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工作交流

践行群众路线  打造亲民政协

2014-09-15 23:57:34  
字体大小:【

 

政协京山县委员会


    人民政协的人民性特征与党的群众路线一脉相承。人民政协的根基在群众,血脉在群众,履行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在于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京山县政协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努力搭建平台,拓展渠道,密切联系群众,打造亲民政协。


    一、紧扣民生建言,真心替民说话


    “人民政协来自人民,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京山县政协牢固树立履职为民的工作理念,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引导委员当好群众利益的代言人,真心替民说话,为民立言。一是围绕民生选题调研,为民建言。全会大会发言侧重把民生方面的选题作为主题发言,为改善民生呼吁鼓劲,给党政领导参谋献策。每年初,在确定调研视察课题前,由主席、副主席带队,组织委员和机关工作人员,深入到群众中去,广纳民言,广集民智,注重从群众议论的热点、谈论的焦点、讨论的难点中发现线索,从群众的期盼与埋怨中找出问题,以群众的意见、政策法律的角度、治本的眼光寻求破解之策,组织调研视察,开展协商建言。近年来,开展了关于城镇居民及失地农民就业、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施、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居民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施运行情况等10多个专题调研与工作视察,为改善民生建言献策,努力促进工作落实。二是紧扣民需提交提案,替民立言。把“民需我有,民想我应,民盼我为”作为县政协征集提案的工作方向。在每年政协全会前三个月,根据县内网上征集的民情信息、网络舆情、信访动向,平时在委员中收集的信息及历年提案办理情况,汇编成提案征集参考选题,印发给委员参考,使政协提案更加贴近群众,顺应民意。注重把全会大会发言、专题调研与工作视察报告及社情民意信息转化为提案,进一步促进成果转化。通过提案替民立言,为民解忧。近三年征集的376件提案中,关于民生问题的提案达185件,占提案总数的50%。随着这些提案的办理落实,民生进一步优化,社会更加和谐,群众幸福感进一步增强。三是落实联系约谈制度,帮民直言。为充分发挥基层政协界别作用,加强与基层群众的联系,出台了《县政协主席会议成员联系常委、常委联系委员、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制度》,实行每位主席会议成员联系5-6名县政协常委,每名常委联系5-6名委员,每名委员联系10户以上的界别群众。按照规定,委员每年必须走访联系的界别群众2次以上,主要是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状况,包括就业、养老、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情况,征求他们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政策落实、干部作风建设及县政协工作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力所能及帮助解决问题;常委每年两次走访联系的委员,进行座谈交流,了解社情民意;主席会议成员则每年至少两次约谈所联系的常委,通过汇报交流,收集社情民意,经办公室梳理汇总后,原汁原味向县委县政府报送。县政府针对报送的社情民意,召开常务会议,进行认真分析,并分解落实到分管副县长,督促办理落实。2013年,主席会议成员两次约谈走访后共收集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176条,汇总梳理报送54条。县政协联系约谈制度已经成为县委县政府了解社会舆情的重要渠道,县委书记、县长从中能听到许多平时听不到的声音,了解到平时难以了解到的情况。四是开展社情民意千人行调查,给民代言。组织县政协委员走上街头,摆摊向市民发放问卷调查表,让市民填写所需、所盼、所急、所难、所怨。同时组织医卫界委员为市民进行义诊服务,社科法制界委员为市民提供政策、法律咨询服务,力所能及帮市民解决问题。对市民答卷进行认真梳理汇总,有关问题作为当年调研、视察、大会发言、提案的重要参考课题。对一些时效性较强的问题,组织委员进行进一步调研,形成社情民意信息,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报送。近年来,我们组织社情民意千人行调查活动2次,发放社情民意问卷调查表2500多份,收集群众意见建议785条,梳理为170多条,其中,以社情民意反映到县委县政府的35条,其他意见和建议转化成了调研视察课题、大会发言及提案,部分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二、搭建活动载体,真情为民服务


    政协的优势在委员,潜力在委员,实力在委员,活力也在委员。我们搭建活动载体,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真情为民服务。九届县政协以来,我们在县政协委员中广泛深入开展“反映一则信息,提出一条建议,兴办一件实事,介绍一位客商,培植一个市场主体,帮扶一户困难群众”的“六个一”活动,充分发挥委员作用,服务基层群众。一是提建议、报信息,反映民情。在“六个一”活动中,委员们紧扣民生问题,开展调研,在政协各类协商议政会上,围绕民生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注重把平时收集的群众所急所需、所盼所怨转化为社情民意信息,报送给党政领导。2013年,我们共收到委员信息110则,报送给县委县政府领导的有20多则,得到领导签批的有6则;提出各种建议653条,整理为86条报送县委县政府,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部分信息与建议转化成了改善民生的工作措施。委员报送的信息《杨集镇农民期盼对机井水质进行检测的建议》报送后,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长签批分管副县长督办落实,督促县疾控中心建起了实验室,对杨集镇农民所打的249口机井水质进行了免费检测,8000多人用上了放心水。二是办实事、做好事,改善民生。县政协委员各施所长,兴办实事,介绍客商,培植市场主体,服务群众。县政协委员彭明忠出资14万元引来山泉,结束了杨集镇新庙村106户人家“山居而谷汲”的苦日子;黎东平委员创办四季鲜蔬菜专业合作社,投资280万元建日光式蔬菜大棚26个,建设大型沼气池一个,吸纳社员承包大棚、在社内打工,户平年收入6万多元,向周边群众免费供应沼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是帮扶困难群众,化解民难。扶危济困是政协的优良传统,也是政协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县政协委员关爱弱势群体,帮扶困难群众,奉献一片爱心。260多名委员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320多个,帮困难群众办实事1000多件。2013年初,通过组织开展“春问计、夏问种、秋问收、冬问暖”实践活动,县政协委员进社区、访农家,给285户困难群众送去帮扶资金10多万元;组织县政协机关及工商联界委员350多人次,开展进农村、入农户、访农家,委员走访界别群众、委员捐资助学助残等活动,为委员帮扶困难群众搭建平台,捐赠资金、物质100多万元,让困难群众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四是培植市场主体、引进客商,壮大民企。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生力军。我们通过服务委员创业,助推全民创业,不断壮大民营经济。组织委员们充分利用岗位优势,积极为企业争取政策项目,扶持企业发展,牵线搭桥,促进企业间开展合作,帮企业做大蛋糕;有的委员上京下海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客商;有的自主投资兴业,有的委员加快技改转型,成为壮大县域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


