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旭东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在珠海一家新家坡独资企业从事实用镍氢电池研发工作。1994年开始独自创办深圳市众盈实业有限公司。2002年初,响应家乡招商引资的号召,将公司迁回麻城成立麻城市众盈电源电子有限公司,以此支持家乡的经济建设,成为麻城十佳外来投资商之一。
平凡的人因理想而伟大,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2002年元月,余旭东应黄冈、麻城两级市委、市政府的再三邀请,将自己拥有一百多名员工、日产镍氢电池10万支的现代化工厂迁回麻城,支持家乡的经济建设。为此,他承担了仅搬迁一项就高达20万元的直接损失费。若算经济帐他的确是不划算的。但是,在他看来,搞实业没有不算经济帐的,在深圳闯荡多年,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公司和工厂,继续在深圳发展,公司没有任何经济风险。而搬回麻城,一切又得从头干,内地的环境和意识同深圳相比也有相当的差距。原来的原料供应商都有想法,公司产品销售运输费也相应增高。朋友也认为他放着平坦的大道不走,偏要来冒风险。他却说,饮水要思源,回想在麻城出生和成长的过程,他为家乡父老乡亲摆脱贫困、发展经济牺牲一点个人利益,承担一些风险,同家乡的养育之恩相比算不了什么。
家乡的父母官如此诚恳请他国家乡办实业,相关单位也给予大力支持,纵有万难他也不能负此厚望。而且从他懂事起,诚实忠厚,勤劳自立的父母教给他最朴素的人生观就是:将来做一个“回报家乡,造福社会”的大孝子,这也成了他为之奋斗的终身理想。
理想是罗盘是船舶,给你引导方向,载着你出海远行
哈工大四年,余旭东以永居同学之首的优异成绩度过了难忘的大学生涯。1991年7月,大学毕业分配在即,很多同学都在为分到一个理想的单位去找关系走后门,而余旭东则一如既往地到实验室做实验,跑图书馆查资料,认真做毕业课题。苍天有眼,没有为毕业分配分半点心的余旭东因出色的动手能力,勤恳踏实的工作态度,被分配到珠海经济特区一家新加坡独资企业。一到珠海,他就在国际著名电池专家、哈工大教授王纪三的直接带领下,投入到国内外刚刚兴起的实用镍氢电池研制开发工作中。研发中心经过论证决定组建一个核心研究小组。
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考验着奋斗者那进取的心
1994年,余旭东开始自己创业。黑龙江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出资400万元,余旭东以技术参20%,在深圳创立一家电池公司。当年6月开始筹建, 8月份该公司的电池产品就投产问世并顺利通过一系列权威质量检测。如此快速高质量的生产效应,在同行业中引起了强烈震动。深圳市科技局将该产品评定为深圳市高新技术项目。
由于该公司生产的电池容量大,又能多次充电重复使用,有利于环保,产品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公司一派兴旺发达。而居安思危的余旭东开始着手进行企业技术改造、扩大规模的可行性的分析报告,并通过深圳市经发局上报国家经贸委。经国家经贸委核定为深圳市1996年度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争取专项投资1440万元。得知这一消息,不少境外公司和深圳多家上市公司主动提出跟余旭东合作,以期把企业做大。可远在哈尔滨的董事长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自作主张选择了一家有私人关系的公司作为合作伙伴,而那家公司在合作以后玩弄手法,很快掌握了合资公司的决策大权,将公司原有的核心技术骨干排挤在外,导致人才大量流失,一个发展势头正旺的的企业被折腾得元气大伤。
挫折让余旭东感到痛心和惋惜,但前车之鉴更激发他独立创业的斗志。1998年10月,他离开原单位独自创办深圳市众盈产业有限公司。因为毕业以后,余旭东一直从事电池生产和技术管理工作,很少涉及电池的市场营销,为了正确地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他决定和妻子苗萍一起从最基本的营销工作干起。
经过一年的努力,公司有了一大批自己稳定的客户,实现了可观的利润。公司有了良好的开端,但缺乏长远发展的后劲。只有建立自己的电池制造厂,才能确保企业永立不败之地。而办厂设备投入大,风险高。经过郑重考虑,余旭东与妻子商量,毅然将贸易赚到的钱收购了一家原投资300万元的电池厂,开始小规模生产电池, 同时继续电池贸易,并将贸易利润不断投入工厂,购置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
到2001年,工厂日产电池己达100000只。公司在稳步发展,产品供不应求,客户应接不暇,企业利润在逐渐升高,余旭东的理想之帆,风蓬正举。
2001年10月,麻城家乡热烈开放的招商引资举措,深情地呼唤着天南地北的麻城人以心力、智力和资力等不同形式反哺家乡,回麻城投资。十四年前,乘理想之马从家乡起程,而今正策马扬鞭往前奔的青年创业者余旭东,没有忘记他从小默许的凤愿——做一个"报效家乡,造福社会"的大孝子。当听到家乡的呼唤时,余旭东精心策划,带着自己艰苦创业的丰富经验和财智,带着他麾下的人马,返归故土,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倾献风华正茂的美好青春。
乘理想之马从家乡起程
初到麻城投资创业,一切又得从头干。正如他所预料内地的环境和意识同深圳相比有相当的差距。原来的原料供应商有想法,原来南方的产品销售客户也因麻城距离遥远交货不便而在抱怨,企业能否适应麻城这方水土继续发展面临严竣考验。为了走出困境,他不得不在麻城深圳两头跑,基本上一个星期在麻城,一个星期在深圳,工作常常通宵达旦。他的这种艰苦创业精神深深地感化着公司上下员工。公司在他的带领下终于走出困境且稳健地发展壮大。而今一座现代化的众盈工业园己在开发区京九大道边拔地而起,公司正在新的起点上阔步前行。
六年来,公司已累计上缴国家各项税费600余万元,累计安排下岗职工近千人,为涵养地方税源,缓解就业压力推动麻城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个人也赢得了巨大荣誉: 2002--2004连续3年被麻城市委、市政府评为“十佳外来投资商”、“最佳外来投资商”;2004年被黄冈团市委评为“青年创业标兵”。
(转自《麻城市政协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