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讲述感悟

老区地标文化符号:竹林桥马湾

2016-10-21 17:17:46  
字体大小:【

    马湾,是老河口市竹林桥镇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村落,更是鄂西北老区知青铭记于心的地标。

 

    2016年10月9日,老河口市老区促进会段主任带着我趁调研间隙,步入了这个段主任下放的“知青”村落。竹林桥镇位于老河口市东部,距离市区23公里。说起竹林桥段主任讲述一段有趣的传说。

 

    据传在汉水的支流——清河上游,竹林桥的西头有一座一孔两墩,青石铺底的小平桥。很久以前,清河小龙常常在这一带玩耍,洪水泛滥,百姓遭殃,苦不堪言。这情形被一个叫朱林的后生瞧见,凭着一腔热血,数次跳入河中与小龙决斗,都险些丢掉性命。岸边一个仙人路过此地,点化朱林说:“与恶龙交战,徒有一股子猛气不行,需要智取。”朱林闻言赶忙跪下求教。仙人指点说:“要想百姓平安,需要团结大家修一座聚心桥,锁住这小龙。架桥的时候,你就拿着我这两把宝剑守在岸边,千万不要跳入河中与小龙决斗,否则你会变成一个大石头,再也回不到人间。”说完,仙人留下两把金光闪闪的宝剑,便飘然而去。

 

    结果,修桥那时候小龙见朱林手握宝剑,就去父王处告状,龙王误认为是朱林欺负儿子。父子两个就发威起来,一个天上打雷下雨,另一个在水里捣乱。朱林实在忍不住,一剑向天上刺去,另一剑又刺如水中。顿时,轰的一声,朱林变成巨石压在小龙身上,两把宝剑变成两个桥墩,耸立在水面。后来,百姓为纪念朱林,把聚心桥改名为朱林桥,年长日久,也就成为现在的竹林桥。

 

    《光化县地名志》记载:马湾村位于竹林桥镇西部。1958年建立人民大队。1981年4月1日,以东西马湾合成马湾大队。全大队4个生产队,有180户,800人,2200亩耕地。主产小麦、水稻、棉花。

 

    马湾村建于哪一个朝代,段主任不知道,我也从来没有研究过这类问题。但等我跟着段主任进入这个村,看见村口“马湾标示牌”地上的南瓜秧子及村民别墅边美人蕉,起码给我一个初步印象这个村村民生活品味不凡。在段主任心目中,这个别墅背后的百年柿子树更像父老乡亲一样厚道、质朴。段主任回忆说,“1972年4月下放这个村,一直到1975年10月返程招工当工人,几乎都品尝过这棵树上的甜柿子。

 

    沿着村里的水泥路走三百米,一个黑瓦土砖耸立烟台的旧屋子,与门前的牛水槽,让段主任难过起来。原来,这就是当年16岁的段主任下放住的房屋,四个城市娃子离开父母,又是喂牛耕地,又是做饭洗衣。“记得一次,放工回来下大雨,房子漏雨将土炕麦秆都淋湿了,燃不着火,饭也没做成,四个知青抱在一起痛苦一场。

 

    与知青点挨着的老房子是老队长的家,土墙上“争做好人好事”的楷书标语,不炫耀,不声张,依旧以一种谦恭的之态扎根在村民心中,为迷茫人照路。“小五子:回来了?”老队长房子边一个正在扫地的大姐招呼段主任。“不,我是昌娃子。”顿时,屋内正在吃饭的老人们都出来,拉着我们进院子要喝几杯。与其他村子不同,这个村几乎家家都是院内新旧房子都共存在一起,似乎有点“忆苦思甜”的味道。等段主任解释:我们一会要去镇上吃饭,还有其他领导们,就想在村里转转后。大家又丢下饭碗,陪着我们来到村东头这片老房子。

 

    “‘老掌鞭’是不是死了?”“对”段主任忙介绍说:“这个院子当年圈养30多头耕牛,我们村是全市养牛村典型村,养牛技术最好的就是‘老掌鞭’,嗨人走了,房子还在……”陪同我们溜达的老人们在村口与我们道别后,坐上小车出村子一百米,有口百年老井,在老井边段主任又讲述不少挑水,水桶调入老井,无奈中用钉耙捞水桶等让人心酸的往事。

 

    “这一辈子,我是忘记不掉这老井的甘甜水,更忘不掉村民‘牛头’‘三结巴’‘大香’等对我的情谊……”是呀,离开马岗村,我也寻思着到底是村里醇厚的乡土文化感染了知青段主任,还是那个时代一场运动让那代人刻苦铭心,忘记不掉他们的“第二故乡”呢?

 

    斗转星移,在马岗村一带一个“亚洲最大的养殖企业”牧原已经落户该镇,不久的将来年出来八十万的优质肉猪将会流向国内外市场,马岗的这些村落是否还会保持这种世外桃源的场景呢?这个疑问,我不敢断言。可是,马岗这个老区文化符号,尤其这个地标早已镌刻在我的脑海里,而且弥足珍贵,我也不会轻易忘怀这个村落。

 

(湖北省老河口市工商局、市政协委员  张俊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