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高耸,工人们紧张忙碌……10月29日,在襄阳市檀溪片区育才路南延伸段新建工程施工现场,跨南渠桥梁桩基已完成施工,盖梁施工正有序推进。与此同时,钢箱梁正在同步预制,将在完成后运至现场吊装、焊接。按照计划,今年12月31日前,这条“断头路”将彻底打通,成为一条连接学校、医院和居民区的民生通道。
时间回溯到2019年,育才路南段当年被列入打通“断头路”计划,但受襄水岸线整治规划调整的影响,项目被迫暂缓。多年来,这条“断头路”成了附近居民的一块“心病”,仅仅依靠社区的力量根本无法解决。
“滨湖路太窄了,一到恒大小学学生上下学的高峰时段,就堵得水泄不通。现在襄城区人民医院也投入运营了,人流、车流压力越来越大,附近居民都盼着这条路赶紧通车。”襄阳市政协委员施军长期关注这一片区的交通问题,连续多年撰写提案,建议尽快打通育才路。
提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24年襄水岸线整治规划方案确定后,相关部门迅速完善手续、落实资金,并于今年启动了育才路南延伸段新建工程建设。完工后,檀溪片区规划的三条跨南渠桥梁将全部建成(汤家湾一路桥2020年通车,双湖路桥2024年通车),片区交通微循环全面形成,居民出行将更加便捷高效。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望城路、江山北路等项目已完工通车;鹿门寺旅游道路、清河北路等工程全线贯通;联投滨江御府、人和江玥府等小区配套道路加快建设……在提案办理的推动下,中心城区路网正不断“织密”。
从“纸上建议”到“地上工程”,近年来,襄阳市政协始终将提案办理作为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途径。
“提案办理的核心是‘提得准’与‘办得好’。”市政协提案委主任靳勇介绍,为了能让提案提到点子上,市政协坚持“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的工作导向,从提案质量源头抓起,加强提案审查把关,引导委员精准选题、高质量建言,确保立案提案有共识、立得住、办得到。
办理过程中,聚焦办前、办中、办后三个关键节点,推动一批高质量提案转化为党委政府的具体部署,让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办前搭建平台,邀请委员和部门深入沟通,共同研究提案建议的可行性,达成共识;办中主动协调,形成合力,并联合市委督查室加大督办推进力度,着力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难点、堵点和卡点问题,为项目顺利启动实施扫清障碍;办后开展提案办理质量评价,对评价中委员不满意的提案,责成相关单位二次办理、二次答复。
同时,对于因政策等原因无法当年办结的提案,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年接续一年地办,紧盯提案办理的关键节点,持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商,推动项目及相关配套一点一点朝前走,让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