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一条好建议 孵化大产业 谷城县政协委员为蛋鸡产业升级加长链条

2014-09-16 01:54:20  
字体大小:【

 

    2月19日,听着蛋鸡“咯咯咯”的叫声,看着过去堆积如山的鸡粪被一车车买走,变成了钱,自己的养鸡规模从过去的5000只,扩大到10000多只,庙滩镇养鸡大户周少军心中别提多高兴,“这都多亏了县政协委员的好建议、金点子,才使全镇的蛋鸡产业不断升级,链条持续加长。”
    近几年,谷城县庙滩镇侧重发展畜禽养殖,突破性发展蛋鸡养殖产业。加大养殖小区建设力度,形成万家营至汪家洲10公里蛋鸡养殖产业带,使全镇蛋鸡养殖规模达到500万只以上。实现产值4亿元,利润过千万元。
    鸡多,鸡粪就多。蛋鸡发展之初,无法处理的鸡粪,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空气质量和生活环境。仅2006年,养鸡大户蒋群林的鸡粪因为太多的原因,流到了田里、鱼塘、树下,“肥死”了水稻、鱼儿、成材的树木,他不得不赔偿村民损失1万多元。有好几次,当地农民还把她告到了县环保局,说他养鸡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我也感到自己几乎成了罪人。”蒋群林有些自责地说。
    “我不能因为养鸡伤害了更多农民的利益”,蒋群林找到县政协委员张根录、陈全(谷城县政协第十届委员)等诉苦说,“我深知环保问题不解决,对当地农民简直是个灾难。”
    很快,张根录、陈全经过实地调查,在掌握更多的第一手材料后,写出了《关于加快庙滩镇鸡粪处理转化的建议》,并及时递交给了县政协、庙滩镇党委、政府。引起了县镇领导的重视。为此事焦急的张根录、陈全,同时通过多次上网查找,发现了新“亮点”。
    2007年10月,张根录找到有办鸡粪转化意愿的蒋群林,告诉他,河北有家工厂,可以把鸡粪转化成生物肥。蒋群林与张根录一起到河北生物肥厂实地考察后,立即决定走鸡粪转化之路。
    2007年11月底,蒋群林在庙滩信用社的贷款帮助下,筹措资金100多万元,组建了“旺田生物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生物有机肥。有机肥料的生产,解决了困扰蒋群林和其他蛋鸡养殖户多年来最头痛的问题。“臭气熏天的鸡粪,通过转化,生产成有机肥料后,污染空气、破坏环境、影响乡邻关系等问题迎刃而解,更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显现出来了。年处理污粪20万吨,有机肥的年产值高达1500万元。”张根录说。
    更令蒋群林欣喜的是,他的年可生产7000多吨的生物肥公司,刚一投产,就供不应求。当地的几处茶场这几年施用汪天云的生物肥,茶叶质量上了档次,增产增收。
    回想从“污染大镇”到“养鸡大镇”的转变过程,蒋群林感慨万千。他说,未来农业只有走良性循环、生态发展的道路,生命力才会更长久。


(谷城县政协  马明刚 供稿)