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assign categoryAttribute = getCatego... 湖北省妇女联合会吴红娅:关于系统推进我省家庭教育工作的建议 - 大会发言选登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
首页 >历届会议 >政协湖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大会发言选登

湖北省妇女联合会吴红娅:关于系统推进我省家庭教育工作的建议

2017-01-17 10:28:48  
字体大小:【

 

    前不久,动向新闻推出一篇文章“扭曲的培优是如何练成的”,我在朋友圈分享了,马上有人跟帖:非常盼望就此话题在政协全会上作一个大会发言,这是千百万家长的呼声。我们知道,家庭是人生成长的第一学校,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中国有句古话:3岁看大、7岁看老,家庭教育对人一生的影响怎么说都不过分。下面,我的发言围绕家庭教育展开。家庭教育不只是对孩子的教育。

 

    一、加强和改进家庭教育已迫在眉睫

 

    1.社会不良价值取向侵蚀家庭,传统美德正在遭遇破坏和解构。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显示,我省青少年犯罪形势严峻,呈现出低龄化、团伙化和恶性化倾向,农村留守少年犯罪、未成年人网络犯罪和青少年毒品犯罪等问题突出。2015年中纪委发布的34份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纪律处分通报中,有21人违纪涉及亲属、家属,比例高达62%。从我们能获取的省纪委数据显示,2002年到2007年,我省查处的厅级干部中,其违纪违法与家属子女有关的占三分之一以上。为什么青少年犯罪向恶性化方向发展,校园欺凌频频发生?为什么领导干部家庭式腐败案件居高不下,坑爹、炫富、拜金、攀比现象一次次地冲击我们的底线?这些事实说明,涉及家庭领域的文化、价值观以及家庭教育面临严重挑战。      

 

    2.家长责任意识亟待增强,儿童的基本权利没有得到保障。我们从接访中发现,新生代的父母草率结婚、离婚,对孩子生而不养、生而不教的现象并不鲜见。在灾后重建走访中了解到,有父亲弃妻儿于不顾,常年在外不回家的,有母亲弃孩子于老人,一去几年了无音信。我们知道,动物都不会把自己的孩子给别人抱,而当今社会人性却在接受拷问。我省调研显示,有超过八成的留守儿童近半年内没有见到父母。据中科院有关专家介绍,0至3岁的儿童在与父母分离的情况下所遭受的沮丧、性格焦虑和状态焦虑更为严重,将导致孩子在未来出现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这种负面影响是不可逆的。2016年11月民政部发布,全国摸排农村留守儿童902万人。根据省民政厅最新数据,我省留守儿童为73.9万人,民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每年救助流浪儿童6000人次,加上进城务工流动儿童,我省至少有百万以上留守、流动儿童或在异乡为异客,或在故乡为异客。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他们都不能拥有一个完整而温暖的家。尽管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明确规定,儿童“享有参与家庭生活的权利”、“有受到父母良好照料的权利”,但显然有为数不少的儿童,权利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而中国加入该项公约已经25年。

 

    3.家庭教育屈从于应试教育,家长教育理念有待改进。有一次我去干洗店,女店主痛苦地告诉我,她每天早上不得不四点多把孩子叫醒,完成英语培优的作业,有时候还不得不打骂孩子,她很心痛,我被震撼了。我知道有许多家长和孩子不得不加入培优大军,但不知道培优有如此残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本应各有侧重,但应试教育主导了家庭教育,家长的教育理念也有待改进。调研显示,超七成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高度关注的仍是衣食住行和学习成绩,对于性格培养、心智健康等深层次因素关注不够,有超四成家长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有位逝去的领导曾经说过,宁愿自己官降三级,换来孩子的好成绩。也有人说,无论一个人多么有成就,如果孩子出问题,将会抱憾终生!泰戈尔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的“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只有当我们的孩子在成长为有人性的人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只有当我们的孩子性格与心智发育健康的时候,才能更好地去适应社会,实现个人的长远发展,也才能满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4.家庭教育需求巨大,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调查表明,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家庭教育已成为普遍关注的话题, 渴求子女健康成长、渴望家庭幸福和谐是每个家庭的共同梦想,高达90%的家庭希望得到家庭教育指导培训。目前家庭教育市场发展较快,但公共服务严重缺乏,特别是针对留守流动、残疾贫困等特殊儿童群体和隔代抚养等家庭的家教支持服务、0至3岁儿童早期教育社区支持服务更为短缺。家长普遍存在养育焦虑,强烈感受到工作与生活的冲突。

 

    二、系统推进我省家庭教育的建议

 

    1.加大家庭教育公共服务顶层设计和推动实施力度。目前我省以妇联牵头,教育、民政、卫计委等多部门配合的家庭教育工作体系,无论是研究还是人才培养以及组织推广网络都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建议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加强城乡社区以及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建设,加大财政投入,把家庭教育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来抓。

 

    2.加强家庭教育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湖北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建议整合资源,创新家庭教育学科建设,加强理论研究和专业实务人才培养,努力提升家庭教育的专业化水准。加强中小学和幼儿教育机构专业家庭教育师资配备,把家庭教育与学校基础教育工作放在同等重要地位,同步推进。

 

    3.出台有利于家庭健康发展的支持政策。研究学习日、韩、欧盟以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家庭建设经验,在我国中部省份率先出台有利于女性生育与就业、有利于平衡工作与家庭冲突的家庭友好政策,避免生育的社会成本由女性独自承担,创建儿童健康发展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建议探索在高校开设新女学选修课程,将性别教育纳入高等院校的学习中,引导大学生在进入未来家庭和职场中发挥好自己的性别角色,发挥好女性在家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好母亲在家庭教育尤其是儿童早教中的关键作用;建议加快家庭教育立法进程。

 

    4.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建议新闻媒体、社区、学校等有关方面,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推动广大群众把对良好社会秩序的追求化成日常的自觉行动,在帮助和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教育和提升自己;建议将儿童优先原则、儿童权利保护纳入社区及家庭文明建设中。 

 

    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在一篇散文中曾经表达过这样的担忧:你敢把孩子交给马路吗?你敢把孩子交给学校吗?你敢把孩子交给那些到处贩卖的图书、电影和互联网吗?是的,所有的父母最终都必然交出孩子,但是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社会,最终又还我们怎样一个青年呢?我在想,这岂止是一个母亲的担忧?这是全社会的担忧!我们期盼政府、社会、家庭凝聚成有力之手,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用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成就个人的光荣与梦想,把个人梦、家庭梦融入中国梦的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