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鄂州市华容区政协委员“问诊”到田头

2014-09-16 02:07:56  
字体大小:【

 

    “老胡吧,你先别急着下肥,等我过去看看,6分钟就到”。鄂州市华容区政协委员周南华的手机成了“热线”,这不,临江乡黄岭村6组村民胡际池准备插早稻请他去现场指导。


    为了更好服务农民,华容区政协建立科技委员顾问制度,他们被农民称为“农家顾问团”,顾问团里既有区直部门干部、种养能手、农资经营户、也有种植的“土专家”。他们分片挂点到乡镇、村,利用积累的种田经验和农技知识,对农田进行“问诊”、“把脉”、“开处方”。按要求每个科技委员手机24小时不关机,并开通了手机短信,提供“点对点”技术服务。春耕时节,一大批“农事顾问”活跃在田间地头,全力开展服务春耕春播活动。


    “种田光凭经验不行,关键得靠科技。”区政协委员、临江乡蔬菜种植户徐志超告诉笔者,“以前施肥靠感觉,浪费大。自从用上联系农户施肥标准建议卡就方便多了,群众有什么疑问,只要按照卡上的联系方式就能找到我。”以前常年在蔬菜大棚里“滚”的徐志超,今年种植40亩铁皮石斛,一年半后,每亩收入可达30万元。为此,他创办农民夜校,每天晚上为为农民讲课四、五场次,培训科技明白2200多人。


    区政委员杨家亮是位种花状元,最近他连周末都得“泡”在联系户地里,除了指导育苗、定植、病虫害防治等,他还要将建议卡一张张送到农民手里。


    “在关键农时把委员履职的干劲‘搬’到田间地头,就是零距离为农民提供服务,把好事、实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杨家亮说。


    委员“农事顾问团”在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还为农村培养了一批农业技术能手和农民“土专家”,培养了一批“留得住,带不走”的乡土科技人才。


    春耕期间,华容区政协还组织全区政协委员开展送技术、送服务到田间地头活动114人次,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材料,推广农业新技术32项。深受群众欢迎。


(鄂州市华容区政协  陈庆跃 秦红军 陈军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