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工作交流

创新思路谋发展  履职为民谱新篇

2014-09-15 23:57:34  
字体大小:【

 

    近年来,襄阳市襄州区政协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创新,发挥优势”的工作思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发展第一要务,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以思路创新引领工作创新,谱写了政协的新篇章,为襄州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一、围绕中心,创新思路,凝心聚力促发展


    近年来,区政协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进行协商建言。在区政协全会上,委员们通过大会就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加快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加强村级卫生室建设、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等发言,得到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高度评价。并通过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小组讨论等形式,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会后整理出的意见建议上报区委、区政府,区委书记王宇华亲自签批,区委督查室专门印发督查通报,责成34个区直单位和各镇(街、区)研究采纳,为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区政协高度重视区委的决策部署,召开多种形式的座谈会,广泛宣传区委决策,研究论证实施路径,进行专题协商建言,很多建议得到采纳,如就扩权强镇,促进镇域经济发展专题召开资政建言会,协商意见在区委三届四次全会形成的扩权强镇意见中得到充分吸收和体现,促进了区委决策在短时间内得到贯彻和实施推进。


    同时,区政协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积极参与、服务重点项目建设。根据区委统一安排,区政协主席、副主席分别担任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的指挥长、副指挥长,牵头负责协调鹿门风景区旅游开发、襄阳国际物流园、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等10多项中心工作,积极参与了全区招商引资、重点企业和项目的包保等重点工作。区政协三位副主席在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的关键时刻,同时参与,牵头负责,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农村新社区建设重点项目——池阳新村和十万亩高效农业项目区的建设任务,确保了全省推进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会的顺利召开,得到省、市各级领导及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2013年,区政协招商引资协议资金任务为10.05亿元,实际完成15.7亿元,超额56%;到位资金任务3.2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36亿元,比任务数翻了一番,招商引资工作在全区名列前茅。


    二、改进方式,提高质量,协商议政显成效


    襄州区政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不断探索协商新形式,推进协商民主的实践。一是积极开展界别协商。发挥政协界别的专业特长、汇集界别的智力资源,围绕全区装备制造业发展、广播电视工作、残疾人事业发展等课题,开展了界别协商,为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二是创新专题协商新形式。积极探索专题议政、资政建言新形式,开展专题协商。围绕推进畜牧强区建设召开了专题议政会,提出的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等建议得到积极采纳,区政府出台《支持正大襄阳百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若干政策》的文件,市、区政府投入1.5亿元,专项用于组建合作社参与正大百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养猪场建设,有力推动了畜牧养殖业的提档升级。三是探索提案办理协商新形式。围绕热点、重点、难点提案的办理尝试召开了听政协商会、议政协商会和问政协商会,为政协委员和参加政协组织的党派、团体、各界人士搭建规范的协商平台,丰富了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


    三、积极探索,拓宽渠道,民主监督下真功


    近年来,襄州区政协坚持拓展民主监督渠道,运用多种形式开展了多层次、宽领域的民主监督,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区政协实行区领导包案督办重点提案、新闻追踪提案办理,通过小组督办、重点督办、现场督办、联合督办、协商督办等方式,进一步促进提案的办理和落实,发挥提案在民主监督中的重要作用。2013年,创办了《优秀提案摘报》、《提案办理动态》、《提案办理效果摘报》,创建了提案网上工作平台,方便委员网上提交提案、实时查询提案办理进度和相互交流。提案办复率达100%,满意率达98.6%。


    先后组织委员就贯彻落实区委全会精神、交通运输重点项目、农田水利重点项目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10多次知情性、议政性、跟踪性视察,向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发挥政协视察资政建言、反映民意、民主监督的重要作用。在视察水利重点项目后,向区委、区政府提交了《关于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案》。区委书记王宇华同志及时签批明确意见,区政府迅速组织工作专班,邀请政协委员实地察看调研,并出台文件,整合中央、省、市各项支农项目,筹集资金3亿多元,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清千里渠、配百处电、建十大工程”活动。


    尝试开展了委派民主监督员工作。首批组建了7个民主监督小组,选派35名政协委员,派驻到教育、土地、水利等7个区直单位。2013年以来,开展民主监督活动10多次,提出意见建议100多条,促进受派单位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推动工作落实。同时,选派了100多名政协委员担任民主监督员、招投标特约监督员、行风评议员、评议督查员、食品药品监督员等,参加各级各部门的评议监督活动,开展经常性民主监督。


