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堰市张湾区政协副主席张有义、白正文率辖区部分政协委员,深入张湾区民政局、汉江街道桐树沟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银河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红卫街道袁家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牛场村委会、茅箭区二堰街道桠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地,对“社区养老情况”开展专题视察,每到一处,视察组采取实地视察社区(村)养老设施、与试点社区(村)主职干部座谈、开展群众问卷调查等方式,详细了解全区社区养老现状、贯彻落实国家、省各级政策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关建议。
视察中发现,全区34个社区居委会60岁以上老龄人口5.1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4%。进入2014年,按照《十堰市政府2014年十件实事责任落实及资金筹措方案》要求,张湾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试点为12个,市政府要求每个已建居家养老社区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一次性给予补贴20万元,市区两级各负担10万元。
目前,在市区两级资金陆续到位基础上,12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场地硬件建设和人员培训工作正在运行中。主要存在十堰市相关政策不完善,用房不足,经费投入渠道不宽,辖区各乡镇、社区之间工作进展不平衡,服务人员专业性不强,服务内容单一等问题:
针对视察中发现的问题,视察组提出6点建议:
(一)加大投入,推进社区养老建设资金多元化。以财政投入为主,积极争取市政府对辖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所需资金的扶持力度,按市级财政负担70%,区级财政承担30%的比例进行分摊,以减少区级资金支出的压力。吸引社会资助、民间资本投入,推动社会共建。
(二)示范引路,规范社区养老产业建设与管理。吸取各处先进经验,突出办好2至3家示范社区。倾斜各方力量,集中投入2到3家软硬件条件好的社区,共建示范点,提供“参照值”。规范社区养老设施建设选址,集中在人口密集处。同时,加大监管力度,社区养老硬件设施建起后不能闲置他用,应有相关部门监督管理。
(三)抢抓机遇,推动养老产业政策化。参照国家、省级政策,抓住市级政策即将出台契机,出台适合张湾区社区养老服务的具体政策文件及操作规范,依托现有资源,合理安排建设项目,避免重复建设。认真抓好市委市政府关于房地产开发商新开发的房屋按一定比例无偿提供给所在社区用于社区解决居民活动场所文件精神的落实。抓好年度试点单位建设进度,足额兑付市区两级试点资金。
(四)加强培训,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人才专业化。一是区相关职能部门加强专业化居家养老护理员培训,充实完善家政服务、康复服务等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持证上岗,提高服务质量;由政府提供公益性岗位,适当给予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等补贴,解决后顾之忧。二是打造社区专职的管理人员队伍。通过公开招考、招聘和定向培养,吸收一批优秀的人才充实到居家养老服务的队伍中来。三是打造社区志愿者队伍。将社区党员、预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在校大学生纳入社区志愿者队伍,明确目标考核,建立在校学生社会实践和德育教育基地。四是开阔视野,组织相关部门和试点社区主要负责人考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促进社区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
(五)整合资源,推进服务平台一体化。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协同”的工作思路,合理配置资源。一是优化政府敬老资源。完善街道、社区运作平台和支持系统,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开展社区养老服务,整合社区公共服务资源,最大程度发挥现有设施功效。二是整合社会服务资源。鼓励辖区内的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结对共建,提供适当的资金、场地、设施等,并定期开展法律咨询和援助、保健知识讲座、健康体检等活动。
(六)强化宣传,推进养老服务自觉化。扩大宣传广度和深度上,形成“政府热心、部门齐心、群众关心”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新格局。一是完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宣传网络,切实提高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参与率,尽快形成有利于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社会环境。二是创新宣传手段。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宣传,启发人们增强养老、助老的自觉性,积极引导老年人树立新的养老消费观念,扩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为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市场创造条件。
(十堰市张湾区政协 张有义 白正文 林立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