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华
初春的三月,走进这个土家山村,一幢幢漂亮的农家房、一个个养殖小区、一片片桃果林、一条条水泥硬化村组路连在一起……好一幅精美的图画,记录着杨家淌村老百姓今天的幸福生活。谈及这些,村民们最感激的是宜昌市政协。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杨家淌村是宜昌市政协的新农村建设联系点。市政协主席李亚隆饱含深情地说:“帮扶就是要帮群众致富,过上好生活,要真帮真扶,帮扶出实效来。”“不仅帮扶他们的生活,更要帮扶他们的生产,关键是要帮助谋划一些可行的特色产业。”
市政协根据入户调研收集到的产业发展,村容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与村委会共同制定了“完善水源、扶志帮贫、生猪养殖体系、绿色致富”四大工程。
完善水源。“饮水难”一直是村民意见最大、反映最多的问题。市政协一方面通过社情民意积极反映,一方面协调相关部门纳入项目笼子,一方面组织有爱心的企业家委员捐资帮扶。通过多方努力,筹集资金300多万元,相继建成了“怪水洞”饮水工程,7口400多方立方米的蓄水池, 新建了9000立方米的小型水库,整修了4000立方米的堰塘,埋设各型输水管道24000米。同时全面使用生物漫滤技术。。全村90%的户喝上了卫生干净的饮用水用。贫困户毛业书家里养着生猪,每天的用水量不少。他打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喷流而出。刘智勇高兴地说,新水管接通后,一天到晚都不会停水,而且水里再没有铁锈,喝着也更放心了。
生猪养殖体系。市政协了解到村里的村民养猪不上规模、收益少的情况,就想办法帮村里联系畜牧专家,在养殖户遇到技术难题时,请技术人员提供上门技术指导。定期在村里举办专题培训班,建立生猪良种配种站,帮助村里更好地发展养猪产业。为村民免费送去种猪,推行规范化养殖。帮助落实村民购买种猪可享受的优惠和补贴。支持建立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建成电脑网络平台、手机短信平台服务平台。2013年,全村出栏生猪3万头,比帮扶前净增2•3万头,人增可达到6000元,成为五峰“生猪养殖专业第一村”。毛业书逢人就说:“政协帮扶好项目,使得猪头变龙头”。
绿色致富。杨家淌村最大的优势是好山好水好空气。市政协帮助村里制订切实可行的生态保护和发展方案。鼓励村民利用四旁零星地和坡地发展经济林,载种核桃、红花玉兰等品种,发展“绿色银行”。为贫困户朱元池免费送去100棵云新良种核桃苗,支持困难户杨运桃种植了10亩红花玉兰。在他们的带动下,全村2000多个农户发展红花玉兰200多亩,核桃200多亩。
扶志帮贫。村里有34名在校大学生,市政协一方面开展“扶智助学”和“危困帮扶”活动,一方面与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长期支持。几年来,共村里34名在校大学生捐款8•5万元。为村村农家书屋捐赠图书1000多册。 同时还送法下乡,赠送《法律知识问答手册》等,让法治理念生下深根、发出新芽。
“市政协的真心帮扶,让杨家淌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了脚步。更重要的是,党员干部带头办实事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广大村民,村上党群、干群的对立情绪没有了,上访、闹事的人少了,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仁和坪镇党委书记廖忠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