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来,襄阳市襄州区政协不断探索协商新形式,推进协商民主的实践,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
一是创新专题协商新形式。在坚持全会广泛协商、常委会专题协商、专委会对口协商的基础上,整合各个层次的协商资源,积极探索专题议政、资政建言新形式,集中议题、集中优势,开展专题协商。围绕推进畜牧强区建设召开了专题议政会,组织政协常委、委员、政协联络处主任与相关职能部门进行面对面协商,提出的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等建议得到积极采纳,区政府出台《支持正大襄阳百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若干政策》的文件,市、区政府投入1.5亿元,专项用于组建合作社参与正大百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养猪场建设,有力推动了畜牧养殖业的提档升级。11月下旬,区政协主席会议就扩权强镇,促进镇域经济发展召开了资政建言会。主席会议成员、部分政协委员与区委、区政府领导面对面协商,针对当前镇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布局重点不突出、配套举措推进慢、经济总量贡献小等问题,提出了注重顶层设计、大胆扩权放权、创新体制机制等建议。与会领导一致认为,政协的调研抓住了全局,找准了问题症结,提出了创新举措。协商意见为区委三届四次全会形成相关决议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是探索提案办理协商新形式。围绕热点、重点、难点提案的办理尝试召开了听政协商会、议政协商会和问政协商会,为政协委员和参加政协组织的党派、团体、各界人士搭建规范的协商平台,丰富了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襄州区政协先后选择了关于农村留守老人赡养问题的提案,在区民政局举办听政协商活动;就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重建轻管”问题的提案,在水利局召开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议政协商会;在组织部分委员对《强化措施,促进我区畜牧业快速发展》的提案办理情况进行现场视察、督办和协商沟通的基础上,召开了提案问政通报会,实行问政协商,邀请提案人、承办单位、区政府法制办等多方参与,面对面问答式交流,就提案办理进行专题协商,共同商定提案办理的具体措施,进一步促进了提案的办理和落实。我区政协集中优势开展专题协商议政、探索提案协商办理新形式等得到了省、市政协的充分肯定,“听政协商、议政协商、问政协商”的做法被全国政协《人民政协报》宣传报道。
(襄阳市襄州区政协 姜鑫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