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咸宁市咸安区官埠桥镇6楼会议大厅里座无虚席,张公庙村村民吴巍、河背村村民熊声旺等 14名农民联络员从镇党委书记吴国庆手中接过聘书,正式成为该镇政协联络处联系农民群众工作的联络员。这是咸安区政协就探索建立乡镇政协联络处联系农民群众工作机制进行全面动员部署,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际行动,标志着咸安区政协在全省率先迈出探索建立联系农民群众机制实践工作的第一步。区政协主席周家添、副主席冯平方、李平、李建民、邓仁栋、秘书长郭远能出席会议,会议邀请市政协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郑光勇参加会议,来自全区14个乡镇办场联络处主任、副主任、7个区直政协联络组组长参加会议,官埠桥镇全体政协委员列席会议。冯平方副主席主持会议。
此次活动源于去年省政协杨松主席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次征求意见会,杨松主席要求乡镇政协联络处要针对政协联系农村群众工作薄弱环节,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探索乡镇政协联络处联系服务农民群众工作机制。会后,咸安区政协高度重视,主席亲自抓落实,多次赴基层调研,召开“诸葛亮会”,积极稳妥推进。去年9月17日在汀泗桥镇召开的基层政协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此项工作,并在汀泗桥镇、马桥镇、官埠桥镇等乡镇开展试点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先后两次召开工作研讨会,集思广益,攻坚克难,对乡镇探索出现的脱离实际、易流于形式的问题进行指导纠正,试点工作健康有序有效推进。今年4月,在综合调研的基础上,出台《关于在全区乡镇基层政协联络处建立联系农民群众工作机制的意见》(试行),对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基本要求、具体任务、工作程序等问题进行统一,并在探索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官埠桥镇召开推进会,在全区范围全面铺开。
这批聘用的14名农民联络员,是经官埠桥镇14个村审核推荐,并经镇党委研究确定,按照关注社会民生,关注社情民意,做党委政府的贴心人,做人民群众的知心人的工作定位,以收集民情、反映民意,宣传政策、调处矛盾为工作重点,有效弥补乡镇政协委员联系基层不深、不够的问题。官埠桥镇也为联络员提供“六个一” 的活动保障,即一本聘书、一本政协章程、一本工作日志、一份政协杂志、一份咸宁日报、一笔活动经费,让他们更好做好联系农民群众,反映农民呼声和诉求。
作为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参加单位,区政协将紧密结合职能优势和特点,以联络员为载体,密切联系群众,践行群众路线,推进联系农民群众工作机制建立,不断延伸政协工作的触角,丰富政协工作内容,增强党群沟通的桥梁纽带,进一步推动政协工作创新发展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咸宁市咸安区政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