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襄阳市政协为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支招”

2014-09-16 02:07:34  
字体大小:【

 

  打造襄阳工业经济升级版、建设汉水文化传承和发展核心区、实现立体交通运输“无缝对接”……4月17日,襄阳市政协十三届十二次常委会会议召开,专题协商如何“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市政协委员经过实地调研和论证,为襄阳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言支招”。


    “落实省委、省政府对襄阳‘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新定位,必须进一步把产业做大做强。”市工商联、市政协经济技术委员会在建言中提到。


    在通过前期调研、实地论证后,市政协委员陈建闽认为,尽管襄阳工业经济已具备较好的基础和一定的比较优势,但与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只有加快发展优势产业,最大限度地发挥比较优势,打造襄阳工业经济升级版,才能增强地区核心竞争实力。


    如何做大做强襄阳的文化旅游业?市政协委员尚瑾建议,应安排选调专业人员,组成专门队伍,并加强与国内外著名文化单位以及文化名人的联系和协作,系统整理研究汉水文化脉络,找准与具体旅游景点、项目的结合点,做好包装策划和市场营销研究。


    同时,要通过差异化品牌规划,在打响汉水文化旅游品牌的同时,加快襄阳古城、古隆中等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设规划和推进。“鼓励和支持旅游企业到国内外特别是重点旅游客源地,以各种有效形式宣传推介襄阳文化旅游产品与服务。”


    对于本身就拥有较好区位优势的襄阳,如何发挥交通优势建设区域物流中心?陈红委员认为,应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立体交通运输“无缝对接”,逐步解决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不协调、公铁水衔接不畅通、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梗阻等问题,全面提升襄阳的交通运输能力。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君正听完各个委员会的建言后表示,“请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行业,对委员们所提出的建议进行认真研究,并在工作中切实地加以采纳。”


    同时,王君正也指出,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不要把今天的建设变为明天的包袱,并把产业发展作为重要支撑,加快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提升襄阳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坚持基础设施先行,要科学布局,要国家满意,要人民群众也得到实惠。此外,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是全市人民的事情,要广泛地听取人民群众、各方面的意见,坚持民生为本。


(襄阳市政协  王莉 余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