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将“生态建设”列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如何进行生态建设,蔡甸区政协向该区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以历史文化为载体,推进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建议得到采纳,现在该区围绕生态建设的六大工程全面启动。
武汉市蔡甸区素有“知音故里、莲花水乡”之称,2000多年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发生在这里,钟子期墓就坐落在该区蔡甸街的马鞍山。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江河、湖泊森林资源,为生态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2012年该区政协组织委员中的文史、规划旅游等方面专家、学者,对区域文化、自然资源进行了广泛深入调查研究。一是查阅大量历史文献,对知音文化蕴含的平等、诚信、感恩、和谐等精神内涵进行深入挖掘,提出了塑造蔡甸文化之魂的构想;二是通过对区域内江河(长江、汉江)、湖泊(沉湖、后官湖省市级自然保护区)、山水资源(九真山、马鞍山、侏儒山、索子长河30里荷花长廊)详细勘测,呼吁建设“武汉近郊环城游憩带”工程,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践;三是依据先有嵩阳寺,后有归元寺史实和清末民初九真山佛教鼎盛历史记载,建言打造嵩阳生态游和知音九真景区等。在2012年12月召开的政协武汉市蔡甸区第五届第二次会议上正式向区委、区政府提出了打造知音文化载体,建设生态文明,铸就蔡甸城市之魂的建议,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会后区委、区政府同区政协多次协商,落实政协建议。。
新年伊始,该区亮出了生态建设计划表,启动知音文化产业旅游区、后官湖郊野绿道、桃花源乡村休闲旅游区、嵩阳寺恢复重建,沉湖、后官湖湿地保护等六大工程。
(武汉市蔡甸区政协 李翰 冯小林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