    四、搭建平台,联系群众,献计出力为民生


    《政协之声》是襄州区政协的品牌栏目,它关注社会问题,反映社情民意,表达各界建议,传递委员呼声。近年来,襄州区政协编辑制作了《关注健康,关注未来》《关注食品安全,维护群众利益》《村民的心愿——直面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等《政协之声》电视节目,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推进与落实。


    同时,始终密切联系群众,积极探索搭建群众参与政协的工作平台。2014年,在全区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中深入开展“三进”“四请”“五个一”活动,通过“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贴近群众、收集民意;通过“请群众列席政协重要会议,请群众参与重大调研视察,请群众参加民主监督,请群众参谋重大民生建议”,联系群众、汇集民智;通过“参加一次活动、提交一份提案、撰写一条信息、联系十户群众、办好一件实事”,服务群众、改善民生。通过开展“三送”下乡、扶贫助学、企业家联谊等特色活动,积极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真正做到人民政协为人民。在区政协四届三次全会上,区政协首次邀请了教育、卫生、经济、科技、农业等方面的10名群众代表,全程列席了全会。


    五、把握主题,汇聚力量,发挥优势促和谐


    坚持领导联系走访民主党派、工商联及政协委员制度,邀请民主党派参加政协的专题协商、视察调研活动,举办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座谈会,加强沟通和联系,努力营造民主协商、平等议事的政治氛围。通过定期走访,举办座谈会、联谊会、视察宗教场所建设等活动,密切联系台胞台属、侨胞侨属、少数民族和宗教界人士,加强大团结大联合,为构建和谐襄州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


    组织医疗界、文化界、科技界、农林界委员开展“送医、送戏、送科技”活动,为双沟池阳新村群众赠送了价值3万余元的药品、书籍和宣传资料21000册(份)、2000棵树苗,为困难群众赠送了价值11000元的生活用品,并资助20名贫困学生。组织社科界委员。组织经济界委员参与“洁万家”活动,为黄集镇捐资19.2万元,并捐赠一辆垃圾清运车,为该镇四个村修建垃圾池、整修断头路、沟渠清淤和植树,向困难群众捐赠了价值5000元的生活物资。以知名企业家协会为载体,连续六次举办了“圆梦助学”活动,动员企业家委员捐款资助贫困学生;与区一中共建了“光彩阳光班”,为100名学生资助三年的学习费用。通过开展丰富的界别活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树立了人民政协的良好形象。


    六、精编史料,加强宣传,文化魅力得彰显


    鼓励委员关注民生,撰写信息、反映民情并通过《襄州政协信息》、《社情民意》、《政协委员建言》等渠道报送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使委员参政议政成果及时转化为党政决策参考。近两年来,区政协在各级新闻媒体上刊发政协工作新闻566篇,其中国家级36篇,省市级以上408篇,撰写的理论研讨、经验交流文章被《人民政协报》采用3篇、省政协采用8篇。区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连续多年取得了全省一等奖的佳绩。


    同时,本着“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宗旨,襄州区政协广泛开展文史资料的征集、整理、编辑、出版工作,彰显襄州悠久的文化内涵,先后征编出版了《襄州文物精品图录》《魅力襄州》《古驿寻古》等文史资料。2012年、2013年,区政协连续两年被襄阳市政协评为“文史资料工作先进单位”。


    七、加强学习,完善机制,自身建设展新颜


    根据新的实践需要,该区政协进一步明确了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制定了党组议事规则、主席会议工作规则、党组民主生活会制度,增强领导政协工作的计划性和科学性;制定完善了全体会议工作规则、常委会工作规则、专门委员会通则和各专门委员会工作细则,规范履职程序;制定了《政协襄阳市襄州区委员会民主监督工作制度》,加强和改进政协民主监督工作;制定了《主席会议成员联系委员工作制度》、《关于加强委员自身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委员职责,保护委员权利,规范委员行为。同时,对政协机关的学习、公文处理、车辆管理等十多项工作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和完善。并将区政协主要职责、工作规则、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汇集成册。


(襄阳市襄州区政协  田静 周萍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