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专题协商,委员们所思之题、所谋之策、所建之言,既是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实施强县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热点问题,也是宜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更是宜都茶农、茶企密切关注的问题,议到了点子上、谋到了关键处。”8月30日,在宜都市政协“协商在一线·智润两江·委员话茶链”专题协商会上,市委书记谭建国说。
今年,市政协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部署以及市委市政府推动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要求,将茶产业发展作为重要议题,举全体委员之力,聚焦茶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深入茶园茶企摸实情、外出考察学习取真经。190多名委员历时120余天,分5个调研组到全市9个乡镇、26个村和182家茶企进行走访,召开座谈会43场次,收集意见建议168条,形成综合调研报告1份、专题调研报告5份。
“这些茶树都是70-80年代的品种,采摘的茶叶根本买不起价”“我们宜都的绿茶还是打的别人的品牌”……
一部反映全市茶产业发展问题的专题片拉开了专题协商会的序幕。
会上,宜都市政协通报了活动整体情况,委员们结合前期调研情况,与各职能部门进行交流互动。
针对我市茶树龄整体偏老,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远低于茶叶优势地区平均水平等问题,郑平委员建议加快筛选适合宜都本地发展的优质品种,培育开发具有本地特色优势的当家品种;围绕提升茶产品质量问题,李翔委员提出了要加大巡查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茶叶生产掺糖制假行为,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做到严管重处、应罚尽罚等建议;申应蓉委员就茶叶经营主体规范化水平低、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了积极探索“社村”联合经营模式,大力推广“社企”联合经营模式,科学引导“社社”联合经营模式,推动市场主体多元化发展等建议;针对品牌不强、营销渠道不宽等问题,万红渠委员建议进一步加大“宜都宜红茶”公用品牌推广力度,加快谋划创建绿茶公用品牌和“茶产品展销中心和茶叶交易市场”,提高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陈敏子委员就茶旅融合发展,提出了深入挖掘宜红茶文化,倾力打造“宜红之都”城市名片,充分发挥山区乡镇生态优势,着力打造精品茶旅融合观光线路,延长茶旅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
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分别对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了回应。市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局、王家畈镇、湖北宜红公司主要负责人作交流发言。
“你们的意见和建议精准实在,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针对性。”谭建国充分肯定委员们的意见建议,高度评价专题协商会站位高、把脉准、形式新。他表示,市委、市政府将认真梳理和吸收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引导监管服务,着力培养一批高素质茶产业人才队伍,推动茶产业发展取得新成绩。
就全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谭建国强调,要秉持新理念,把茶产业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实现富民强县的重要依靠、推动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切实提高茶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走出新路子,坚定不移建设好优质茶园基地,提升茶叶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坚定不移培育龙头企业,加大茶产业链招商引资力度,坚定不移打造宜都品牌,提升市场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坚定不移推动三产融合,紧盯渔洋河茶旅融合示范带建设的契机,实现更高质量的以茶兴旅,以旅促茶。
市政协主席张红新表示,市政协将继续对协商意见建议转化进行跟踪,开展视察助推落实,并通过政协各种履职方式,持续建言。希望各位委员以“主人翁”的姿态,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全市茶产业发展,为推动宜都茶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多献管用之策、多聚推动之力、多行监督之责,推动宜都茶叶走出去,香溢荆楚、享誉全国。
(宜都市政协 高亚庆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