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市政协为了提高委员履职热情,特别注重业务工作的横向联系与沟通,打通业务分工,把委员两项“挠头性”工作即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有效整合在一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工作同布置。提案工作一直以来是政协助推当地党委政府及部门工作的一个有效载体,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则是上级政协考核地方政协唯一的一个硬性指标,但对于当地政协和委员来说,这两项工作都能反映群众呼声,助推各项民生问题解决,是两块委员必啃的硬骨头。为此,宜城市政协把两项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谋划,来布置。年初,在工作要点上,明确地指出了两项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加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创新社情民意反映形式、完善信息员队伍工作机制、推动社情民意成果转化;同时也要求创新提案工作,加大提案交办、领办、督办力度,创新提案立案机制和办理评价机制。最重要的是,在年初制定《市政协专门委员会、研究室、联络处和委员活动组工作量化管理考评内容及评分标准》时,量化了两项工作的考核任务,年底进行综合考评,要求每个委员每年至少撰写一篇社情民意信息,提一件提案,让委员在年初就明确了工作任务。
二是培训有侧重。很多委员,特别是新任委员,对提案工作和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混淆不清,特别是不清楚撰写方法与转化渠道。针对这种情况,宜城市政协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会加强委员业务学习,召开新任委员培训讲解、邀请老委员和骨干信息员现身说法讲解、信息笔会交流讲解、邀请襄阳市政协领导专题讲解、提案委研究室下乡讲解等多种方式对委员进行培训,提高每名委员的履职素质。
三是民意互转化。为确保委员所提提案件件有着落,民声民意件件有回音,宜城市政协创新工作思路,将未立案的提案转化为社情民意。今年,市政协组织专人把未立案的155件提案根据内容进行分类、筛选,对94件内容翔实、主题明确的提案分给8个专委会和20个联络处、活动组进行调研修改充实,形成社情民意进行上报或直报,既保证民声原意,又提升民意质量,确保这批民声的转化;对42件关注民生、内容简单的提案,择主要诉求以社情民意微博的形式反馈给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对19件内容重复和市委市政府已经解决的提案,注重做好回复,保护委员的撰写热情。
四是签批很及时。社情民意的转化,委员和群众的呼声是基础,政协上报是桥梁,而领导的签批则是助推问题解决的主要助推器。为此,宜城市政协非常重视领导对社情民意信息和提案的签批及督办力度。今年,市委主要领导更加重视提案办理工作,决定党政领导亲自领办提案,这将极大地促进提案的办理落实。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也得到了主要领导的重视,截止目前,宜城市政协已发《社情民意专报》2期,《社情民意》20期,《社情民意转报转送》3期,《社情民意微博》3期,签批率达100%。
五是落实重效果。对事关宜城发展大局、事关群众权益、可操作性强的社情民意,市政协及时提请领导签批,部门落实,并联合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办室、新闻媒体,加大督办力度,提高社情民意成果转化率,确实把民众呼声落到实处。同时为了让部门办理社情民意转化为常态,市政协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意见》对切实督办问责进行了明确规定,建立了承办单位责任追究机制。对于提案办理落实,市政协尝试邀请群众代表评议提案办理情况,在提案办结后,邀请提案委员、群众代表、提案委成员组成提案评议小组,视察提案办理现场,现场对提案办理情况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次进行投票测评,对评议不满意的提案重新进行交办,有效地提高了提案办理的速度和质量。
(宜城市政协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