    三、推行旁听制度,真切让民知情


    让群众知情知政是团结各界,推进工作,促进和谐的有效方法。我们不仅让政协走进群众,还请群众走进政协,大力推行协商建言市民旁听制度,真切让民知情,扩大政协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一是大会发言邀市民旁听。每年的县政协全体会议时,根据大会主题发言内容,邀请相应界别的一定数额的群众代表旁听大会发言,让他们知情明政,坚定发展信心,并向基础群众宣传政协工作,让基层群众理解、支持政府工作。二是协商建言让市民参与。在组建专题调研组时,不拘形式,打破专委会、联络处(组)的界限,跳出政协委员圈子,挑选熟悉相关工作、了解情况的工作人员和群众代表参加,使调研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调研过程中,深入社区村组,下到生产一线,最广泛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反映基层群众的诉求;开展专题协商时,我们主动邀请熟悉情况的群众代表列席协商议政会议,现场听取协商情况,体验协商氛围。根据协商议题的需要,适时安排群众代表发言,直接反映群众诉求。三是提案办理征求市民意见。在提案提出之时,各委、处、组组织委员深入群众征集提案线索,到一线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的根源,提出有针对性的提案;在提案督办过程中,邀请群众代表参加,征询他们对提案办理的意见,并及时反馈给提案办理单位;提案办理工作考评时,吸纳群众代表填写民主测评票,对提案办理是否满意提出意见。四是提案办理咨询听政请市民列席。开展提案办理咨询听政是我们加强提案督办的创新之举,也是协商民主的新形式。每年召集提案承办单位“一把手”与提案人及群众代表,就提案办理情况由提案人面对面提问咨询,承办单位“一把手”点对点据实回答,市民代表列席旁听,电视台全程录像播放,把提案办理置于社会监督之下。五是主办《委员建言》节目让市民说话。2008年开始,我们与县电视台联合举办《委员建言》电视访谈专栏节目,把焦点对准民生热点,把镜头移到街道社区、田间地头和基层群众,围绕主题拍摄外景、采访群众,客观反映问题;把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请进电视台演播厅,面对面访谈,提出问题,剖析原因,建言献策,促进问题解决。把话语权交给百姓,让普通民众平等地与部门负责人交换看法,表达观点,使百姓的声音放大,弱者的声音播远。2013年,共制作播出节目7期,邀请5名群众代表走进了电视台演播室,制作播出的节目《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知几何》、《食品安全监管才是硬道理》、《居民小区宜居舒适不够》、《社会救助、助人自助》等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四、实施结对帮扶,真诚帮民解忧


    我们把城乡结对共建活动作为机关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转变作风的重要载体,开展结对帮扶,把真爱奉献给群众。一是与困难户结对认亲。2008年,县政协机关与罗店镇丁家冲村结对,机关党员干部与丁家冲村23户困难家庭结对成长期帮扶对子,与18名村党员结成了互助对子。机关人员变化后,我们适时调整,确保包联工作不断线。根据委员要求,吸纳了10名委员企业家参与其中。每年,县政协至少组织两次集体走访慰问活动。6年来,机关党员干部为结对户捐款捐物10多万元,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压力,帮3个困难户办起了家庭产业,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二是党支部开展互助共建。县政协机关党支部把革命老区丁家冲村作为党员党性教育实践基地,经常性组织民情调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把机关党员干部分成若干组,定期组织民情调查,入户宣传政策,听取群众意见,填写民情日志,和群众打成一片,体验农村生活,感受百姓疾苦,为履职尽责积累素材。同时,将收集到的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问题汇总后,由驻村干部与村两委班子协商解决办法。每年“七一”前夕,机关党支部与村党支部开展联谊活动,纪念党的华诞。请村老党员走上讲台忆苦思甜,进行传统教育;机关党员为村党员讲时事、上党课、议发展,坚定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树立实现中国梦的信念。三是扶持村里的发展。这些年来,县政协共协调资金物质近200万元,支持村里修通了通村通组公路,完成了八个组人畜饮水工程,硬化主干渠6000多米,建小型水库一座,清理塘堰23口,建文化广场一个,村级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同时牵线搭桥,引进湖北广信集团公司开展村企共建,村民以山林入股,创办了京山广信生态农庄有限公司,着力打造“华中生态第一村”。如今,已建成了以核桃、金梅枣为主导产品的优质果园2万多亩,群众收入逐年增加,生活得到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