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五峰县委在十二届四中全会上对发展民族文化事业作了专题部署。这是县委采纳政协待续推动民族文化发展工程所取得和可喜成果。
去年,县政协组织委员深入全县调研后,向县委政府提交了关于加强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建议案,县长召集部门负责人,就民族文化工作进行了专题办公。
县委决定常委每年听取一次民族文化工作专题汇报,县政府每年召开一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问题,及时解决保护与发展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县委政府采纳政协建议,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系文化项目制度,联系的文化项目有: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文化遗产资源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申报。在每年年初的专题办公会上明确联系的文化项目和联系人;联系民间艺人制度、联系文化户制度。
加强民族文化保护工作取得了成效。“唐祭”、“薅草锣鼓”、“五峰打溜子”、“土家族撒叶儿嗬”、“南曲”、“五峰土家族告祖礼仪”被省政府公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五峰南曲”被批准为国家非物质遗产。
出台鼓励民族文化创新与发展政策,县政府决定对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命名毛方明等26名同志为五峰“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授予赵伯仁等25名及追认李义芳等5名同志为优秀民间文化工作者,并予以表彰。
加强现有文化成果的开发利用。建立“中国十大民间故事家”刘德培纪念馆。在全县8个乡镇正式启动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其中普查项目有吹打乐、民歌等16个,共走访民间艺人246人,搜集声、像、文、图资料203张,民歌549首,器乐曲牌415首,谜语、故事34条(则),传统戏剧2本和南曲段子2个。积极组织和创作五峰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资料及刘德培资料在宜昌市等地展出。
加强民族文化阵地建设。加大投入,2008年完成全县8个乡镇文化站改扩建工程建设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政协季卫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