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竹溪县政协围绕“五个坚持”巩固运用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2014-09-16 02:12:44  
字体大小:【

 

    近日,竹溪县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尹熙祥主持召开政协党组会议,研究落实市、县领导在党组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的讲话精神,围绕“五个坚持”巩固运用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一、坚持把理论武装成果运用到政协实践中去。继续深化“学习型政协机关”创建活动,8月初修订完善学习计划,坚持每周三下午的集中学习制度,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讨论交流、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把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与学习政协知识结合起来,实现知识结构的系统化,进而不断提高政协党组和领导班子成员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发展的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把握方向的能力,党组成员每季度撰写1篇理论文章或1篇视察调研报告。建立和完善学习考评工作机制,不但提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工作、调研、写作、议政、成事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让每一位机关党员干部成为“勤思、能写、会说、善议、肯做”的多面手。


    二、坚持把问题整改落实到政协具体工作中去。坚持把整改落实、解决实际问题贯穿始终。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对“四风”问题盯住不放,从实际出发,确定整改有限和目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做到有一条整改一条。按照“从严查摆、从快行动、从实整改”的要求,把“立查立改、立行立改”落实到行动上,着力在抓实、抓细、抓长上下功夫,对自身查摆出来的问题和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推行“一个问题,明确一名领导牵头,制定一个整改方案,组建一个专门班子抓整改落实,完善一套工作机制,取得一个满意效果”整改工作机制,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需要的问题改起,做到整改方案实打实,整改措施实打实,整改责任实打实,达到整改效果好、社会反响好、群众评价好的“三好”整改目标。


    三、坚持把协商议政落实到助推科学发展上。实行“三改”举措,提高协商议政质量。一是改过去例会型常委会为议政型常委会。2014年8月份起,每次政协常委会明确1个议政课题,让常委通过协商议政参与中心、履职尽责、服务大局。今年县政协将组织召开4次议政型常委会,分别就绿色产业、现代物流、生态城镇、社会治理等4大主题开展协商议政。二是改过去政协“自弹自唱”为“互动交流”。为避免政协常委会走形式,委员议政“唱独角戏”,县政协采取“委员提、部门答,委员议、部门应”的办法,让政协常委与县直部门负责人面对面进行协商,坦诚交换意见。三是改过去少数人议政为多数人参与协商议政。每次常委会,提前15天将议政课题通知参会常委,让常委充分做好发言准备。会议期间,力求让各位常委充分发表意见。会后,政协办公室将常委发言整理成《政协常委会协商议政纪要》,报送县委县政府参阅。


    四、坚持把作风建设落实到知行合一中去。以问题导向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坚持不懈地反思查找“四风”问题,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努力清除四风之弊、消除四风之害,真正做到“活动开展有起点,作风建设在路上”。在工作思路上实现“五个转变”,即从献计献策向献计出力转变,从只说不做向谋事干事成事转变,从“迈方步走八字”向驻乡联企牵头重点工程项目转变,从注重做好委员工作向注重做好群众工作转变,从“跑跑腿、动动嘴、陪陪会”向“带头创业、带头创新、带头创优”转变。在工作上做到“五个在一线”,即紧贴中心,服务大局在一线;身体力行,协调服务在一线;积极参与,兴业实干在一线;联谊交友,招商引资在“一线”;深入基层,化解矛盾在一线。


    五、坚持把践行群众路线落实到履职为民中去。8月份前,修订、完善《县政协调查研究工作制度》、《县政协视察调研工作制度》、《县政协下基层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和《县政协重大决策征求公众意见制度》等工作制度,以制度保障党组成员多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党组成员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工作在一线。发挥政协优势,多做谋民利、促民富、惠民生的好事实事。采取“一对一、一帮一”的办法,激励政协委员将外出务工户、孤寡病残户、贫特困户、移民搬迁户、绿色产业户等五类人群作为结对帮扶重点对象,在帮服务、帮技术、帮指导、帮投入、帮就业等方面下真功、出实力,确保所联系户一年有一个新变化。


(竹溪县政协  李章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