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枝江市政协把推动农村垃圾集中处理作为议政建言的重要内容,采取社情民意、专题调研、专题协商等多种形式聚焦农村垃圾处理问题,有力地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
专题调研重点关注农村垃圾处理问题。今年3月,市政协专门成立调研组对全市农村垃圾处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深入村组实地察看、走访座谈,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协商形成了专题调查报告,以市政协正式文件的形式报送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供决策参考。时任市委书记刘建新、市长文媛等市领导在调研报告上作出批示,指出调研报告问题看得准,针对性、操作性很强,并要求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抓好落实,并适时向政协汇报工作进展。
社情民意积极反映农村垃圾处理问题。今年4月7日,市政协向市委、市政府专门报送了“推进农村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工作仍需加力”的社情民意信息,实事求是地反映了全市农村垃圾收集清运处理过程中的问题和基层干部群众的担忧,并就进一步做好农村垃圾处理工作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市委副书记王克平等市领导在专报信息上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认真采纳政协建议,把农村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工作抓深入、抓到位。
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农村垃圾处理问题。今年4月23日,市政协召开五届五次常委会会议上,专题协商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常委们结合专题调研组前期调查情况,紧紧围绕推进农村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工作,加快建设“美丽乡村”这一主题纷纷建诤言、献良策,提出了建立城乡一体化垃圾收集清运处理体系,加快清运设施和保洁员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工作考核和激励机制等意见和建议。市政府副市长付锋及有关部门领导到会面对面听取了意见。
市政协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站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高度,确立了构建城乡一体化垃圾收集清运处理体系的工作目标,决定在全市农村统一实行“户分类、组清扫、村收集、镇转运、市填埋”的垃圾处理模式,将全市农村垃圾统一收集、转运到市垃圾填埋场进行集中处理。为了加快城乡一体化垃圾收集清运处理体系建设,市委、市政府整合各类资金,投入983万元,在全市建设了镇级垃圾压缩中转站9个,修建垃圾池2900余个、垃圾集并房198个,配备垃圾桶9.9万余个、小型垃圾清运车406辆,并在村级选聘了872人的保洁员队伍。与此同时,全市建立了村评比、镇检查、市考核机制。各村定期组织村民代表对农户进行卫生评比;各镇对村进行定期检查考评,结果与村组干部报酬、保洁员待遇挂钩;市级将各镇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实行专项考核奖惩,确保常态化运行、制度化管理。目前全市城乡一体化垃圾收集清运处理体系已全面运行。
(枝江市政协 方华松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