲,鄂西虽占有全省60%以上的旅游资源,但接待游客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占全省比重偏低,2007年两项指标分别占全省43%和36%。站在全国的大范围来讲,鄂西旅游业与发达地区及周边地区也有很大差距。以景区来比较,2007年,武当山接待游客仅102万人次,与世界文化遗产、国家4A级风景区的地位极不相称,大大低于同类景区,如峨眉山为256.8万人次,乐山大佛为276.7万人次,少林寺更是突破了400万人次。神农架接待游客约90万人次,而同为生态旅游景区的九寨沟为252万人次;三峡大坝接待游客125万人次,而同为水利工程枢纽的都江堰为219.6万人次。发展鄂西圈生态文化旅游业面临的制约因素较多,如:交通、通讯、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食、住、娱、行、购、游的配套能力不够,部门、地方分割导致资源开发水平不高,对文化内涵和地域文化价值的挖掘与创新不够突出,市场营销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等。从深层次看主要是体制、机制不合理导致各类资源整合不够,品牌不突出导致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大。

    三、对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议
    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关键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有利于资源高效组合的体制和机制,形成各部门、各地方资源共享、互惠多赢的局面;通过对圈内生态和文化的深度挖掘,建立一个核心、主题品牌及几个次级品牌,建成对游客具有较强吸附力的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

    (一)深化改革,建立充满活力的体制和机制   当前,鄂西圈内各市(州、林区)对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很高,但由于体制机制的制约,各地方、各部门难以形成合力,投资难以形成效益最大化。
    1、建立整体宣传营销机制。目前,圈域内各市(州、林区)都十分重视对外宣传,很多地方还在准备拍摄反映本地风土人情及历史传说的电视,如南漳准备拍摄《卞和献玉》、神农架拍摄《黑暗传》等等。建议省鄂西圈办牵头成立一家宣传营销策划管理公司,深入挖掘圈内生态、文化和历史,将8市(州、林区)作为一个整体,形成共享品牌形象、共享营销队伍、共享销售渠道、共享客源市场,实现营销资源全面共享;通过拍摄电视剧、举办各类文化论坛和旅游节等形式,对鄂西圈系统地进行包装宣传,提升圈域公共文化形象,提高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同时,统一建立圈域生态旅游信息资源库、旅游圈信息网,提升整体形象。
    2、建立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协调机制。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不可能单兵突进,必须各产业协调发展。目前,圈域内旅游业基本处于观光型阶段,以门票经济为主,主要产业要素培育不充分,整合不到位;旅游产品缺乏地方特色,旅游购物环节薄弱,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不强,综合效益不高。因此,要做好第一、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内部之间协调发展的规划,保证游客能进来、进来后能留住、留住后能消费。
    3、创新融投资机制。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大、受益主体多且分散的产业,也是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的产业。因此,光靠政府或旅游企业的投资是行不通的,必须政府、旅游企业及社会各界共同投资。一是政府要加大对圈域内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快推进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旅游企业要做好景区内的配套设施建设;二是要组建生态文化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引导设立生态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创业发展基金,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信贷融资担保机构;三是要激活民间投资。放宽准入条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旅游业,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兴办旅游经济实体,经营旅游业务,鼓励各种经济成分投资主体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参与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生产及旅游配套设施的经营;四是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支持旅游企业通过股票上市、发行债券、项目融资、产权置换等方式筹措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健全融资担保体系,加大对旅游业信贷支持力度,尽快形成新型旅游投融资体制。

    (二)整合资源,突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的整体特色和优势    鄂西圈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在管理体制上,众多的景区景点属不同的行政区划,同一行政区划内又分属于建设、交通、林业、水利、文物、宗教等多个部门。这种旅游资源所有权与旅游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导致资源分割、管理分散、行业规模偏小、景点开发同质化,降低了旅游资源配置效益,阻碍了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开发利用,制约了圈内旅游业的发展。

    1、突出整体资源优势。目前,鄂西圈内各市(州、林区)根据各自的资源状况和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不同的旅游发展战略,圈内旅游业八仙过海,异彩纷呈。但这些异质产品在同一时空背景下的同质开发又使鄂西圈旅游难以形成主题鲜明的旅游体系。一是要从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的高度整合资源,努力建成国家级旅游目的地。鄂西圈地处秦巴山地、长江三峡及长江支流清江流域和汉水流域,是人类文化起源地,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这个区域构成了一个从人类起源到史前文明的人类进化序列:远古人类遗址、旧新石器遗存、传说中的人文始祖。这些资源分散在鄂西圈各个地方,需要打破行政、部门分割,进行整体包装;二是要精心包装现有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如土家族的“女儿会”、神农文化、巴楚文化、三国文化等。要根据各地现有条件,选择一个地方为主,避免遍地开花以及恶性竞争;三是要适应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从“现代桃花源”的高度包装推广圈域内的生态旅游资源。鄂西圈山青水秀,境内原生态资源与地质地貌资源丰富,长江三峡、神农架、清江画廊、柴埠溪、恩施大峡谷、利川腾龙洞、鹤峰燕子坡立谷、大洪山等,在国际国内或省内都有很大的名气和影响,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对那些寻求回归自然的人群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是鄂西圈发展生态旅游的独特优势。

    2、优化管理体制。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依法管理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顺应现代旅游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强化政府的规划引导、宣传推广、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等公共服务职能,实现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由分散管理向统筹管理转变,逐步形成一体化、规范化、高效化、优质化的旅游行政管理体系。当务之急要大胆创新景区管理体制,坚决打破部门分割、条块分割、区划分割,加强鄂西圈办职能,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积极推进“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相分离,加快景区的产业化进程。

    3、完善发展环境。坚持市场化、多元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方向,着力培育充满活力的现代旅游市场主体。要放宽市场准入,降低进入门槛,鼓励各种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产业,大力培育新兴旅游发展主体。以产权为纽带,以资源整合为手段,以提升竞争力为目标,加快推进企业的重组和股份制改造步伐,加快组建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旅游集团,打造一批活力充沛、带动能力强的旅游业“航空母舰”。要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推动合资合作发展经营,努力形成互为旅游目的地的共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