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竹山政协会议·活动

2014-09-16 01:55:02  
字体大小:【

 

△竹山政协为筹备全国农村精神文明现场会建言献策


    竹山县是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示范点、“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的发源地。今年4月份,全国农村精神文明现场会将竹山作为参观点。“十星”创建主体是群众,关键是群众。群众得到了哪些实惠?群众受到了哪些教育?群众欢迎不欢迎?如何以全国农村精神文明现场会为契机促进“十星”创建、推进竹山精神文明建设?带着这些问题,日前,湖北省竹山县政协深入麻家渡、宝丰、上庸等乡镇调研“十星”文化,调研中采取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总结竹山“十星”文化的经验作法,查找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筹备全国农村精神文明现场会建言献策。
    深入持久的“十星”创建,已成为竹山县一种独特文化、一个响亮品牌、群众最普遍的价值追求。“十全十美,十星光荣”的文化精髓深深植根于群众的内心世界,融入群众的现实生活。农民群众将十星视为一种荣耀,交友嫁娶看十星、合作创业看十星、经商贷款看十星、评先表模看十星。现在,无论是悬挂于农户门楣上的“十星”牌,还是悬挂于厅堂内的“十星”创建明白袋;无论是张贴的春联、传唱的民歌,还是群众大会评十星、敲锣打鼓送十星;无论是自然村院的“十星歌”文化墙,还是“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公示栏;无论是矗立在村口代表人文精神的村标,还是村内的农家书屋、文体活动阵地,到处都充满了十星文化的影子。竹山县多次被评为国家、省、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竹山县城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文明县城。“十星”创建还成为湖北“辉煌荆楚六十张名片”之一。
    竹山县政协调研指出,要把“十星“创建活动深化作为全面奔小康的重要载体。将创建工作与正在开展的“学创”活动、“新三万”活动结合起来,抱着为群众解决问题的态度,扎扎实实地深入基层开展工作,不以办会而创建,要以办会促创建;要把“十星“创建活动深化作为助推竹房城镇带建设的总抓手。明确城镇带不是房子带的定位,加大环境整治,鼓励组团发展,注重产业培植、龙头企业培植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培植,实现城镇带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要把全国农村精神文明现场会筹办作为推进城镇带精神文明建设的难得契机,思想紧起来,行动快起来,措施实起来,效果好起来。(竹山县政协  朱本双 供稿)




△竹山县政协深入城郊检查督办环境整治


    3月8日,竹山县政协副主席刘勇带领住建、交通、水务、水电、林业、综治等县直部门,深入城郊潘口乡围绕环境整治、春季绿化等工作进行督办。
    刘勇一行认真查看了该乡集镇、省道沿线以及潘口水电开发区至潘口电站一级路等处的环境卫生情况,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在听取该县直部门以及该乡党委负责人对环境整治、春季绿化等工作安排部署的意见后,刘勇强调,要全面清理集镇内、河道中、公路边、重点工程周围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清除街道、公路沿线宣传牌子横幅以及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等影响镇容镇貌的各种不良行为,不留死角,确保出县城口至潘口电站目击区干净整洁;要及时组织乡、村、户三级行动起来,掀起春季植树造林活动热潮。该乡党委政府要切实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的时间要求、工作要求,对环境整治明确时段、明确专班、明确责任人,盯实盯紧,各部门积极配合,强化工作措施,抓紧时间施工,克服困难前进,为全国农村精神文明现场会在该县顺利召开创造更好环境。(竹山县政协  陈国 供稿)



