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竹溪政协小建议解决农村垃圾清扫清运大问题

2014-09-16 02:08:41  
字体大小:【

 

    “收垃圾了,收垃圾了……”当人们听到这个熟悉声音,大家都知道这是竹溪县蒋家堰镇小坝子村收集生活垃圾时间到了。在这里生活了70多年的凌老汉感叹:“自从村上为每家每户配置了垃圾筒,村上有了保洁员、垃圾清运车之后,我们这里的垃圾再也不用靠风刮、污水靠蒸发了。”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垃圾清扫、设施建设、设备购置、垃圾清运、保洁员工资等经济支出逐年增长,如果不能建立长效投入机制,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将会成为短期行为。为此,竹溪县政协以“三万”联系村——中峰镇汤家坝村为解剖点,通过采取“五个一”的办法破解农村环境治理难题,即村上配置一台垃圾清运车、配备一名垃圾收集员、一户配置一个简易垃圾筒、完善一个《村规民约》、农户卫生费推进“一事一议”,当地群众一致拥护,效果十分明显。通过总结,向县委县政府报送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垃圾处理长效管理机制的建议》,建议采取县级以奖代补一点、乡(镇)挤出一点、村级“一事一议”筹集一点、农户自愿出一点的“四个一点”办法,保障垃圾设施建设到位,垃圾清运设备购置到位,环卫机构能正常运转,农村保洁员队伍配备到位,促使“户归集、组建池、村清运、镇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真正落实到位。


    县委县政府在346国道沿线各村试点的基础上,印发了《关于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文件,落实乡村环境治理机构、人员、经费,彻底根治“垃圾围村”问题。在资金保障方面,由县乡政府用“以奖代补”的方式补一点,村民卫生费通过“一事一议”方式收一点,鼓励创业成功人士捐赠一点,按照“量力而行、群众受益、民主决策、上限控制、使用公开”的原则,多方筹集环境经费,确保环境卫生经费能保障运转。在环卫设施方面,按照 “一户一个垃圾桶、一村一个垃圾清运车”的标准,为各村配齐环境卫生设施。在卫生保洁方面,由各村聘请一名保洁员,按照“日清日运”的方式,每日上门收集并清运垃圾;同时,建立环境卫生工作考评细则,实行“镇政府对村干部评、村干部对保洁员评”的环境卫生检查考评制度,乡镇政府与各村签订责任书,各村与保洁员签订合同,定期对村庄环境卫生进行检查评分,将检查考评结果,作为对村奖励扶持和保洁员工资兑现的依据,确保乡村垃圾清运处理有资金保障、有专人清运、有制度执行。


    这种环境卫生治理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村容村貌彻底改观,道路干净、河水清澈、房前屋后整洁,村民自发形成了“人人讲卫生、户户比干净”的和谐局面。如今,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大美竹溪正在秦巴地区悄然崛起。


(竹溪县政协  李章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