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强化城市发展动能转换’,核心是推动城市发展从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改革、开放等新动能驱动转变。鄂州要围绕花湖国际机场这一超级工程,持续推进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建设,构建‘借港出海、经鄂入境’新格局。”近日,在鄂州市政协常委会会议上,委员的建议掷地有声。
“其实,城市发展和委员履职一样,都应该多维度同步发力。我们要以履职活动为桥梁纽带,不断汇聚发展动能,助力鄂州完成‘钢城’到‘港城’的跨越式发展。”市政协委员们深悟其道、深感其效。近年来,鄂州市政协委员立足履职平台,协力搭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桥梁,不断强化“政协所能”与“鄂州所需”的契合度,为“世界城市日”写下政协实践的生动注脚。
建设花湖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是服务国家战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发展引擎。市政协锚定助推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连续3年选择不同切口组织召开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为建设“两区一枢纽”贡献智慧力量。
围绕提升枢纽能级、拓展开放功能等重点任务,针对完善航空货运航线网络等关键问题,委员们深入企业、市场实地调研,提出适时组建航空投资公司、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打造多式联运示范枢纽等建议,为市委、市政府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决策参考。
在鄂州市华容区,随着半导体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企业相继入驻,技能人才短缺成为制约片区发展的共性难题。区政协委员得知后,组建专项调研组,遍访片区12家高新企业和周边3所院校,形成《关于推进红莲湖片区产教融合发展的建议》,精准对接武鄂黄黄职教联盟建设规划,借力区域职教协同优势破解发展难题。
为解决“企业招工难、院校育人偏”的矛盾,政协委员牵头组织校企对接座谈,促成华中数控与武汉职业技术大学签约共建智能制造实训教室,企业技术骨干定期授课,学生可进入生产线实习,实现“课堂学理论、车间练技能”。“打通了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2024年通过合作上岗的学员能独立操作设备。”华中数控人力资源负责人为委员点赞。
人才“引得进”更要“留得住”。政协委员发挥协商式监督优势,利用民主监督、提案督办、视察调研等形式,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以优越环境广纳英才。市、区政协委员分别提交《关于加强我市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育用留的建议》《关于完善红莲湖片区人才配套服务的建议》等提案,推动《红莲湖北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增设5.76公顷体育用地,获批开通直达武汉光谷的通勤公交。据统计,2024年鄂州市武汉新城红莲湖片区人员留存率较往年提升40%。
2025年,政协委员将履职重心转向机制化建设,完善委员联系企业机制,每季度深入园区更新人才需求清单,协同鄂州职业大学开发特色课程,助推产业园与院校持续共建“订单班”,华数学院基地设立“大师工作室”,让“生产线变课堂”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