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上午,笔者在当阳市半月镇宇宙村卫生室看到,该卫生室宽敞整洁,被分隔成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等。治疗室内摆着无菌柜、高压消毒锅、出诊箱等器具,观察室内有3张崭新的病床,药房内几百种药品摆放井然有序,并明码标价,诊断室内血压计、血糖仪等设备一应俱全。正在输液的村民李孝松告诉笔者,以前村里的卫生室就是一张桌子几把椅子,看病很不方便。现在家门口有了条件这么好的卫生室,村民有个小病在村里就能治好,再也不用往外跑了。同时,卫生室里的药品种类比以前多了很多,价格也更便宜了,和镇卫生院一样。
针对社区、村卫生室基础条件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不规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不强等问题,当阳市政协委员詹艳玲、镇峰玲、徐燕经过多次调研,在政协当阳市七届三次会议上,提出“关于提升社区、乡村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案,提案呈交市委市政府后,得到了党政领导的高度关注,相关部门认真对待,及时办理落实。先后制定出台了《当阳市村卫生室调整及建设实施方案》与《村卫生室设置规划》。该市近两年投入资金近800万元,将原来的291个村卫生室合并后改建,新建为145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彻底改善了农民群众就近就医的条件。
在村卫生室的管理上,该市变“村办村管”为“村办院管”,对村卫生室严格实行“六统一”和“六有”的管理模式,即机构统一设置、人员统一调配、药品统一调拨、财务统一监管、工作统一考核、制度统一上墙;看病有登记、发药有处方、收费有依据、进药有凭证、收支有明细、传染病有报告。为确保村卫生室规范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建立健全了村卫生室各项管理制度。全市统一制定了乡村医生工作职责、村卫生室工作制度、村卫生室医政工作规范、疾病控制工作规范、妇幼保健工作规范等制度,通过制度建设不断强化村卫生室管理,规范乡村医生从业行为。强化了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管理职能。每个乡(镇)明确了卫生院具体分管领导,配备了1-2名有工作经验、责任心强的专职人员负责村卫生室日常监督管理工作。重点加强对村卫生室行政、业务、财务、药品等方面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形成了以行政管理为保证、以药品管理为基础、以财务监管为重点、以业务质控为核心的管理模式。该市坚持把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工作作为各乡(镇)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进行考核。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乡村医生业务能力培训。各乡(镇)卫生院制定工作计划,安排专人落实,采取以会代训、举办培训班、跟师学技、到卫生院短期学习、下村指导等多种方式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同时,该市还组织乡村医生进行16种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有关业务知识专题培训,吸纳乡村医生参加省、市组织的业务培训班。通过这些措施,使乡村医生综合业务素质大大提高。
据悉,该市全面升级村卫生室服务能力之后,广大农民还可以就近享受到全天候的比较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做到随到随诊、随叫随到,还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上门服务等,增强了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信心,有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健康持续发展。
(当阳市政协 李栋善 当阳市政协半月镇联络组 姜生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