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协领导经常走进校园调研,定期听取教育工作汇报,委员关心关注教育,促进了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竹溪教育凝聚着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心血。”9日,在竹溪县庆祝第二十九个教师节表彰会上,县教育局局长郑传宝致词说。
竹溪县政协组织始终坚持教育就是最大的民生,激励优者从教,教者从优,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积极为校安工程、教师周转宿舍、幼儿园建设、希望小学援建、营养食堂建设、薄弱学校改造等“六大工程”建设献计出力,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读书环境。
每年都有一批关于教育事业的政协提案。政协委员们深入实际、深入学校、深入家长,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形成提案给予“鼓”与“呼”,仅在九届一次会议上关于教育的提案就有10件。例如陈芳芳等3名委员《关于切实解决县实验中学学生上体育课的建议》提案得到落实,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城南扩建县实验中学,扩大学校规模,去年秋季开学时,将占地35亩的县体育场交县实验中学托管用于办学;彭家金等7名委员《关于加快踩新桥小学迁址重建工程的建议》提案,蒋家堰镇党委、政府决定由踩新桥村负责调剂建校用地,部门上争项目筹集建校资金,新建踩新桥小学很快于今年春季开学投入使用。每年10件重点提案都有教育工作,《关于请求恢复中峰镇小南沟小学的建议》、《农村村级小学撤并引发新的“上学难”问题应予高度重视》和《关于加强山区学生乘车安全管理的建议》等提案,都被纳入年度重点提案由主席和分管主席“领衔”督办落实。
每年都有一项关于教育事业的视察活动。竹溪一中选址迁建、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素质教育、中小学校饮食安全、学生营养餐计划、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等课题均纳入县政协年度视察调研任务,促进了全县师生乘车难、饮水难、吃菜难、就餐难、如厕难等问题的解决。例如去年4月份,县政协为破解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上学难”的问题,组织财政、发改、国土等部门进行实地视察,形成《关于在城南新建一所九年一贯制烧田中心学校的调研报告》上报县委,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10月份,将城南53亩土地无偿划拨教育,投资4600万元规划建设一所标准化九年义务制学校,目前新学校建设正在有序推进,明年春季招生投入使用,有效化解了城区学生“大班额”的难题。
每年都有一条关于教育事业的社情民意。为有效解决城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滞后,城镇适龄儿童“入园难”的现状,在八届五次会议上,将《关于进一步加强幼教管理,全面提升幼教质量的建议》作为大会发言主要内容,并以社情民意的方式向县委、县政府反映,促进了蒋家堰等乡镇14所中心幼儿园相继开园。去年县政协领导在走访委员时了解到,中峰镇小南沟村小学在5年前的教育资源整合中被撤并,100多名小学生只能到10多里外的邻村上学,步行需两个小时,不少家长骑摩托车或乘私人“摩的”接送,安全隐患很大。县政协及时将《农村村级小学撤并引发新的“上学难”》这一现象形成社情民意上报,得到全国政协和省政协关注,推动有关部门规范农村村级小学撤并工作。同时主席尹熙祥带领教育、财政等部门负责人深入现场,就小南沟村小学撤并引发的问题进行调研,对校舍选址、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师资配备等恢复重建工作作了统筹安排,助推了小南沟村小学秋季顺利开学。
(竹溪县政协 吴晓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