△竹山县政协坚持“三项原则”反映社情民意


   竹山县政协始终把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作为人民政协履职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作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促进党政科学决策的重要形式,作为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维护稳定的重要载体,按照力求真实、务求民本、讲求实效的原则强化社情民意信息工作。
   反映社情民意力求真实。严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调研,出以公心、出以民心、出以良心,统筹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群众利益反映情况,不弄虚作假、哗众取宠、文过饰非,不道听途说、捕风捉影、凭空猜想。
   反映社情民意务求民本。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牢把握民本性,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问题,自觉坚持群众观点,始终站稳群众立场,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为民代言。
   反映社情民意讲求实效。严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时效性,按照早发现、早了解、早提供的要求,对于关乎全局、关乎民生的苗头性、倾向性、警示性的情况进行分析,按照急事急报、特事专报、一事一报的原则上报,力求做到及时、快捷、准确。
   竹山政协围绕'三项原则',充分发挥人民政协联系广泛、人才荟萃、界别众多、位置超脱的优势,深入开展调查分析,真实了解民情、广泛集中民智、客观反映民意,为党政“谋发展之计、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一批事关经济发展、民生民愿的问题通过社情民意得到了解决。(竹山县政协  陈丹 供稿)



△竹山县政协“五项措施”加大社情民意反映力度


    近日,竹山县政协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文件,从目标任务、队伍建设、信息来源、信息质量、报送程序等方面对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进行了规范和强化,对2013年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提出了详细要求。
    明确任务,强化社情民意信息目标考核。细化社情民意信息报送任务,实施“251”计划,即每月有2篇社情民意送呈县主要领导阅批、有5篇社情民意报送市政协办公室、有10篇社情民意报送省政协办公厅;各乡镇工作委员会、专委会、机关干部、信息员每月至少报送1条社情民意,全年不少于12篇;各政协委员每年至少报送1条社情民意;各乡镇工作委员会、专委会、信息员全年至少在县级以上信息刊物上采用社情民意不少于1篇。县政协把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为乡镇工作委员会年度考核和政协委员、信息员、政协机关干部评优表模的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对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委员会、信息员、机关干部取消评优表模资格。
    健全队伍,形成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合力。以调动积极性、主动性为重点,使政协机关干部成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排头兵;以提高洞察力、判断力为重点,广泛动员政协委员积极利用社情民意履职履责,使代表各行各业各族各界的政协委员成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主力军;以具备责任感、使命感为重点,选聘一批社情民意信息员,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业务熟练的信息员队伍,使信息员成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生力军。以明确任务、严格考核为重点,着力提高基层政协组织对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重视度,形成时时主动收集信息、人人带头撰写信息的强大合力。
    广辟来源,拓宽社情民意信息收集渠道。充分结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围绕重点项目建设、重点企业联系、重大招商引资等方面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充分利用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专门委员会会议、业务专题工作会议、界别群众座谈会等各种会议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对委员提案所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分类、归纳、整理,转化成社情民意信息;针对专题调研和视察活动中发现的某些单项情况建议、时效性强的意见,根据需要整理成信息;适时就有关问题主动约稿,或召开委员、代表人士座谈会,或采取个别约谈、上门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捕捉有价值的信息。
    注重效果,提高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质量。在服务中心上求质量,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展开,抓住党委政府尚未掌握的问题、迫切解决的问题、暂未部署的问题提出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建议,整理成社情民意;在突出特色上求质量,充分发挥委员界别多、行业广、业务精、研究深的优势,结合委员业务工作,撰写出特色鲜明、见解独到、内容专业的社情民意;在代表民意上求质量,关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深入基层、走进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诚关心群众疾苦、真实反映群众愿望,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真知灼见。
    严把程序,保障社情民意信息规范严谨。社情民意信息处理共经过初审、审阅、签发、签批、报送、反馈六个环节。收集、整理、撰写的社情民意通过信息科邮箱进行投稿,由信息科对信息的主题、内容、结构、文字进行初审,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后交办公室分管副主任审阅;办公室分管副主任视信息价值提出进一步处理意见交秘书长;秘书长审定后拟处理意见,对可发《社情民意》的信息进行签发,对可上报省、市信息部门的信息交主席签批后由信息科统一上报,并将采用情况反馈给信息撰写人员。(竹山政协  陈丹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