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assign categoryAttribute = getCatego...
很荣幸,今天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社区工作。我想以家庭服务为切入点,谈谈香港离岛妇联在社区的工作,用温柔改变世界、关爱温暖万家的事例,阐明做好妇女工作,凝聚人心力量,担当起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
离岛区是香港18个地方行政区其中之一,在香港岛之西,面积175平方公里,主要涵盖大屿山、坪洲、南丫岛和长洲等20多个大小岛屿。在香港国际机场落成以前,各岛连接市区的唯一交通工具是渡轮。经济主要以渔农业为主,上世纪70年代,随着渔农业息微,加上交通不便,青壮年举家搬出市区谋生,岛上渐渐只剩下老人和留守儿童。在这样的社区背景下,1976年“离岛妇联”成立,目前已建立服务中心点11个,其他服务点遍布各离岛和香港岛,为妇女和家庭提供多元、综合、贴心的服务。创办了两个社会企业,创立妇联的属会—东涌青年会,建立了青少年步操乐团、3队女童军和小女童军的制服团队。
40年来,“离岛妇联”带领妇女姐妹秉承爱国爱港建家园的宗旨,以关心和参与家事、国事、天下事为己任,始终坚守担当,不忘初心。回顾走过的历程,我们主要做了这样一些工作:
坚决支持“一国两制”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鼓励妇女积极参政议政。香港回归祖国怀抱后,我们鼓励妇女在“一国两制”架构下以主人翁的姿态实践“港人治港”,支持特区政府发表对“2016立法会选举和2017年普选行政长官”的政改方案。2014年,在长达79天的非法“占中”日子里,香港市民正常生活遭受严重影响,我们离岛妇联与全香港的妇女团体坚决表达法治是香港重要的核心价值,多次呼吁“孩子回家”,并组织社区群众慰问和支持警察严正执法,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离岛妇联努力为妇女参政议政搭建舞台,替民发声。目前会员中,一大批人成为地方行政、基层社区组织的“小领袖”,在促进特区政府改善民生以及地区发展建设中具备了一定份量的话语权。
我们勇敢迎接挑战,服务社会和家庭。1998年,也就是香港回到祖国怀抱的第二年,香港的国际机场从九龙迁移到大屿山的赤鱲角,从而成就了机场旁边的后勤基地—东涌新市镇。顷刻间,大量的居民从四面八方迁移到来。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远离市区,远离熟悉的邻居和亲人,交通、居住、孩子上学,甚至购买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都遇到不少困难。东涌新市镇属于离岛区域,这个时候作为撑起半边天的妇女团体,我们义不容辞要给予新邻居以关怀和帮助。就这样,我们开始进驻这个满地泥泞的新地盘,迎接全新的、豪无经验的挑战。
我们先在社区里办起了兴趣班、亲子班、谈心小组、联谊小组等,把妇女们凝聚起来,倾听她们的困难和需求。我们创立了妇女综合中心,为双职家庭子女举办课余托管班;帮助待业人员再就业培训、联系就业;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社区保姆支援;为新家长提供故事家庭乐绘本,组建讲故事亲子工作坊;为青少年提供文化艺术培训。
由于香港的垃圾堆填区面对饱和的严峻局面,妇联感到要组织妇女为减废作贡献,我们倡导“低碳生活,由我做起,由家庭做起”的理念,向政府环保局申请基金,推行减废回收的社区教育计划,开办环保低碳教育课程和工作坊,让参与的家庭和社区从业人员懂得了转废为宝的知识,让低碳环保的观念融入家庭和社会。我们建立的家庭厨余回收基地,现在已成为全港社团、学校参观和接受教育的基地。
2003年,香港受亚洲金融风暴的侵袭,加上受禽流感袭击,东涌也成为重灾区而被冠以“悲情城市”的标签。在社会怨气沉重的气氛下,离岛妇联负起勇担当的重任,为家庭的轴心—妇女姐妹排难解忧。我们向政府劳工福利局申请启动《阳光社区》计划,联合民、商、政等跨界别、跨阶层的爱心人士,以服务中心为依托,以社区为平台,向困难家庭提供帮助。我们创办了8个合作社,培育再就业和转业的技能,成为妇女和青年重投职场的孵化器。2006年,香港经济渐渐走出低谷,东涌通过“阳光社区”计划,凝聚了民、商、政的力量,搭建了守望相助的社区安全网,被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评为全世界第110个安全健康社区。
我们紧密联结各界社团,共建和谐社会。我们以妇联为轴心,在创建安全健康城市社区的过程中,联结了38个政府部门、商业机构和民间团体,凝造了大家都是社区持份者、共同承担献关爱责任的良好氛围。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和谐的社区必须是无数和谐家庭作基石,而维系幸福家庭的轴心是妇女;支援家庭必须有社区资源的承托,而社区的持份者是由民、商、官不同的界别,不同的阶层联结而成。“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我们妇联将摒弃门户之见,不断开拓进取,团结调动起社区内不同界别的社会资本,缔结“同一天空下、共建幸福家”的友爱社区。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