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在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郧阳校区崭新的校园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正在举行。十堰市郧阳区政协主席党永生以政协委员的身份,走上讲台,为刚刚踏入医学殿堂的学子们带来了一堂深刻而温暖的思政课。
“同学们,你们选择了医学,就是选择了责任;你们来到郧阳,就是选择了一片奉献与担当的热土。”党永生的开场白亲切而有力。他从抗疫精神的时代背景讲起,结合中国抗疫的“速度与温度”,生动解读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二十字伟大抗疫精神的深刻内涵。
党永生娓娓道来,从疫情初发到火神山医院十天建成,从四万多名医护人员逆行驰援湖北到广西医疗队奔赴十堰支援,从钟南山、张定宇等抗疫英雄的故事讲到郧阳本地医护人员“垫着尿不湿”奋战一线的感人细节。台下千余名新生神情专注,许多人在听到动情处悄悄拭去眼角的泪水。
这不仅是一堂思政课,更是一次精神的传承、一场责任的传导。党永生还结合郧阳区的抗疫实践,阐述了这片土地如何将红色革命基因、南水北调移民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与抗疫斗争深度融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神谱系。他深情地讲述道,郧阳不仅是“人类老家”、调水源头,更是一片英雄的土地、奉献的土地。
党永生此次走进校园讲授思政课,是郧阳区政协推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具体行动、助力教育事业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实践。政协协同参与“开学第一课”,将履职触角延伸到校园,把立德树人的种子播撒在青年学子的心田,正是“凝聚起来、落实下去”的重要体现。
课后,师生反响热烈。药护学院教师金智琳表示:“作为教学管理岗位的教师,我将以生命至上的理念严把教学质量关,把抗疫精神融入教学全过程,当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守护者。”新生袁紫涵激动地说:“这堂课让我更加坚定了从医的信念。我将以前辈为榜样,尊重科学、刻苦学习,扎根基层、以仁心仁术为人民健康贡献青春力量。”
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与郧阳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从1965年建校于郧阳,到如今校区回归郧阳,不仅是地理位置的回归,更是初心与使命的回归。新校区位于十堰高新区,致力于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层医疗人才,为“健康中国”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十堰市郧阳区政协 陈红梅 陈新才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