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武汉市新洲区政协开展山体保护与利用专题调研,组织林业、水务、环保、交通、商务旅游等部门召开座谈会,围绕如何推进生态新城建设,把新洲建设成武汉东北部生态屏障进行深入地探讨,提出把新洲建设成武汉东北部的重要生态屏障。
新洲位于武汉市的东北部,是全市的“东大门”,境内有武汉东部最高峰将军山和腾云山、大雾山、杨家山等大别山余脉,全区山地面积约128平方公里。由于过度采石、采矿、耕地开荒等历史原因,造成部分山体残破、岩石裸露,自然山体和森林植被遭受到严重的破坏。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先后关闭了全区16个采石场和26个粘土砖瓦场,编制了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治理规划和山体复绿方案,计划总投入1.2亿万元,实施山体复绿2500亩,现已完成1200余亩,为建设武汉东部生态新城,打造武汉东北部生态屏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会人员建议:一是要科学制定山体保护与利用规划,采取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的方式,深入推进破损山体复绿,改善生态环境,增强生态功能;二是大力推进“显山透绿”工程,加强造林补绿,着力建设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建设水系林网、道路林网和农田林网,提高森林覆盖率;三是要坚持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并举,有序开发,合理利用,充分保护好涨渡湖湿地、将军山国家森林公园、道观河风景旅游区以及东部山区森林等生态资源,实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目标;四是要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形成多元投入机制,着力构建生态修复建设体系、生态产品民生保障体系、生态文明政策支持体系,通过生态屏障建设,为减少雾霾天气筑起一道“防线”。
区政协副主席陈金旺、王泽元、张火金,秘书长温新建出席会议,区政协社法与人资环委及区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新洲区政协 周胜旺 黎国锋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