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从1992年引进烟叶种植到2012年底,发展烟叶2万多亩,建成了以桃源乡、丰溪镇等烟叶产业板块基地。但是由于每亩烤烟年消耗木柴3000斤左右,也就是说每种2亩烟叶就需要采伐1亩的木柴。当地农民无奈的说:“烟叶烘干了,树扒也砍光了。”
为了破解烤烟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竹溪县政协由主席带队组成专班,对推广烤烟生产“以煤代柴”节能模式的课题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深入全县烤烟主产区访烟农,了解到推行“以煤代柴”模式烟农每亩烤烟成本增加将近100元;煤炭价格、供应和运输等存在成本增加不可预见的因素;烟农“以煤代柴”烘烤经验不足,担心烤烟质量难以保证等困难。
针对推行“以煤代柴”客观面临的问题,县政协提出既要把烟叶烘干,又要使树扒变绿,还要让烟农高兴,建言从四个途径解决四个问题。由烤烟种植主产区的乡镇组织烟农成立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对烤烟生产用煤数量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提前谋划好本辖区燃煤调配等方案,以解决燃煤供应问题。由县烟叶生产领导小组督促烟叶分公司加强技术服务力量,对烟农做好“以煤代柴”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等工作,解决烟农技术问题,以稳定烟农种植收入。相关部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制定出台每亩烟叶按100元补助标准对烟农实行燃煤补贴政策,并考核兑现,解决烟农烤烟成本增加的问题。林业管护单位一方面通过召开群众会、张贴标语等形式加强宣传,正面引导烟农采用燃煤烘烤烟叶;另一方面认真抓好全县烤烟区木柴砍伐消耗限量管制工作,定期进行巡查,加大无任何手续的砍伐森林、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处罚力度,杜绝乱砍滥伐现象发生,解决森林监管到位的问题,推动烤烟生产与生态保护和谐发展。
(竹溪县政协 吴晓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