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assign categoryAttribute = getCatego... 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员会刘国芳:聚焦县域经济主战场实施科技创新新战略 - 大会发言选登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
首页 >历届会议 >政协湖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大会发言选登

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员会刘国芳:聚焦县域经济主战场实施科技创新新战略

2017-01-17 10:38:03  
字体大小:【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撬动区域发展、助推经济腾飞,应重点聚焦在“县域经济”这个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创新驱动战略的县域布局。

 

    “万丈高楼平地起”,创新驱动战略的落地终究在基层,特别是市县一级。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关键层次,既“接天线”又“接地气”,是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的底部支撑,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主战场,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具有巨大潜力。我省80%的产业园区在市县,几乎所有的县市区都建有工业园区,是中小微企业最大的集中营,蕴含着科技孵化的最大潜能,始终站在成果转化的最前沿,担当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理应成为科技创新驱动战略的主战场。

 

    当前,从中央到地市一级对科技创新驱动战略空前重视,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办法,明确了科技创新的宏伟目标和总体布局,但在县一级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在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为“五难”:一是转变观念难。我省地处内陆,缺乏沿海地带资金、技术、人才优势,部分县市区主要领导“内陆”思想严重,对科技创新认识还不够深刻,没有尝到科技创新带来的好处,未引起足够重视。把引进几家企业、修几条路、囤几块地作为发展园区、壮大县域经济的主要途径和重要业绩。对科技创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从根本上暴露出了思想观念和创新能力的差距。二是政策落地难。全省上下结合“双创”工作制定了很多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但未得到有效落实。如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15〕64号),有关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大学生创业补贴、税收减免优惠政策等具体条款在部分县市区未得到有效落实。很多地市州配套的相关政策,如对授权发明专利给予财政奖励,因县市区财力不足也无法兑现。三是人才引进难。受政策、待遇、环境等因素影响,高端人才引不进、实用人才留不住,已成为制约企业乃至工业园区发展的重大瓶颈。四是成果转化难。市县一级主要依托中小微企业发展经济,但中小微企业普遍缺少研发平台和引进高端人才落户的承载能力,导致成果难以转化。五是科技推广难。部分县市区对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重视不够,又缺乏统一服务园区、服务企业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信息不对称、要素不齐全、资源分散化问题突出,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此,建议:

 

    1.破除“内陆意识”,抢占“科技高地”。开展科技创新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破除“内陆意识”和局限思维,打造思想形态的“沿海地带”,变竞争压力为创新压力,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抢占先机。积极引导各县市区高度重视和脚踏实地抓科技创新工作,充分挖掘各地比较优势,形成各自的特色和品牌。积极承接沿海地区转移产业、资金和技术,大力网络各路人才,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努力形成百家争鸣、遍地开花的创新态势,真正把湖北打造成为要素集聚、人才荟萃的“科技高地”和“人才洼地”。

 

    2.建立捆绑机制,推动政策落地。围绕已出台的扶持企业创新发展相关政策宣传和落实情况开展专题调研,着力解决政策悬空、兑现缺位的问题。突出企业主体地位,积极搭建全省统一的政策咨询、查询、解答、投诉信息化平台,各市州建立平台分支,探索开展企业对各地政策落实评议的制度机制。围绕县域经济和工业园区的现实需求,加快推进股权激励试点改革和科研人才流动兼职机制,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定期召开企业家和科技工作者座谈会,听取呼声和建议,出台更加有利于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利益捆绑机制。调整奖励政策,变奖集体为既奖集体、又奖个人,重在奖个人的新机制,真正让从事科技的一线人员有获得感。

 

    3.优化用人导向,强化人才支撑。结合“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等人才战略实施,积极开展“领军人才下基层”活动,支持科研院所立足县域经济建立研发基地,与县市区结对子,鼓励科研人员上挂下派,开展科技领域的“精准扶贫”。积极建立有利于高端人才落户基层的制度机制,人才经费、政策扶持向基层倾斜,探索将中小微企业工作经历纳入各种专业职称评定的加分项。探索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引入社会第三方评价,解决人才管理中行政化、“官本位”问题,以及人才评价中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问题。

 

    4.搭建统一平台,服务成果转化。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政策要素的整合,聚焦“县域经济”打造科技创新孵化、成果转化的“主战场”。全力打造“三大平台”,即打造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进一步支持县市区成立“科技城”、“众创空间”、“众创社区”、“云端平台”等,提供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政策落地、资金到位、人才到岗,真正发挥作用。打造科技创新精准对接平台,加强对科技人才资源统筹和共享,搭建统一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精准化、个性化、订单式的“一拖N”服务。打造科技创新共建共享平台,广泛征集园区和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从产业配套、人才引进、环境优化、条件改善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让所有创新要素在园区集聚。加强对县域园区的全省统筹规划,支持打造特色化、专业化、差异化的产业园区。

 

    5.补齐科普短板,服务科技推广。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引导各县市区高度重视科普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中的重要地位,建设高素质创新队伍,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不断加强科普投入,督促各县市区严格按标准落实科普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不断改善科普基础条件,支持县市区加强“互联网+科普”建设,着力构建网络传播、移动终端、公共媒体等科普信息化传播平台。大力推进基层实体科技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数字科技馆等全面发展。加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完善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机制,鼓励企业依托优势领域建立开放的科普场所,支持工业园区、企业建科普基地、开展特色科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