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江清水北送,收起网箱养殖的小网,洒下一张更大的‘清水’保护网,功在当代、惠及千秋!”。世代生活在汉江边的郧县青山镇渔民王老汉收起最后一箱网箱养鱼时深有感触的说。至此,该县汉江沿岸的青山、安阳等10个乡镇全面依法依规取缔网箱养殖。这一举措也是郧县政协持续关注水质安全、为水污染防治建言的具体成效。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郧县政协高度关注水质安全问题,从2012年起连续3年将水污染防治问题作为政协常委会会议重要议题,每年召开一次以水为题的协商议政会议。其中第六次常委会会议围绕生态水利工作,第九次常委会会议围绕生活污水处理和村庄环境建设,第十二次常委会会议围绕水环境安全主题,先后组织100余名政协委员深入工矿企业、生活(养殖)小区等水源污染地和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林等水源涵养地进行“拉网式”调研,会同环保、水利等部门和库区乡镇负责人面对面地协商,听取界别群众原生态的“清水”意见。
3次专题协商议政会议和18场次的界别座谈会上的委员建言织就了一张水污染防治的“大网”。其中涉及顶层设计的,如加强组织保障、普查污染现状、建立联动机制、制订综治规划、划定水源保护区、开展专项行动等建议,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报送参考;涉及严禁生活污水直排、整治垃圾随意堆放、增设工业废水污染设备、妥善处理尾矿库等具体操作建议,则直接转送环保、国土等有关部门借鉴。
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委员建议十分重视,专项研究、逐项实施。一是召开联席会议,明确水利、环保、畜牧、卫生等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责任,构建区域全覆盖、管理全过程的城乡水源保护和安全责任体系。二是普查污染状况,对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的水域及其周边陆域现场排查污染源,列出包括取消网箱养殖、严禁矿山开采等在内的20余项整治清单,逐步销号。三是实行立体监控,严格实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现水库蓄水量科学调度。
为确保环保基础设施在调水前如期高效运行,委员们提出的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实行建管一体的建议,敦促20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在9月底完工;关于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建议,“催生”了县内15家生态循环养殖场(小区)的发展,库区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彰显生态与经济共赢的效益。8月县政府出台《郧县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实施办法》,集合委员提出的强化环保失职问责、加大铁腕执法等建议,织就了南水北调郧县段水污染防治网中最为紧实的环扣……
据9月16日国家南调办公布的中线工程水源区年度考核结果显示:丹江口水库水质达Ⅱ类(优良)水标准,郧县境内所有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郧县政协 陈红梅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